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点赞刺死十岁孩子,网警发长文怒怼了!
江西上饶第五小学,一名年仅十岁的男孩被同班女孩的父亲刺死,令社会震惊。
5月11日,上饶小学生刺死案嫌疑人被刑拘,校长被停职。江西教育厅也已介入。
事件回顾:家长刺死女儿同学当着全班60多个小学生的面5月11日,学生家长王晨(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女儿与受害学生刘某宸在同一个班里。据王晨介绍,女儿所在班60余人,当天上午正值语文课,目睹了王某建行凶的过程。“随后老师带学生去了多媒体教室,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安慰大家不要害怕。”王晨称,事发当晚,学校也请来心理专家,就如何解决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对家长们进行培训。据红星新闻5月10日报道,上饶市第五小学教师称,当时何某某父亲直接冲进教室,打断了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同学,继而把刀挥向了刘某宸,整个班上的同学“都在大叫”。王晨说,女儿回家之后,“什么也没有说”,没有察觉出异样,自己也不大敢问细节。对于涉事男孩、女孩及双方家长,其并不熟悉,印象中双方此前也未在群里发生争执,小孩之间具体有何纠纷并不了解。
很快,案件的各种细节也随之曝光上饶五小命案发生后,一张流传甚广的聊天记录显示,在该涉事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曾有家长质问刘某宸为什么天天打自己的女儿何某某,并表示:“既然道理讲不通,不知你家庭住址,所以只能在校门口等你,希望你的爸妈也能和我们夫妻一样是辞职在家每日接送你的,因为会有一个不讲理的家长天天在校门口等你的。”另据红星新闻报道,上饶市第五小学一名老师称,刘某宸与何某某发生纠纷后,班主任已经着手在解决这件事了,并且事发当天早晨邀请双方父母来学校面谈,不过刘某宸家长并未来到学校。“霸凌者”该杀?随即,一些自认为“正义感”爆棚的网友,立马根据这些“蛛丝马迹”,脑补出一段“校园霸凌”的故事,表示“家长不教育,社会来帮你教育”,直言男孩“死有余辜”。而更为可怕的是,某些观点竟获不少赞同。
造谣内容有些网友竟点赞凶手:活该!干得漂亮!




霸凌与否有待调查被害男孩究竟有没有对女孩“霸凌一年”成为该事件的争论焦点。当一些网络大V出来求证时,却遭到了网友的辱骂。@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在个人微博中认为霸凌一事还需讨论:上饶杀害学生一事,看不得评论,怎么就那么肯定男孩子是熊孩子?怎么就下定论女孩被欺负了一年?一个求证贴,却得到了“希望你女儿被校园霸凌致死”的回复!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在微博上表示,假如真有“霸凌一年”,其父亲的行为比“霸凌一年”还要严重一百倍。杀人是不应该的,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被网友喷得体无完肤。
@受害者刘某宸父亲称,他直到案发前一天晚上才知道,王某建在班级群里发信息后,他在群里回复并道歉,并主动跟班主任提出调解。“一年多,老师为什么从来不跟我提,家长为什么从来不跟我提。对方家长从来没有跟我交流过这件事情,老师也没有跟我交流过这件事情。”刘某宸的父亲说,儿子虽然比较活泼,但是很乖的孩子,他不相信孩子会欺负别人一年多。不过,刘某宸父亲的上述说法,尚未得到嫌疑人一方亲属和学校方的证实。@绵阳网警巡查执法怒怼针对网友对上饶小学生被刺死案的讨论和疑问,@绵阳网警巡查执法怒怼造谣者:有人以家长之名发布的几乎是上帝视角的微博,一不信警方调查,二不信学校证据,只凭个人猜想臆断,用键盘和脑洞断案,已涉嫌制造传播谣言,请好自为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为杀人凶手叫好,我们需要正义,但不需要以正义为名的犯罪;我们需要秩序,但不需要凌驾于秩序的裁决。维护正义和秩序的只能是法律,没有人有资格超越法律,否则那就是最大的罪恶。”
长安观察:刺死十岁孩子竟获赞?岂容无脑言论搬弄是非!江西上饶某小学,一名年仅十岁的男孩被同班女孩的父亲刺死,再次令社会震惊。一片痛心的舆论氛围中,一些另类声音格外刺耳。虽然目前行凶动机尚未有定论,但有消息指出,死者与同桌女孩曾产生纠纷,并疑似打伤过女孩;女孩父亲长期向男孩父母讨要说法无果,于是走极端杀人。一些自认为“正义感”爆棚的网友,立马根据这些“蛛丝马迹”,脑补出一段“校园霸凌”的故事,表示“家长不教育,社会来帮你教育”,直言男孩“死有余辜”。而更为可怕的是,某些观点竟获不少赞同。何其无知,何其荒谬,何其冷血?且不说上述推测是否靠谱,持刀在校园内刺死十岁儿童,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都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没有一丝一毫“洗地”余地。置身现代法治社会,竟然还有人抱持举刀复仇论调,这不禁让人反问:“键盘侠”高喊的“让社会来教育”,是认为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又要怎样“教育”呢?
至于那些“父亲对女儿有特别的爱,养了女儿就知道了”的诡辩,难道“特别的爱”就意味着动不动喊打喊杀么?这些躲在电脑屏幕之后、为行凶者点赞叫好之人,完全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可遗憾的是,类似无脑言论并不鲜见,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颇有大行其道之势。每有热点事件出现,在事实尚未厘清之前,总有人热衷于利用零散信息编造全套故事,迎合刻板成见、以此夺人眼球。一来二去之下,许多事件都被这些加油添醋的言论放大了,所激起的愤怒、引发的舆论,远远背离了事实本身。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情绪里,事件的真相、理性的思考被掩盖,社会戾气丛生,撕裂程度也会愈发严重。如若任由此风劲吹,最后的买单者会是我们每一个人。一个社会,必须拥有基本的是非判断、明晰的法治观念,这是不容动摇的底线。少被无脑情绪、刻板成见牵着走,那些极端论调就会失去市场。当前,杀害十岁男孩的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事发学校校长已被停职检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对于凶手的动机、事实的真相,我们应当静待官方结果出炉。在此之前,停止不负责任的猜测与指责,才能不让此次悲剧的伤害范围再度扩大。
就像澎湃新闻在今天的评论中说的那样,无论如何,校园伤童、杀童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罪恶,什么样的借口都不能洗白杀人恶行。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来自于公民对道德的遵从、对法律的敬畏,也来自于对不遵从、无敬畏的惩治。这应该成为一种底线思维、普遍认知。
来源:上观新闻、绵阳网警巡查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