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去看了红军改编出征抗日纪念碑,留意到一些细节

元旦期间,在陕西咸阳市三原县的体育场一隅,看到抗战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纪念碑。

500纪念碑是钢制的,碑文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原改编出征抗日纪念碑。

下面基座有铭文,介绍1937年红军改编出征的情况。当时,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9月上旬,八路军总部及下辖的115师、120师、129师分别在泾阳、三原、富平集结,举行誓师仪式后出发奔赴山西前线。其中115师一部从三原县体育场誓师出发,这地方现在仍是县体育场。

从基座上的铭文及旁边宣传板的介绍中发现,原来红军改编在七七事变之后不久就已经自行进行。而蒋介石同意改编则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七七事变后,中共方面以主要红军将领的名义,请求国民政府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授命为抗日先驱,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虽然当时蒋介石并未同意,但中革军委在事变一周后7月14日就下命令,要求红军按国民革命军的建制以军为单位改组,10天内完成,待命出征。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因形势所迫不得不同意红军改编,国共正式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在当时瞬息万变的复杂形势下,中共方面对时局的准确预判决策及迅速行动力让人感佩。

500在宣传板的介绍中,还看到西安事变后红军的另一次神速反应。

1936年12月中12日西安事变爆发,12月15日,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便陆续进入陕西关中的泾阳、三原、富平等地驻防。隔渭河监视西安方向,以防中央军进攻西安,配合西安事变的解决。这一带距西安只有几十公里,对于中共代表团及张扬与蒋介石的谈判,红军主力的驻扎无疑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而当时,红军三大主力刚刚完成会师结束长征。

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无论对于国家或政治组织,非凡的格局、战略眼光和行动力是多么重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