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亲身体验美国银行的网银界面和服务,你就发现被吐槽的四大行是多么眉清目秀

【本文来自《老外兴致勃勃地来投资,被扫码支付、实名制吓跑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既然你问我有没有类似经历,那我也来说说:

2023年11月中,(也就是两个月前),我因为公司业务前往香港,为我们香港分公司另外开设一个香港本地银行的公司账户(方便为香港公司雇员缴纳强积金及其他必要的公司日常开支用),此前我们香港分公司已正常运营了三年多,每年都进行正常审计和税务申报等。为节省我的时间,公司的香港同事在我到来前已与银行预约好一切时间和服务内容。我花了三个小时走完了新开公司账户流程。然后我就是等等等等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新账户的确认文件(密码等)。

此前由于疫情我们当时没办法前往香港,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美国银行开户,由于众所周不知的原因(主要是硅谷银行上演的海外版剧情),公司的董事们一直催促我另外开设香港本地银行账户。以前我在享受国内银行服务时总是抱怨人多,要排队,手续复杂,网银界面不友好。。。。。诸如此类,在接手我们香港分公司的美国银行账户后,我就再也不抱怨国内银行服务了。当时我们开的是eastwest 银行的对公账户,有规定服务时间段,不是工作日的八小时哦,而是根据周几有不同的服务时段(附个图吧)。

500

如果没在指定的服务时段打客服电话,是没有人理你的。

而且,当你亲身体验了美国银行的网银界面和服务,你就发现以前天天被吐槽的四大行是多么眉清目秀。east west的网银,超过6个月的往来记录,你是查不到的,需要向银行打申请才能下载看到的。我第一次掉坑的时候,心里。。。。。嗯。。。。MMP。。。

至于美国银行的收费,我只能说,美帝真的在抢钱这事上极其专业。。。。

去年10月,我们德国客户时隔三年后来访,订的是南京物理高度最高的那家酒店,我陪他们去CHECKIN时,前台说要收担保,而且要求是人民币担保或使用国内的信用卡,我当时也是愣住了,疫情前你们不这样的啊?看小姑娘像是个新来的,当时又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也懒得跟她理论,直接拿出自己的信用卡为客户刷了担保。所以我不明白作者提到全程陪同的人难道是个新人?完全不知道在这种突发情况该怎么处理吗?只要是合规的在职中国人作陪同,我觉得文中所说的那些问题真的不是问题。。

如果深圳的营商环境他都不能适应,那只能说要么是中国是真的不适合他这种人,要么是你们公司的人真的不适合这个业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