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故纸堆:父子相肖贺若敦

落雕都督之故纸堆:父子相肖贺若敦

贺若敦,代郡(今张家口市蔚县)人。父亲贺若统,为东魏颍州长史。西魏大统二年(公元536年),贺若统抓了刺史田迅归降西魏。贺若统在计划抓捕田迅时,担心万一可能不成事怎么办,家里老弱病残又多,到时候跑路行动不便,考虑了很久也没下定决心。十七岁的贺若敦进言道:“父亲,您早年为葛荣效力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将军了;后来加入尔朱荣麾下,礼遇犹重。韩陵之役,尔朱家战败,您不得以投降了高欢,他和您既非故人,又无功效,给您安排的官职也不比以往的高,说明他只是把您当做工具人来使唤。一旦天下太平,恐怕他就容不下您了。以我来看,恐将来有危亡之忧。所以要想保住全家性命就要赶快离开高欢,不得有所顾念 !”这样贺若统才下定决心拿了刺史田迅做见面礼,归顺西魏。

当时天下动荡,不仅东西两魏交战不休,各地方还有很多土匪强盗,各据山谷。有个占据大龟山的土匪张世显半路截击正在西行的贺若统家族车队,贺若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贺若统大悦,说道:“这孩子比我强!将来咱们家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靠他了!”

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十八岁的贺若敦正式参军到部队,随独孤信出征,进占洛阳,侯景来攻,两军在河桥大战。战阵中贺若敦用三石强弓,箭不虚发,神箭手的名声就此传扬开来,又被宇文泰得知。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战后,宇文泰便将贺若敦引置麾下,归自己直接指挥。

有一次宇文泰在甘泉宫组织打猎,其实就是考校部下们军事训练成果。结果这伙子人没把围场兜住,兽多逃逸,宇文泰大怒,刚要骂娘,围场内仅剩的一头鹿,又突围而走。。。眼看弟兄们要排队打屁股了,就在这“危急时刻”,贺若敦跃马驰之,鹿逃到山上,贺若敦又弃马步行追到山腰,将鹿一把薅住活捉回来。宇文泰的脸色这才转晴,诸将因得免责。

之后,贺若敦受命领兵作战,主要在南方镇压荆蛮、巴蛮的叛乱。贺若敦时而出其不意,时而设计离间,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贺若敦,眼看前途无量。

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年届不惑的贺若敦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自江陵平后,巴州、湘州也跟着归入西魏版图,西魏兵力有限,所以这些地方仍然用本地人戍守。陈霸先称帝后,为了给南陈多拓展点生存空间,就派遣归顺自己的将领侯瑱、侯安都等攻打湘州。湘州被围,外援断绝。贺若敦奉命率步骑六千,渡江赴救。侯瑱见贺若敦孤军深入,兵马又少,就准备上前迎战吃掉他。贺若敦则每设奇伏,接连打败侯瑱,乘胜进占湘州。不料进占湘州后没几天,开始下雨了。雨下个不停,江水泛溢,陈军水师趁势压了上来,切断了周军的后路,周军士兵人心惶惶。贺若敦于是分兵抄掠,把附近乡村的粮食都抢进城;又学檀道济唱筹量沙,骗得侯瑱不敢进攻,又怕中了贺若敦的“奸计”,也不敢靠近扎营,就这么隔开老远相持起来。

两军相持起来,湘州、罗州等地的农事就全废了。周军在围城里吃存粮,陈军在外围靠长途运输补充给养。贺若敦一看这不行,这不公平嘛!凭什么我在围城里喝粥啃咸菜,你在外围鸡鸭鱼肉快活自在?!于是组织了精锐部队伪装成陈军的运粮船开往陈军阵营。陈军士兵看见了以为是自己人,于是不加防备,船一靠码头,就被突然跳出船舱的周军胖揍了一顿。这还没完,过几天真的陈军运粮队来了,又被码头的陈军士兵胖揍了一顿。。。贺若敦又别取一马,先在自己营地里训练这匹马,牵着这匹马上船,马一靠近船只,船上的人就拿鞭子打马,打了几次,马便畏船不上。然后伏兵于江岸,放马出去,陈军士兵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就牵马上船,那马早被打怕了,当然不肯上船,于是人马就在岸边较劲,陈军士兵光顾着和马较劲,没提防背后埋伏的周军已经摸了过来,又被胖揍一顿,尽殪。

相持岁余,侯瑱受不了了,派人传递消息给贺若敦说:“我借船给你,你回去吧。”因为之前没少调戏侯瑱,贺若敦担心他这次是使诈报复,就没答应。侯瑱又问贺若敦 :“骠骑在此既久,今欲给船相送,何为不去?”贺若敦回复 :“我不能白来一趟,咱俩先来打一场,决个胜负高下,我再回去 。”侯瑱当然不敢来决战,又遣使来,贺若敦对使者说:“你要诚心送我走的话,你就先把船留下,然后退兵百里之外,我再走 。”侯瑱果然留下船队,退兵百里之外:“大哥,我真的真的真的没骗你啊!你快走吧!”贺若敦反复侦察后确认的确没有阴谋诡计在里面,便带领部下乘船安全撤离了湘州。

回来后,宇文护以无故放弃湘州为名,将贺若敦除名为民。要不说宇文护干事招人恨呢。。。所以贺若敦在家没事就大声问候宇文护他那八十岁的老娘。贺若敦在家骂了几年娘之后,终于被宇文护得知。宇文护于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把贺若敦叫到长安,逼令自杀。时年四十九。

贺若敦的儿子贺若弼,有文武材略,隋平陈时贺若弼部率先渡江,有大功,后来也被免为民,后来也因为骂人被逼杀。其传在《隋书》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