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对西学汉译有贡献,但还是没有脱离汉文化的基础

【本文来自《很多人上了西方的当,把西方知识当“独立见解”,傻不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踏遍青山人已老
  • 还是实事求是吧,我们的数理化、现代科技全部来自于西方。我们的信仰和政治制度全部来自于西方。我们的中文70%来自于日文。

日本人都不敢像你这样胡说八道。在明治井上哲次郎出版哲学字汇之前,早有西方传教士在香港出版有英华字典。以传教士的书面汉语造诣,如此对汉文字的娴熟组合,显然是当地通译人员的手笔。

日本人对西学汉译有贡献,但还是没有脱离汉文化的基础,无论从字词来源,还是语法结构上。比如哲学,哲和明哲保身的哲完全同义。比如形而上学,来自形而上谓之道,实际上译得很差,只能当做一个四字专有名词。

而现代日语在抛弃对汉语的认真掌握之后,已经完全沦为一种假名文字,外来语原音照搬。估计百年之后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说啥,还得从中国搬运音读词汇。顺便说一下,日本人把自己的表音符号称为假名,你猜猜真名指的是什么。如同韩国把自己的文字称为谚文也就是俗语,你猜猜雅文指的什么。

自大或自卑,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东亚就是一个中华文化圈,这是历史事实,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中华文化这棵大树的结果,你不承认就是无视事实。正如有人强为所谓民族平等而刻意贬低汉人的主体地位,这是另一种歧视。汉人是百族之和,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它不是血缘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文化上的向心性,这是中华所在的地理单元特有的封闭特性决定的缓慢而坚定的过程,不是皇汉一词所能污蔑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