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绍伊古的新战术?坦克底下塞木柴,战场变成自家“炕头”
无数次的漫不经心,让俄军在战场上吃了不少苦,近日,又有一幕在网上疯传,俄军竟然把二战时候的土方法也搬出来用了?
01
还是土方子好使?
国外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段拍摄于俄乌战场的视频。
画面中,一辆T72B坦克肚子底下塞满了木柴,点燃篝火正在灼烤油箱,旁边士兵若无其事的玩着手机,恍惚间,战场似乎变成了自家“炕头”。
报道称,这个方法在二战时期,苏军就曾使用过,用类似的方法给T-34坦克加热油箱。但在二战结束后,这种办法就被禁止了。
没想到,在俄乌现代战争中,还能看到这么古老的办法。
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作为一流军事强国的俄罗斯,似乎并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而且也在刻意控制战争规模,只进行局部战争。
不少媒体甚至唱衰,认为“战斗民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美国情报局局长斯科特·贝里尔声称,俄军“外强中干”,实际战斗能力非常差劲,并称俄军在冲突中实际损失非常惨重,有数千件武器被摧毁。
为此,俄军需要数年时间更换装备、训练士兵,常规军事力量才能实现重建。但同时,俄罗斯对西方世界的威胁并不会减少,常规军力的衰落,只会让俄罗斯更加依赖高精度的核武器。
02
西方开始揣测普京脾气
在这个情况下,西方开始担忧普京的脾气可能会随时爆发。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表示,俄军在战场上的糟糕表现,可能会让普京变得更加“输不起”,从而影响相关决断,接下来的行动可能会变得不可预测。
此言论一出,令不少人感到哭笑不得。
不知道美方是以什么依据来揣测普京的心理,更可笑的是,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对西方挑衅采取的反制措施,最终竟归因于俄领导人的“不稳定”。
在战场上,真真假假的“情报”,向来被视为“舆论战”的一种手段,外界早已屡见不鲜,且不说美情报机构此番言论,能对俄方产生多大的打击效果尚不可知。
但这却扎扎实实的给了乌克兰当头一棒,在乌方战报中,敌军战损人数与美方口中的“数千人”产生了巨大差距,这足以说明,乌方战报到底注了多少水。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有损失是在所难免的,装备精良的美军,在面对阿富汗部落武装时,尚且打的如此艰难,更别说俄军面对的是继承了不少苏联遗产的乌军部队。
只因俄军损失了点装备,就断定其“外强中干”,到了强弩之末,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说的再多都是花架子,都不如看看战场上谁拿到的筹码更多?
03
俄军退伍老兵,这波功不可没
最近,俄军在战场可谓是战果累累,日前在阿瓦迪夫卡战场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对乌军长达3个多月的进攻,已经拿下了重要区域的控制权。
随后俄军投入了大量精锐,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战术,在乌军防线上狠狠的撕开了一个口子。
之后,俄军战斗过程被曝光。
面对防御坚固的阿瓦迪夫卡,俄军派出了退伍老兵和瓦格纳老兵,经过三个星期左右的侦查,俄军发现了乌军防御阵地的一个漏洞,即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废弃下水道。
不得不说,还是老兵作战经验丰富。
在这个冲突期间,俄军一直没办法突破阿瓦迪夫卡的乌军防御,但这些俄军老兵愣是敏锐的发现了这个不起眼的下水道。
最终,他们从下水道纵深穿插,一下子捣进乌军阵地后方的通道,犹如“神兵天降”般杀到乌军面前,直接来了个“斩首行动”。
现场顿时陷入混乱,乌军高层虽然紧急下令,但这群老兵战斗力实在强悍,死死的咬住防守阵地,最终等来援军,乌军的“铜墙铁壁”最后也被打穿了一个大洞。
04
《孙子兵法》没白学
不难看出,最近绍伊古的战术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再像之前那样挑选一个主要方向进行猛攻,像之前巴赫穆特战役、扎波罗热战役等等,这样虽然俄军可以集中火力发起猛攻。
但乌军照样可以在这个方向抽调大量兵力进行防御作战,最终结果就是,明明有着巨大优势的俄军,却愣是在乌军密集防御阵地面前变得寸步难行。
现在,绍伊古算是醒悟过来了。
改变了以前的“大会战”,开始利用俄军充足兵力和后勤优势,来对抗乌军兵力不足、后勤资源匮乏的劣势,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分散作战。
这里打一枪,那里放一炮,导致乌军现在面临“处处挨打”的窘境,稍不留神,乌军整个战线都将崩盘。
这样步步蚕食,积小成多的战术,看上去好像打的不过瘾,但这实际上让俄军立于不败之地,打的轻松了,战损也小了。
有网友笑称,看来绍伊古这阵子没少看《孙子兵法》,进步相当明显,这么说来,乌军全线战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随着西方军援一步步后撤,乌军崩溃和失败的速度只会更快,看来用不了多久,俄乌局势就会迎来巨大拐点。
也难怪,俄军有心情在烤坦克的时候,还能玩会儿手机消遣消遣.......
文章来源于兵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