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贫富差距,并不是解决出生率下降问题的密钥良方

【本文来自《能不能不要提到低生育率问题就只会重复“生活压力”或“分配不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坚强才能胜利
  • 人口出生率下降主要跟贫富差异和接触社会面竞争压力感受有关!

    贫富差距越大,残酷竞争压力越大,人们越怕被社会“淘汰”,攀比心越强,“内卷”越严重,一方面自己越会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竞争比如加班加点多赚加班费,使得更没时间去养育孩子;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生多了孩子教育等资源分摊在多个孩子平均下来更少,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使得更不敢多生孩子。

    而相反如果贫富差距不大,残酷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就不太担心生多点孩子影响自己和后代生活对比其他人会差太多。改革开放之前虽然物质条件跟现在比差很多,但是人口出生率很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政府几乎“包办”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养”等(一个例子城市很多单位有自己的基本免费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贫富差距不大,人们竞争压力不大,攀比心不强,比较放心的多生点,甚至以为多一些孩子“有出息”的概率越高。

    不过具体还跟人们接触的社会面范围包括生活的环境和见识有一定关系,有些信息比较闭塞的地方居住的“农民”接触的社会面很狭窄,比较直观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小村庄小乡镇,基本不跟其他不熟悉的地方特别是城市里的人做比较,直观感觉的贫富差距和竞争压力反而不大,人口出生率反而更高。

    而现在人口流动加快,很多“农民工二代”在城里如果没有买房没有本地户口,收入也不高,小孩入公办学校很难,加上信息化发达“见的世面多了”对比城里比较富裕的阶层感觉贫富差距很大,在城市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反而不太敢多生小孩。

    因此解决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根本之道还是缩小贫富差距!

世界主总和生育率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穷国,而总和生育率高的国家主要是东亚国家和西方富国。

贫富差距大也不是导致妇女生育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不然为何福利更高、贫富差距较低的的古巴、日本、加拿大、芬兰、奥地利、瑞士、挪威、德国等国的总和生育率也较低?并且古巴现在的制度与中国改开前并无二制,也是政府包办“生老病死养”,信息化水平也不高、竞争压力也不大。如果真要找原因,妇女授教育程度的高低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反而是最大的,妇女授教育程度与越高,生育意愿越低。

可见缩小贫富差距并不是解决出生率下降问题的密钥良方。 

500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