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苏北80年代初期,每年会有拖家带口地的讨饭大军

【本文来自《合川老农民:靠技术手段否定家庭联产承包制,我只能说美国学者太呆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实践为例:我老家在苏北里下河,自然条件算好的吧?可从我记事起直到80年代初期,每到每年的春夏季节,就会有大批来自安徽江西的讨饭大军,甚至拖家带口地在外讨饭。你以为谁愿意讨饭?你以为他们都懒不愿意出力干活?那是因为在大集体下根本吃不饱饭!别说安徽江西了,就连我老家苏北里下河地区,农业条件在全国算好的了吧?可每年春夏之交,有好几个月是要吃大麦麸子掺的碎米杂粮才能过来的,大米小麦根本不够吃!完全吃饱饭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八几年。

而改革开放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把农民二次解放出来,种什么,怎么种,自己的时间怎么安排。。。等,都是由自己说了算。而且更关键的是,不要只盯着吃饭!不要只盯着吃饭!不要只盯着吃饭!(重要事情说三遍!!!)农民不仅可以种地,还可以做工、做个体户创业,这才激发出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爆发出从未有过的能量,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一直走到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局面。如果在大集体,可能吗?当然,今天的农村也有问题,比如空心化等等,但这些问题与吃不饱饭的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是发展中的问题。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5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典型的恨国党,看不到进步只会挑毛病,看事情不单单要横向比较,还要纵向比较,事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个发展的过程!装什么理中客
  • 一个村庄,每个人平均有7亩地,都要去逃荒要饭,要吃返销粮。那么别的地方不荒,吃的返销粮还不是别的地方交上来的?如果真是去要饭,为什么多数人只要米和零钱。以前,一些地方的文化可能比较能接纳要饭这种行为,我们那里基本上不接纳,但上山聚啸山林的为数不少。
  • 典型的歪嘴和尚念经!!!说得好像就大集体那几年安徽人出去讨饭------安徽人出门讨饭小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打出了个朱元璋,10年到有9年荒!出门讨饭是当地几百年的历史传统了。搞人民公社不过20年,在那以前的几百年都是个体户,也没少要过饭!
  • 很小的时候,我们老家也有外地的人来讨饭,有时还是一家人。我爷爷都是给一碗饭,加好多菜。
  • 全部楼层
    于无声处听惊雷123 作者
    兄台说的对,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命运,甚至生死,他们只要他们所谓的“正确”--这都什么人啊!
    你们这些人只懂得维护自己的认知正确,把一包就灵当成真理,根本无视了同样发生在80年代初的另外几个让农村人吃饱的事实:

    国家对低收农户免税
    国家大幅度减免征购任务(50%以上)
    副业放开

    我做过数据分析,扣除化肥增长,包产到户最多让粮食增长了22-23%的产量,不能更精确,因为其他农业技术进步带来增长算不出来,我就忽略了,所以是最多。

    我不认为这20%能让人吃饱,真正让人马上吃饱,念念不忘的政策是减征购,不是包产到户。

    当然我赞成包产到户,解放农村劳动力,给为城市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无需分房子,报销医疗费,提供学校),提高了中国竞争力。后来三大市场化把城市高素质劳动力也解放了,中国竞争力就更强了。
  • 全部楼层
    嘦憇靤
    你真是苏北人吗?你知道苏北的农业资源有多好吗?全国有几个地方比得上?
    苏北的所谓农业资源好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苏北这边以前到冬季都得挑河工,兴修水利的,我爸当年下乡做知青的时候,反而喜欢上河工,吃的饱,而且饭都是现成的,后勤做好的,外面干完活回来,直接就吃饭,也不用自己烧饭。
  • 好像有一种说法,安徽江淮一带的人,祖上是明洪武从苏锡迁过去的富户,每年要回江南,家道中落后就要饭回江南
  • 切,全国那么大,为啥只有河南安徽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段时间的要饭专业户,县里开介绍信去要饭。同样的事,焦裕禄同志主政兰考前,兰考也是要饭大县,为啥焦裕禄同志把命拼在兰考那几年兰考又没外出要饭的了。
    没良种,没化肥,养活一个人的土地需要量就是四亩,有了这两样只要一亩地,这也是18亿亩红线的根据。农村淤积劳动力的调动流转。跟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关系,在社队县三级组织下,有组织的进行劳动力输出很困难吗,不过是当时没有人那么做而已。
    解决当时问题无非是一个动员使用农村淤积劳动力,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从历史的下游来看,当时是使用了最粗放,最无效率但是治理成本最低的政策,而且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们仍然在为46年前的政策留下的问题买单
    真正的农村经营,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土地流转,不过是50年前社队工厂,公社统一经营土地的变体而已,区别在于现在是资本在说话,不和农民商量了,不像党和政府那么好欺负了
  • 东海野人 不息为体,日新为用
    改革开放是哪年?农村承包到户是哪家?农民要饭绝迹是哪年?
    没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没有化肥,没有良种,光靠分田单干就能吃饱饭?笑话,从春秋时代初税亩开始,中国农民一直单干,吃饱过几年?
  • 全部楼层
    a小白鼠
    你的话在这里整治不正确,它们宁愿农民饿死,也要维护它们的正确。
    兄台说的对,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命运,甚至生死,他们只要他们所谓的“正确”--这都什么人啊!
  • 九十年代我在厦门外企,有个车间主任是安徽肥东的,当过兵当过村书记,他说以前每年到农闲和青黄不接时,他们大队干部就带着村里人外出讨饭。他懂得很多江湖规矩:怎么察言观色?怎么在路上留联络记号?怎么应付地痞恶棍?怎么扒车?一套一套的,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行走江湖的故事,像真实的经历,不像瞎编。
  • 普天之下 知识不能被垄断
    80年代的要饭,真的要得是饭和米,农忙的时候不来。
  • 得了吧,分清时代再说生产制度,50-51年土地还能自由买卖呢,结果能根本收获不了足够的农业产品去升级工业。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起工业,除了对外侵略掠夺外,就必须搞集体农业,搞统购统销,苏联有集体农庄(有些时间段苏联农民过的还不如沙俄的农奴)。当时有几千万产业工人要吃饭,一堆苏联专家要养(苏联专家的工资比最高领导人还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要从苏联买工业设备等等,都得靠农业。
  • 全部楼层
    淮河晚风
    别说小刚,我们可以骑六块电瓶的电摩满电从小刚打一个来回,对比山东河北,真的,他们不分田肯定活不下去,都是生怕自己的多干吃亏,被别人占便宜。要不是这次强力扶贫,才脱贫,你看他们真吃饱了吗?我们第一次1993年参观的时候都还有人细粮吃不饱,当时不懂,觉得红芋干面摸好吃,现在想想都到1993年了,居然还要粗粮细粮掺着吃!荤都不能天天吃上!
    大寨条件好吗?长江边上的张家港永联村条件好吗?为什么这些老天爷不赏饭吃的地方都能实现粮食充分自给而且农村产业发展的很好?一是人家有骨气不靠要饭求人怜悯苟活,二是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三是遵纪守法按照党的政策努力办事,四是干部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自私自利、宁可放纵老百姓去要饭把好好的土地撂荒浪费也不去发展农业生产,说白了不就是这么回事?谁是懒汉?哪一种制度更容易造就和纵容懒汉?这还看不出来?要饭要出民间艺术和江湖组织,这种人就是把饭递到嘴边还会嫌烫,新中国是新公民的中国,难道不应该包含改造穷苦人中的懒汉思想和投机取巧的作风的内容吗?
  • 全部楼层
    万里凝冰
    我是安徽人啊?IP不明显吗?
    皖北农村和苏北农村很像的,包括小农思想很像的!
  • guan_15673795712057
    算了吧,安徽一带要饭是有祖上历史的,户籍制度出来之前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每年都要发社论要求农民不要盲目流入城市讨饭打工,这是旧社会无地少地的农民在春荒以后不得已出来讨饭求生存的方式,但是在新中国有了土地以后再重演这些操作就不是没饭吃逼得而是不愿意辛苦劳作的问题了,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安徽的小岗村可以鼓动起来率先分田了——一是集体经济经营制度下农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投入都很多,因为有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修建,集体种地需要更多的肥料和水等等,二是方便出去要饭打工啊,说白了就是懒习惯了
    别说小刚,我们可以骑六块电瓶的电摩满电从小刚打一个来回,对比山东河北,真的,他们不分田肯定活不下去,都是生怕自己的多干吃亏,被别人占便宜。要不是这次强力扶贫,才脱贫,你看他们真吃饱了吗?我们第一次1993年参观的时候都还有人细粮吃不饱,当时不懂,觉得红芋干面摸好吃,现在想想都到1993年了,居然还要粗粮细粮掺着吃!荤都不能天天吃上!
  • 全部楼层
    万里凝冰
    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习俗,至少在家这里,除非真的快饿死,不然没人愿意去讨饭,农村人也是懂廉耻的。我觉得你说的这种现象可能在个别地方有,但绝不会是主流,即便是在农村。
    我知道灵璧以北偏东不在县道上的几个村就是这样的,不是没有吃的,冬天就是职业乞讨,大门大约2000年后才开始出门打工,过去就是种地乞讨!
  • 算了吧,安徽一带要饭是有祖上历史的,户籍制度出来之前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每年都要发社论要求农民不要盲目流入城市讨饭打工,这是旧社会无地少地的农民在春荒以后不得已出来讨饭求生存的方式,但是在新中国有了土地以后再重演这些操作就不是没饭吃逼得而是不愿意辛苦劳作的问题了,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安徽的小岗村可以鼓动起来率先分田了——一是集体经济经营制度下农民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投入都很多,因为有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修建,集体种地需要更多的肥料和水等等,二是方便出去要饭打工啊,说白了就是懒习惯了
  • 万里凝冰 汉服日常党
    我爱说实话
    让农民乞讨是国家要发展工业的阶段迫不得已的举措。作为老百姓要无条件理解支持国家的政策,而不是一味的搞伤痕文学。
    但凡你把那个“无条件”删掉,我都会给你点赞。
  • 于无声处听惊雷123 作者
    很多键盘侠,一不关心农民,可却敲着键盘替农民做主说人民公社好,而无视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民的二次解放的事实;二他们无视改革开放的伟大过程和成果,只为了他们头脑中所谓的“正确”。然后牵强地找各种所谓“理论”、伟人只言片语和四不着调的证据来维护这个所谓的“正确”。他们不为结果,就是为了说明“正确”。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定《决议》。他们就是原教旨主义的极端人士。他们没有任何营养,拿着改革开放给他们的福利来反对改革开放,而去维护过去那个僵化的、反常识反规律反科学反人性的他们认为理想中的、实质是已经被证明死路一条的道路。
    你的话在这里整治不正确,它们宁愿农民饿死,也要维护它们的正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