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中国的爱狗人士为了救狗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性命,实际上,他们是基因自然选择的结果
1966年,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演化论学者之一,W.D.汉密尔顿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亲缘选择的理论有个非常简单易懂的法则: rB>C 。什么意思呢?
你为了救了2个亲兄弟而自己死了,那么虽然你损失了自己的基因,但是你的基因却多了2个拷贝(每个兄弟含有你1/2的基因)整体下来其实你的基因数量是没有损失的。这样的行为,促使无私的动物行为反而能更大的扩大你的基因的数量,这个法则是如此简单好用又强大,以至于当时一出来就征服了全世界,雄霸了科学界50多年
也就是说:救你的亲人,就是救你自己。所以,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救人。
下图来自达尔文,对就是那个创立演化论的达尔文的文章——《人类的由来》
亲缘选择的识别机制
即使都是长期喂养的养子,但是猴子也会更愿意喂养离自己更亲的猴子。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基因的亲缘会高于人和猫狗的基因的亲缘性。从理性的角度,如果在猫狗和人之间选择,你应该救人。
这是我们进化而来的生存本领。
愿意救自己的狗的而不愿意救人,认为狗比人贵,应该来说,可以归类为“异人”,也就是这样的人,他落水了,也更应该被淹死,而不应该被救援。
哪些愿意救自己狗的,从演化的角度是广义适合度上面更容易绝种的人类。
——注意,我这不是一句诅咒,这是一句科学的陈述事实。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反驳我,如果可以,我希望您拿出的是统计学数据,data never lies. 不接受某些出于情感的个人方面的反驳,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情感上的个别案例。
=========================
很多人把狗看做了伴侣或者朋友,那么亲人和伴侣,朋友之间应该救援哪一个,科学家当然也不会放过。
具体研究见——
Stewart-Williams, S. (2007). Altruism among kin vs. non-kin: Effects of cost of help and reciprocal exchang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193-198.
Fitzgerald, C. J., Thompson, M. C., Whitaker, M. B. Altruism between Romantic Partners: Biological Offspring as a Genetic Bridge between Altruist and recipient. 《Evol Psychol》 - 2010
科学家分析了兄弟姐妹和伴侣(没有孩子,有孩子,有养子)和朋友之间的区别。
当我们是小代价的无私的时候(比如生活中偶尔的一个小忙),我们往往更乐意帮助伴侣和朋友,更少的帮助兄弟姐妹。
当我们是高代价无私的时候(比如生命危险的时候),我们往往更乐意帮助兄弟姐妹,除非是有了孩子的伴侣能够胜过兄弟姐妹。其他的没有孩子的伴侣,有养子的伴侣,在高代价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抵挡血脉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都是人的情况救援顺位。救自己=救同卵双胞胎>救父母子女>救兄弟姐妹=救有孩子的伴侣>救没有孩子的伴侣>旁系亲属>朋友>陌生人
狗被你当做人,被你当做没有孩子的伴侣,被你当做朋友,没关系,这是你的选择——你的选择改变不了在演化上基因亲缘很远,最终选择救狗,你的基因更容易绝种的事实。
对于人和动物谁更重要,中华古老先贤已经做出明确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