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吏治从朱元璋开始就留下巨大的隐患,收入不多,开销不小

【本文来自《古典的远洋贸易本质而言都是奢侈品贸易,都是一本万利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皇帝修仙修宫殿搞典礼包括用实物抵工资都是明朝中后期。明朝主要收入到张居正之前都是粮食丝绢以及劳役,直到张居正改革后,才统一换算成银子缴纳,这也到最后要了明朝的老命!

至于明朝前期,永乐丰功伟绩建立在他爹给他留下的190万军户身上,他的很多活动都是通过农民的劳役和军户免费给他干活!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军户也就跑的差不多了。之所以明朝收缩的那么厉害,不是每个皇帝都想缩着,实际是办不到,没有兵也没有粮!至于下西洋挣没挣到钱不好说,但是后来发给官员的那些东西都是那时候攒下来的!特别说明一下,无论郑和带回来什么,东西可都没进国库!但是造船材料,补给以及给各国的赏赐都是国库掏的钱!这就是官员大力反对下西洋,而对后来的月港却不再有那么多议论的原因之一!

本来不想说,但是你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皇帝给你不是宝钞就是还给倒给黑心商人的奢侈品,大家怎么想?!明朝中后期吏治就是这么坏下去的话,皇帝不把给他干活的官员当人,你也别怪低下人胡搞!明朝吏治从朱元璋开始就留下巨大的隐患,收入不多,开销不小。如果认真执行,官服都买不起,海瑞就是例子!当然我也不是说贪污有理,最起码你给各级官员合理的待遇吧,别到时候连衙门里的人都不给配几个!结果就是苦了老百姓,连统计人口的黄册都给被官员盘剥!

至于太监问题,明朝太监还不算最能胡搞的,但是皇帝跳过内阁派出太监征税,本身就是破坏法律的事,各地地方政府肯定恨的牙痒痒,而且这帮人只管收钱,到底应该向谁收他知道吗?东林党带不代表工商业我不知道,只知道最后东林党头水太凉先生可是个大地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