我不否认中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要分析具体原因
【本文来自《国内看病好累好累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前几天,孩子突然说:你们和学校只知道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却从不教我们日常生活,比如如何去医院看病?如何去银行存取钱?网上说美国小学都教这些。
我一想,好像是这样的,但好像哪里不对。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没法教。
我告诉孩子:你们学习的知识都是经过很长时间验证,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从苹果砸到牛顿脑袋开始到现在没变过(孩子也知道苹果的故事未必是真的)。欧美日这些国家的医院、银行等机构工作流程已经固化了,而中国的医院、银行甚至公交地铁的工作流程却很难固化,因为一旦出现新科技、新技术,只要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中国的这些机构、单位就会引进和使用。比如医院,我只能告诉你大概的流程是:挂号、看病、检查、复诊、取药或打针,但我无法告诉你怎么挂号、看病等,因为每个医院都可能不同,就算同一个医院,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可能都不一样。比如挂号,最早是现场排队交现金、然后可以刷卡,有的需要办卡存钱,有的可以自助挂号,然后出现网上挂号现场取号,之后是手机挂号医保卡取号,明天可能就刷脸取号了。昨天外地人医疗只能住院报销,今天外地人就可以门诊医保结算了。对西方而言,固化的东西很难改变,所以可以教,而中国从机构到普通人都愿意接受新事物,一直在改进、升级,今天教你的,明天可能就过时了,学校的课本可能还没印出来就作废了,所以很难教,只能告诉你一个大的框架和基本流程。
说这些是说:山小还活在十几年前吧?至少北京的情况是:提前网上挂号并选择就诊时段(比如10:00-10:05),10:00前在服务一体机上取号,10分钟内,肯定能向医生一对一说明病情。
当然,我不否认中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要分析具体原因。
一.分诊制:中国早已经推行,而且社区医院医生水平并不低,既有返聘退休老专家,也有当打之年的专业医生下沉社区(代老妈开药,社区医生对几种药的作用机理、疗效如数家珍),但不是没有问题。
问题1:山小为代表的大部分中国人甭说社区医院,连二甲医院都不信任,必须去三甲医院。当所有人都这么想这么干,资源有限,抢号不是必然的吗?明明是自己制造的问题,却抱怨医院,是何道理?
问题2:中国是高人权国家,不能强制要求高等级医院对非急诊或社区医院转诊证明的不接待
问题3:社区医院存在药品不全的现象。这也可以理解,社区医院毕竟库房空间和流动资金都有限,只能保证常用药。
二、医药分离:中国也分离了好几年了,山小还活在十几年前吧。但不是没有问题。
问题:医药分离了,类似高血压这种需要长期用药的处方药只能开一个月的药,但社区医院药品不全,就只能去大医院开药。有的大医院有开药门诊,只要拿出以前的处方就可以开药,但大多数医院没有开药门诊,只能跟普通患者一起排队,其实是浪费医生和患者的时间。
三、购药:其实现在只要有处方,中国比其他国家购药方便多了,不但有线下的实体药店,还有大量的网上药店,甚至某团、某饿都可以购买。
问题是:很多不支持医保卡,尤其是网上购药。
三、医疗腐败:的确很严重,但最近一波打击会好很多,而且中国对反腐会保持一种持续高压状态。要说西方包括日本没有医疗腐败,我就呵呵了。芬太尼的来龙去脉、美国人去加拿大、墨西哥买药都跟腐败没关系吗?
四、AI技术前沿会应用到医院。呵呵,放心,中国一定比日本更先应用的。一个还用传真机统计疫情数据的国家,跟中国比先进技术应用,未免有点搞笑。
不是医疗行业的,去医院也比较少,仅就自己所见所闻说说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