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朋友锐评:东北餐饮业真的太懒,那么多好东西但你们并不尊重
来源:微博@汪有
今天跟美食家朋友去吃饭,他刚从东北回来,锐评东北餐饮:你们东北餐饮业,真的太懒。你们地大物博,那么多好东西,但你们并不怎么尊重这些食材。很多食材你们本地人不太知道。
比如佳木斯,鱼子酱非常好吃。都在吹俄罗斯鱼子酱,这东西黑龙江里就产。黑龙江就挨着俄罗斯,在佳木斯一侧,非常好的鱼子酱,几百一斤。这东西到了南方来,30g就一百多。你们网购不发达,网上还买不着特别好的。
再拿鱼来说,我觉得东北方向最好的海鱼,还不在大连,而在朝鲜海域。但现在东北很容易就能买到朝鲜海鱼,还很便宜。
你们淡水鱼非常厉害。我从镜泊湖吃到松花江,全是好鱼。在吉林一家餐馆,里面就有十几种本地鱼。每一种都非常独特。但,店里的东北厨师,只有两种做法,红烧、酱焖。
为什么要放这么重的调料呢?这么好的鱼,那还能吃到鱼自己的味道吗?这不是那种普通鱼,需要用调味料来掩盖鱼肉的不足。这是很好的鱼啊!
正确的做法,应该去工业化。去掉一切工业生产的原料。比如我在大理帮朋友咨询顾问的店(我问了,那家叫“一线天”,具体在哪我不知道,不是广告),不让他用任何工业生产的调料。什么蚝油、味精、鸡精,不可以的。不是不可以调味,而是调味也应该用天然的调味剂。
比如说吧,咱们今天吃的这个粥(图1),没放什么调味料。但里面有水蟹,有贝,有瑶柱。不需要味精鸡精,就可以让粥变得很鲜,盐都不怎么用加。这都是大自然的滋味。
你想提鲜,你可以使用瑶柱磨粉,就鲜,瑶柱还能增加一些咸味;你们不敢吃沙虫,沙虫磨粉,也鲜,能做调味料;你们东北有松茸,长白山里有各种蘑菇,全鲜,磨成粉,可以调味;我在云南遇到的蘑菇,可以调味;你说这些太贵了,好吧,虾米10块钱一斤,这总可以拿来磨粉调味吧?上面每一种都是鲜,但每一种鲜又不一样。你们应该试试这些。
再比如:鱼的做法也未必只能限于你们东北最擅长的红烧酱焖。你们还可以片下来做啊。
今天咱们吃的狮头鱼(图2),今天是一整只做的。我是想让大家多尝试不同的吃法。上次咱们在这聚餐,我是要求店里片下来做的。去了骨,两片鱼肉,炒一下,鱼肉会卷起来,我们叫鱼卷。你们东北的大鱼也可以试试这种做法。卷起来断生的一刹那,属于刚熟未熟的临界点,这时候食物最好吃。
比方说,广东名菜白切鸡,外地人吃的时候觉得:为什么啊?这白切鸡,怎么还带血。就是要带血。在鸡肉刚熟,而骨里血液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这个临界点拿出来切,鸡肉最嫩最好吃。鱼肉也是,越过临界点,就没那么好吃。
你在家煎鱼,千万不能乱翻。翻来翻去,鱼肉都不完整了。就是放下去,可以不翻,也可以翻一次。掌握将熟未熟的临界点,立刻拿出来,这时候鱼肉最好吃。但这非常考验厨师的水平,所以要精益求精。
我们广东人没有崇高的追求,就只有这些低俗的喜好,只想着东西怎么做更好吃。我看你们东北做鱼的方法都浑身难受。试一试这些方法吧!!!
—评论区打起来了,补充几句:
1. 并不是说东北做法就是错的,而是东北目前主流做法是红烧和酱焖重口味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补充一些其他做法,丰富一下体验感,我自己平时做鱼都是整只,听了这个我确实打算回去片下来做一些鱼卷吃;
2.
提一些建议,不代表贬低东北,我平时还吐槽新西兰羊肉比内蒙的膻味重,建议新西兰引入孜然,这也不代表我看不起新西兰。我平时也给广东人提建议,比如“你们如果炖蘑菇一定得试试东北的榛蘑,你们南方这边炖的不行”,广东人都是直接问“好极了哪里有”,他们都很开心,反过来他们提议“你们可以试试别的做法”,我也愿意试试,这并没有地域优劣之争;
3. 东北高盐重口味确实有不健康之处,这也不是贬低东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餐饮习惯,也都会有不健康之处,广东人喝汤太多嘌呤高,川渝太辣导致肛肠科医院大发展,这都客观存在,可以试试别的;
4. 以前不会有这种吐槽,因为南方游客去东北的没那么多,现在大批南方游客北上,提出一些外地游客口味喜欢的东西,这是好事,哈尔滨连甜豆腐花都上了,哈尔滨丢人吗?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能赚钱拉动经济,不丢人。
5. 你喜欢红烧酱焖依然可以红烧酱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