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陶:回望日苏之鉴,中国经济绝不能自满

近年来,接触了不少经济学者,

深感大家对我国经济的乐观。

不过,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我经常阅读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官员和70年代苏联经济官员的回忆录,

在这些回忆录中,

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日本、苏联经济当时的总量已经接近美国,

乐观情绪很高;

第二,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和苏联经济总量虽然大,

但企业的知识附加值和整体利润率则远低于美国,

这使得日本和苏联企业的替代性不强,

在债务问题极为严重的情况下,

企业收益率还极。

这不仅仅最终导致了债务经济的崩溃,

也这使得日本工人内卷极为严重,

苏联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长期难以提高。

相比之下,尽管当时很多人看衰美国经济,

但该国科技创新能力极强,

不仅企业利润率很高,

而且科技创新也不断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

最终引领全球。

今天中美经济对比何尝不是如此?

美国企业占据着世界产业链和知识产权的最高端,

享有超高的利润率,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总体只能为微薄的利润而艰难鏖战,

这种情况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说呢,

之所以提到这两点,

主要是感觉我国确实需要创建自己的知识经济了,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抵消内卷和低效的漩涡,

才能避免日本、苏联经济的悲剧。

总之,

我们中国人一定不能自满,

要更加努力啊,

真不是躺平的时候,

否则历史会笑话我们的慵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