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后继有人”根本大计 加强年轻干部全链条培养管理
古人有云,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一直以来,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工作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也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各基层组织立足各自实情,开足马力着眼“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白峰街道通过分析年轻干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状特点,从成长环境、选拔通道、历练途径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致力于加强年轻干部的全链条培养管理。
一是动态监测,加强年轻干部工作思想动态管理机制。街道采用“导师带徒”形式,建立“一人一档”,为年轻干部一对一开处“药方”,对症下药。实施“菁苗计划”,以论坛交流、设岗锻炼等形式全面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专设“菁苗之约”联村工作专栏,通过座谈、访谈的形式,老带新共同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共同交流基层工作经历以及做联村工作的酸甜苦辣,帮助年轻干部解惑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坚定理想与信念。
二是轮岗交流,压担历练,锻造全能型干部铁军。充分利用领锋学堂、一米课堂、知行学堂、菁苗之约等培训教育载体,引导年轻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坚定信仰信念,切实增强过硬本领。促进岗位交流调整常态化,有效推动年轻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组织开展“模拟轮岗”,条件成熟的,适当调整优化联村安排,选任部分优秀年轻中层干部担任情况复杂村第一书记,在村(社区)组织换届、后进村整转提升、抗台防汛等中心工作中压担锻炼考察干部,加快年轻干部在一线磨炼增长本领。
三是科学评价,选材举能,激发干事创业活动。为每名年轻干部定制个性化“成长清单”,细化量化成长指标,从政治理论、德能勤绩廉、业务能力、联村工作等多维度设计,对照执行。同时,根据定期的结果反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全力打通年度考核、目标管理考核等考人考事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分析研判干部政治素质和担当表现,建立更加科学、操作性更强的评价机制,持续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峰城社区 张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