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君】干货!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武装?蒋介石为什么要背叛革命?

注:文章、配图等,均由【有观点大历史】原创制作!

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轰然倒塌,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说新又旧,不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未削弱,只不过换了个代理人而已,甚至于发生“在共和国里当皇帝”、复辟这样开历史倒车的事件。

500

为维护革命成果,其后十年,孙中山以西、南势力发动的“二次革命”(讨袁战争),护法运动等,但相继失败。

“今天是本学校开学的日期。我们为什么有这个学校呢?为什么一定要开这个学校呢?诸君要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象这样看来,中国革命十三年,一直到今天,只得到一个空名。所以中国十三年的革命完全是失败,就是到今天也还是失败。”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915页。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有革命党无革命军,依靠军阀打击军阀,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1922年粤系陈炯明背叛,更让其陷入困顿,但其内心“树真正之共和,扫积年政治之黑暗与罪恶,俾国家统一,民治发达”的革命之火却从未在连番打击下熄灭,更加迫切的需要靠谱的合作伙伴。

500

这边,目睹五四运动、护法运动的一些年轻人在痛彻心扉下,则是开始认识到,遭到本土买办、外来大资本帝国主义双重打压,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团体,根本没有力量领导中国革命。

这批受到马列思想熏陶的年轻人,于1921年夏天,从全国各地,全球各地,汇聚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年轻激昂,挥斥方遒!!!

既然帝国主义通过中国封建军阀、买办地主来间接地统治、剥削中国。那么,便只能通过团结、发动无产阶级力量进行彻底的大革命。然而,几次动员工人运动遭到军阀血腥镇压,遭到重大损失后,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孱弱,没有根据地,没有一兵一卒,在落后的农业国底子下组织起来的工人运动脆弱不堪。

两相需要,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达成。

1923年6月(即:1923年6月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展到四百来号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意见下,决心以个人身份加入掌握有一个广州根据地,颇多地方民族资本,党员数万人的国民党,意图借助这个此时“中国唯一强大的民族革命组织”,继续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甚至可以试图让松散的国民党“革命化”。

孙中山这边亦获益颇丰,接纳中国共产党,可以直接获得苏方援助,这是其建立梦寐以求的“革命后援军”,即党军的源头活水。

注:苏俄当时也需要在亚洲找到一个突破日美包围圈的盟友,当时国民党被认为是唯一具备此力量的对象,故此对孙中山的意识形态问题持淡化态度

虽然本身不赞成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但也在各种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工农民众的力量,是为《1923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宣言》:"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限于本身的民族资产阶级团体属性:

“孙中山“整体上不承认阶级斗争学说,孙中山认为中国人只有"大贫"和"小贫"之别,不赞成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国内革命,而主张以社会改良的方法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样,国民党从联俄、联共之初,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共产党的主张和行动发生严重分歧。”

然而,当时的苏俄政府基于其现实利益考虑,却刻意淡化了这一分歧。”

引自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革命战争纪实·土地革命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卷》31页

1924年,以苏方运来的一船煤油作为启动资金,选址广州黄埔岛的黄埔军校开办,校长为孙中山避难永丰舰时,卫侍其身边一个多月的蒋介石(另有平衡国民党内部广东派和江浙派力量的考虑),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出任政治主任(原是戴季陶,但其在当年十一月即离校去沪)。

这是一所传奇的军校。

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耳熟能详的军事人才。仅翻开黄埔一期名录,

共产党一方,有徐象谦(向前)、陈赓、左权、周士第、蒋先云、许继慎、王尔琢、蔡申熙、宜侠父等人,国民党一方,有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李仙洲、关麟征、黄维、王敬久、孙元良,等人。

这批有志青年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为了此时的革命目标--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随着苏方名将布柳赫尔(加伦)率领的军事顾问团,携大批军火到来,革命军班底,成了!!!

1925年3月12,孙中山病逝!留下遗嘱--共同奋斗,完未竟之业!

北伐统一!

同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

同年底,革命军所向睥睨,横扫广东各地军阀。

1926年3月,广西李宗仁宣布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同年5月,湖南军阀赵恒惕麾下第4师师长唐生智起兵反赵(放弃长沙,退守衡阳),归附广州革命政府(旁边的滇川势力:还瞅啥,赶紧换旗子啊,纷纷在名义上归附广东革命政府)同月,西北国民军冯玉祥正式加入国民党。

同年7月9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同月11,叶挺独立团会唐生智入长沙,8月22破岳州,10月10日,军旗插上武昌城头,饮马长江!!!!

中线虽因南昌攻城战受损惨重,史料留下了蒋介石“几次在军事总顾问加伦面前歇斯底里,拼命拍手,嚎啕痛哭,大叫"全完了",并要自杀。”这样的记载。(引自:《中国革命战争纪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但最终还是在革命军勇猛会攻下于11月击溃孙传芳主力,拿下南昌九江。

东线,12月中,革命军入福州,克杭州,次年3月,进驻南京!!!

北方冯玉祥部亦行响应,北伐局势一片大好!!!

然而,历史转折点就此到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8个多月的北伐战争竟直接让中共能够直接领导的农民协会会员群众近千万,这场农村大革命极大冲击了中国几千年来统治者的基础,即土地制度。工人运动亦在蓬勃发展,直接在上海举行武装起义,帮助解放了上海。在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要求收回租界,北伐军直接接管了汉口、九江租界。反帝反封建运动迎来一轮高潮!!!

吴佩孚、孙传芳势力被击垮后,帝国主义正急于寻找新代理人。

1927年1月,蒋介石会日本领事于九江,3月会美方代表于上海美军舰“匹茨堡”号,许诺保障外国在华特权。

受到工农革命冲击,以江浙财团为代表的势力接踵而至,奉上1500万为当下镇压赤色力量先期经费,事成之后许诺注资3000为南京蒋府成立之经费(《中国革命战争纪实》62页)。

500

4.12!随着“清党令”的发布,年内,全国的共产党员即由 6万多人降为1 万人左右。革命群众被杀害人数数据出入较大,30-100万,甚至更高者皆有。在瞿秋白等人直呼:"我们太幼稚了”、“对不起牺牲的同志”、“血的教训“这样的背景板下。中国步入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以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为社会基础的新军阀统治时期。不过,遭受严重挫折的中国共产党“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36页)

放弃依靠外部力量的想法,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

“枪杆子里出政权”(来自毛泽东1927年“八七”会议)!!!此时,中共的主流声音和谋划是,实施独立的军事行动,以在武汉一带保存下来的力量。重返革命氛围浓厚的广州,夺取出海口,获取共产国际援助,建立根据地,组建革命政府,重新实施北伐。进攻中心城市,从而辐射全国,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这样成功的,也是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津津乐道,并坚持要中国共产党采取的。

就此,中共建军序幕,拉开了。

首先,是理清此时的天下局势,整理出此时能够为自己所调动的兵力!

展开地图!!!

500

时间节点,1927年夏天,此为全国主要军阀部队分布情况图!!!昂,制作不易,制作不易,极其辛苦,在这里求一波香蕉,求一波点赞。

切回来,我们来理清中共意图建军时,中国各势力动向。

几个月前,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重心北移,在攻克九省通衢的武昌之后,国民党中央开会,决定迁都过来,并改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为武汉!

1927年2月开始正式办公,刚受到斯大林接见后回国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被推为主席,是为武汉国民政府!

4月12日,按照列强“使长江以南的区域免于沦入共产党之手”(引自《字林西报》1927年3月28)指示果断出手屠杀赤色力量后,当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如约在列强及买办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国民党正式分裂为宁、汉两派!!

500

就此,中国出现一国三府局面,即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

当下,国民政府不管在士气还是兵力上都压倒北洋政府,在6月1日,短暂继续北伐的武汉北伐军甚至于出潼关的冯玉祥会师郑州,蒋先云便是在此次击溃奉军河南主力时牺牲

总之,宁派“清党”、汉派“分共”、加之权力争斗,还是让北伐中途停顿,给了北洋军阀以短暂喘息之机。

国民政府内部,目前则是形成了汉、宁两派争夺中央领导权(以及中途出来搅局,以国民党元老组成沪派),阎锡山、冯玉祥等名义上归属国府的外围存在则纷纷拥兵割据,各霸一方,或联或反。

但基本都为维护自身阶级利益,达成“反共”统一思想,名义上的左派汪精卫,亦在7月15宣布“分共”。

7月17,意欲维护国府正统领袖地位的武汉,组成东征讨蒋军,一方集中兵力于江西北部,一方集中兵力于安徽,就要大干一场。而由于汪府背叛革命,决心“分共”下手较晚,甚至有利用内部红色部队不俗战斗力的想法,故此,中共建军的希望,便在这批向江西北部开进的东征军中。

欢迎关注【有观点大历史】的同名B站、公众号,收看更多干货满满的知识类内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