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不赞同目前这种减负方式,减负应该是减校外的负
【本文来自《从与老师相处这几年来,我也明白老师有能力,也负责,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修汽车的杨工
说个我们梅州市的事:上个月中段考前,孩子学校一位家长因为跟班主任闹僵了,一气之下把学校违反减负规定,周周小测、月月质检,中段考试、发动学生买课外辅导资料及高分突破的事,反映到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厅、市教育局派调查组来了,学校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学生收缴教辅和高分突破,叮嘱孩子们如何应对检查组询问,结果孩子班里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你教我们说谎话吗?全班学生哄然大笑……
两天后全区学校中段考,只有孩子学校不考,其他学校照样考,结果家长们意见大了,又投诉学校……
我觉得奇怪的是,难道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真不知道下面的学校真实情况?
话说当初投诉学校违反减负规定的家长,还是一位大学教师……
老实说,我不赞同目前这种减负方式。减负应该是减校外的负。比如层出不穷的培训班,兴趣班。学校内该怎么教还是怎么教,该做作业还是做作业,该抓紧要抓紧。
一、小时候就不抓紧学习,不打牢基础知识,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怎么上得了高中,怎么上得了大学;怎么能有好的知识素养和思想素养呢;
二、人是惰性动物,特别是小时候,你不好好管理,抓紧学习,任其发展。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呢。
三、比如我们的语文,因为我们是汉语,是象形文字。你不多记,多背,多读,怎么学得好呢,这是要抓紧才行啊。
四、现在至少说我处于其中的情形,是学校的管理放得有些松,老师不敢正常发挥教育和监管职能,家长又无从监督,无力辅导。长期这样下去,真的利于孩子各方面健康成长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吗?实话实说。对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的素质真有些担忧。但愿意这个担忧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