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娃谁带

这几年走低的生育率已经引起了大量关注,一些人在质问为什么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另一些人则回答到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怎么生孩子。除了三座大山之外,还有人把生育率下降归为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性别对立、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等问题。这些看法不能说不正确,有些确实有着一定的因素,但是在我看来现在生孩子最大的的问题还是在于,生了娃后娃谁带?

经常生孩子的朋友都知道,生娃容易养娃难。人类幼崽在婴幼儿时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最好是24小时都有人能响应人类幼崽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一些老照片时妇女们经常把婴幼儿背在背上下地干活。不是她们母性爆发一分钟都舍不得离开孩子,而是孩子必须得有人时刻留意照顾着,而下地干活时如果没人照看孩子那不就得背身上了?你看那祥林嫂就是个典型,一个没看好孩子就被狼给叼走了。

而这个情况放在现代社会一样成立,现在日托班收孩子的起始年龄是18个月,孩子到了18个月有一定的意识了勉强能自己走路了算是好带点了。但就算满了18个月准点送托班,那么小于18个月的婴幼儿还是必须得有人时刻照看着,哪怕晚上睡觉也得有人陪着。由此也就带来了生孩子后最大的一个问题:孩子谁来带。

越小的孩子越不好带,在刚出生的时候尤其棘手。新生儿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喝奶一次,这个每两三个小时喂奶一次是贯穿整个24小时的,属于到点了孩子就算没哭也得给他按时喝上,而如果孩子哭闹起来了更得喂上。而带娃本质就是一份“007”工作,还是全年无休,而且需要一个成年劳动力被完全捆死在上面。哪怕孩子大了些到了周岁左右了,依然是一个成年劳动力完全被捆死在娃身上的情况。于是问题就来了,生出来的娃谁来带?而且这是个非常耗精力且非常辛苦的活。

就说前一阵子我临时接手带了一天娃,带娃睡的一晚上娃一共哭了三次累计一小时,半夜睡不着爬过来薅老父亲头发一次,早上六点就开始在床边瞪着大眼睛想要喊我起来玩。一套下来老父亲早上去上班时已经是死鱼一条的状态了。这还没算给孩子做辅食、喂奶、喂饭、洗澡、把屎把尿等了。此前月嫂阿姨走了后我们不自量力的试图自己带娃,结果夫人直接腰椎间盘凸出,为了保命赶紧摇人。

500

一早睁开眼就看到人类幼崽已经起来了并且瞪着大眼睛看着自己,对父母来说多少也算是一种惊吓了

500

别看娃白白嫩嫩,那全都是人力物力伺候出来的

就拿我这刚当了一年爹的人来说吧,我要上班肯定是带不了娃,夫人产假结束了同样也带不了娃。那么常规操作让家里老人来带呢?娃的爷爷奶奶一听要带娃仿佛要了他们的命,连连说自己身体不好掏钱可以带娃不行,每月掏出养孙子的钱后飞快溜出去全国各地旅游玩。而娃的外公外婆呢?一方面他们不在本地,另一方面在外省的外公外婆还得上班呢,班照上狗照溜还要给流浪母猫坐月子,外孙就更没空带了。上次计划实验性的让外婆来帮忙带娃一周,结果到第三天就母女两人吵得天翻地覆,以老丈人连夜驱车上千公里把丈母娘接回去告终。最后掏出养外孙的钱后开开心心带楼下母猫做绝育去了。

你说这种情况谁来带呢?别说让老人带了,现在江浙沪老人那可是宁可自己出去玩也不想留在家里带娃,毕竟现实就是谁带娃谁受苦,我也理解。既然两边家长都“出钱不出力”,那我也只能用钱来购买劳动力去请育儿嫂了。就算两边老人主观意愿上乐意带娃(听说北方的祖辈更乐意带娃?),那万一身体条件不允许呢?带个一个月身体吃不消生病了呢?这都是问题。因此每当有人问我还准备生二胎不,我直接表示:谁要我生谁来带娃。

500

全家带娃意愿最高的还数娃的猫妹妹

有过来人说自己当年条件更差,不也把娃给带大了,现在条件更好有啥带不了的。嗯,这个吧时代变了带娃的情况也不一样了。就说养猪吧,当年养猪可是农村里弄个猪圈割猪草喂泔水就行,现在养猪能这样?像样的养猪场不还得整上环境系统、防疫措施,照着点打疫苗。在严格消毒的同时还要严格把控饲料和用药,不然监管部门分分钟钟杀上门来。养猪都如此了何况养娃?时代早就变了。

500

现在养猪可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上海市

热门评论 30

  • 六云山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想起生一胎時,簡直就是恶梦。我妈给我三天培训就立即上岗。老妈拍屁股走人了,岳母双手一摊说我也不会。然后我给还不足月的女儿洗澡、换尿布、哄睡觉。还要弑鸡煮酒弄月子餐。一天睡不到四个小时,整个人每天都像梦游一样.....
  • 木地板 大家都来踩地板
    全部楼层
    张仲麟 作者
    现在的老人还真这样,结不结婚随你,生不生也随你

    文中所说情况让我明白现在90后为什么不愿意结婚、生小孩了,除了高额的房价,生孩子的问题原来和90后父母辈也有很大关系,作为80年代出生的我,我父母60岁左右时,有时间、有精力,他们还是很喜欢帮我们照顾孩子,甚至你不让他们带,他们还不高兴,觉得让他们无所事事,所以很感激爸妈他们帮助我们照顾孩子。
    看样子90后的父母辈与我们80后父母辈对家庭观念差别很大,以前有报道调查说,一般高知家庭,老人通常愿意帮助小孩带孙子,反而一般平民百姓家庭,老人总觉得自己受了不少苦,通常不愿意帮忙带孙子,现在看来这个调查报告在胡扯,个人觉得还是主要和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家庭观念关系更大,因为我爸妈就是没有退休的平常百姓,而作者的父母是有退休的相对富庶家庭。
    最后问一句,你媳妇是不是少根筋,好不容易让丈母娘帮你们带孩子,还跟自己妈妈干仗,和老人一起生活,肯定许多生活习惯、细节不一样,这下子好了,直接让老人家有理由不帮忙带孩子了,在这个问题上委曲求全是底线,嘴巴甜美才是根本之道。
  • 全部楼层
    张仲麟 作者
    我就坚定的不想养第二个了,没人带。
    别着急,上幼儿园之前的2年是最辛苦的,后面慢慢就好了。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晚上回家后奶声奶气的喊你爸爸,抱着你亲几口,然后给你唱个儿歌、跳个舞,你就觉得不辛苦,而是很幸福了。
    当然,在大城市养孩子的成本确实高,比小城市更辛苦。光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就够花时间的了。
    还有,我身边的朋友养二胎的还有一种,就是孩子特别省心,没生过什么病,成绩也好,基本不用担心未来上不了大学的问题。家里条件也还行,这样的情况在中小城市养二胎的比较多。
    当然,如果有个老人能在上幼儿园之前帮把手,当然是更好的。
  • 嗨,最大的问题无非是人越富越刁。
    不信?
    回家去问问父母那一辈是如何结婚带娃的?
    再问问爷爷奶奶那一辈是如何结婚带娃的?
    我记得我是出生在大杂院里的。
    父母结婚根本没房子,亲戚找了点砖头在院子一角自己盖了一间房子,就能摆下一张床,做饭都是在门口垒了一个灶。
    我从小就在这个大杂院里跑闹嬉戏,一直到上小学。
    大杂院其实很艰苦,整个院子只有一个水龙头,大家每天都排队打水洗漱。
    整个院子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大家每天都排队上厕所,夏天臭冬天冻。
    小学时住上楼房了,那时的楼房没有暖气,自己烧煤炉土暖气,我天天拎着一桶煤渣子上下4层楼,再跑几百米倒到公共垃圾堆里,沉啊。
    从小睡在厨房里,搭一块木板就是床,每天早上自己热点剩饭吃,自己走着去上学-----我就是这么长大的,也没感觉有多苦。
    到我长大工作后,谈好了对象要结婚了。
    父母给提供了一间小楼房,一室半厅。
    等到我孩子出生了,我就只能在半厅里搭了张床睡了好几年。
    再后来,搬去跟父母住了。
    再后来,父母退休了,在远郊买了房搬去住了,我才有了自己的卧室。
    你看,我活了快40年,才拥有了自己的卧室。
    但问问祖辈的生活,那更是苦难,鬼子打来了,要逃生,生活都是劫难,吃不饱穿不暖,生了5个孩子,夭折了2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背景。
    我父母的背景是他们的父母,我的背景是我的父母,我是我孩子的背景。
    这生活的苦是一代一代的慢慢淡了,大部分人都是一代比一代富裕了。
    人嘛,越富越刁,不是不能承受苦难,而是根本没有见过苦难,根本没有被苦难考验过。
    其实我们跟父辈祖辈们是一样的,都是中国人。
    只不过他们没有选择,必须把这苦难当成菜给嚼了咽下去;我们这代也没有选择,必须把生活的苦当成生活的甜来过;不过我们的下一代算是生活开始甜了,这到养刁了,什么都刁,吃喝刁花费刁打扮刁活着刁工作刁,玩着电脑手机网游剧本杀成天吃吃喝喝搞社交刷视频,借钱透支超前消费月光族啃老族,吵着没房没车没钱不结婚不生娃-------
    扯淡!!!!!!
    就是养刁了,花着父母的钱不心疼,没吃过苦也不会吃苦。缺乏苦难的磨练,缺乏过苦日子的能力,温室里的花朵-----
    我这代人好歹还是在穷困里泡了半辈子的,见过穷才懂什么是富,尝过苦才知道什么是甜,经过难才明白什么是易,能上能下,能穷能富-----
    我们的下一代的苦是什么?没钱享受了叫苦,没钱买手机了叫苦,没钱买大房子了叫苦,没钱喝咖啡了叫苦,没钱高消费了叫苦-------
    这个问题,目前无解,越富越刁,越穷越坚,饱食终日者不懂什么是饿肚子,被别人背着的人不懂路上的荆棘扎脚,这是人的本性。
    要不,我们放放手,不给钱,给点苦头,让这些花朵们去经历一下狂风暴雨的摧残,这样他们才懂什么叫珍惜!
    展开
  • 同病相怜啊,没结婚前,认为养娃最重要的是钱。结婚生娃后,才发现带娃才是最难的。为何过去养娃没有现在那么幸苦,根源在于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最简单的例子,80年代及以前只有大马路上才能看到汽车,基本都是自行车居多,再看看现在,起步都是三十四码左右的电驴,汽车更是到处都是。我们以前真是散养,我小时候给自行车撞过2次,其中一次略微严重点,跌了个大包。过去人口流动跟现在完全不是级别,过去周边都是熟人,以前我们也喜欢爬房子顶爬树,如果遇到熟人来句,马上回去告诉你妈,赶紧下来。我堂弟3岁的时候自己溜大街上,家里附近没找到,后来给个熟人看到领回来了,当时固话都少,别说手机,连BB机还没流行。其他的不谈,光一个安全问题(除了到水里游泳这个事外),比现在不知道强哪了,现在孩子大人必须跟着,不然哪放心啊,我以前上幼儿园到了大班就是自己回家了,上个世纪之前很多人都是上的国企幼儿园或者村办幼儿园,我在我妈单位幼儿园上的,她上班就把我捎去,小班中班的时候等她下班。现在呢,4点不到放学,我真是不知道该吐槽什么,哪家单位企业是4点就下班的,没老人接的,直接抓瞎。 现在很多政策制定者坐在办公室空想,不从实际出发。要想提高生育率,首先得减轻年轻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有思想精神上的负担。我老婆很想养二胎,但是一个带孩子问题,就不敢想。
  • 软件产品经理 知天命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说,自己都养不活,哪来的钱养活孩子
    这话说说也就得了。想想父母当年是怎么养活自己的。父母当年穷,那可是真穷。尤其是农村的父母,能够彻底吃饱饭,也不过就是最近三十年的事儿,那时候都能养活孩子,现在随便干点啥都比那时候强,反而养不起了?
    说白了,无非就是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还需要人照顾呢,所以抱怨没钱养不起。因为孩子可是超级的吞金怪兽
    但现实就是,哪个父母不是节衣缩食的养育孩子。我见过多少身价千万的人,就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早上通勤时间短一点,放着远郊的别墅不住,一家四口就挤在六十平米的学区房内。父辈就能做到,我们就做不到么?
    人生下来,不是光来享福的,还有很多义务要承担的。老想着今天先爽完再说,那不成了小学课本里的寒号鸟了。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不想着未雨绸缪,总想着先爽够再说,那未来什么结局,还用想么。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转自公众号:陈思录
  • 大猫孟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全部楼层
    魔刀2
    别着急,上幼儿园之前的2年是最辛苦的,后面慢慢就好了。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晚上回家后奶声奶气的喊你爸爸,抱着你亲几口,然后给你唱个儿歌、跳个舞,你就觉得不辛苦,而是很幸福了。
    当然,在大城市养孩子的成本确实高,比小城市更辛苦。光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就够花时间的了。
    还有,我身边的朋友养二胎的还有一种,就是孩子特别省心,没生过什么病,成绩也好,基本不用担心未来上不了大学的问题。家里条件也还行,这样的情况在中小城市养二胎的比较多。
    当然,如果有个老人能在上幼儿园之前帮把手,当然是更好的。
    其实没上幼儿园还好,上了幼儿园更可怕的来了,开始无缘无故的发烧,孩子一病全家接二连三都病了。一场好了,没几天又来一场……我闺女的俩伙伴都肺炎了,现在基本都在家里窝着,老人束手无策,只能一个家长请长假。工作哪有孩子的生命健康重要?之前那孩子高烧惊厥送去急救,她们家长都吓怕了。
    我心再大也轻松不起来,因为昨天我娃也高烧了。
  • 左思竹
    生娃最大的问题不是谁带娃,娃最难带的阶段也不是需要24小时响应的幼崽期。我家娃处于幼崽期时,我全程参与,甚至我夜里起得比我老婆还多,娃断奶时,我老婆和朋友出国玩,白天我上班,我父母帮带,下班后则是我一个人带,最多一晚上起来10次,后面就放弃睡觉了,看着到了天亮再去上班。不过这些和孩子大了后的教育与辅导学习相比,真不算什么,体力上的累,你休息几天能缓过来,但是心理上的累可不是休息几天能解决的。教育与辅导孩子前,常常需要自己动脑子想如何既能让孩子易于理解,又能让他接受你的教导,改正自己的问题,有的时候孩子反复犯错,还不能和他急,你越急,教育的效果就越差。我孩子还没到叛逆期,不知道那时会不会是更难的新挑战。
    教育确实是很累人的。
    不过从我自己和身边的人经验来看,家长更多的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求知欲。至于具体到某一题应该怎么做,尽量不要去教。让他自己想,最多给个提示和引导。
    一般在小学阶段,只要上课的时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的完成作业,再增加一些阅读量,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接受,自己再买点启发思维的趣味数学之类的书让孩子每天做2-3题,就够了。
    现在的孩子其实都非常聪明。很多时候成绩不好都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 这是我曾经的一个跟帖,复发在此,供你参照。
    不要参照西方思路。目前确实是家庭承担了养育子女的全部责任,承担困难影响生育愿望。为什么不针对这个症结提建议?
    物质生产和人类延续的生产同样重要,物质生产有国家和企业给报酬,人口生产呢?现在除了家庭承担外,还有一个就是企业承担,比如孕产期的女工负担是企业承担的,造成企业招工对女性的诸种限制。
    如果承认两类生产同等重要,解决方案呼之欲出。为什么不把生孩子当做一种正常生产行为,而要家庭和企业承担这个压力?
    生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那么国家承担责任,一旦妇女进入孕产期,国家发放“工资”,其实叫孕产资更合适。
    比方孕产期间,以怀孕四个月(也可探讨,比如脑力劳动以8个月)为标准,企业不再承担相应责任,也可以视情况决定不再保留岗位。由于有国家给的比如5000元孕产工资兜底,女性可以休养保胎,生育免费,诞下健康宝宝开始领抚养费,比如一个孩子一个月1000元,要优育者自己承担溢出部分。
    生育后半年或一年减少或不发孕产工资,鼓励再就业。现在企业其实对已育女性没有歧视。第二个孩子国家可以给1500元抚育费,视为鼓励多子,第三个同样1500元,第四个不再给钱,要计划生育。
    这个钱不超过国家财力,长远看减轻财政压力,因为多子部分三十年后就能补上养老资金不足缺口。
    育子也要社会化,多办幼儿园和托儿所,优先招聘已生育妇女。女性重新获得工作,不得冲减育子费,直到18岁。
    由于部分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国家可以相应倒逼企业提高在岗工人工资。只要承认养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益的劳动,也应获得工资,那就都理顺了。国家承认养孩子是社会需要,提供工资,那么家庭压力就小了,企业完全没压力。生育率达到人类正常延续需要,一举多得。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这是什么父母啊!!我们这是两家人抢着带........
    其实我对两边父母非常的理解,也不强求他们一定要带孩子。将心比心好了,父母忙活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把我生下来要带我,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七老八十的父母同时还要操心我的学业。好不容易我上大学以为熬出头了吧?又得操心儿女的工作和婚事,要是儿女感情上经历了些波折父母还得跟着操心。回头又遇到祖辈久卧病榻还得尽孝,等把祖辈送完终后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在我看来他们忙活了大半辈子有充足的理由享受刚退休时美好的时光,作为子女我也真心希望父母能在有精力出去玩的时候玩个痛快玩个够,真要等过几年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后悔没趁着前几年身体好时出去玩那可就追悔莫及了。而且长期出去旅游到处玩心情好身体也自然好,我爹说是六十来岁,那精气神说是五十出头都有人信,我老娘也是,现在整一个就是容光焕发。他们爱出去玩,身心健康,反而给我省了事了。

    而且我认为父母并没有必须要给我带孩子的责任与义务,他们乐意带那最好;他们不乐意带选择掏钱补贴我感谢他们;就算他们既不出力也不出钱,我也会想办法把娃带大,穷有穷的带法嘛!

    所以我和我夫人的态度很明确,长辈乐意带娃那再好不过,如果长辈不乐意带娃那我们自己带就是了,也不勉强长辈。就身边的例子看下来,长辈不乐意或者没能力带而强行让长辈带娃的话,往往就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而且带娃毕竟是个非常磨人的体力活,如果因此弄得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长辈病倒了,那就更麻了,总得陪长辈看病吧?总得照顾生病的长辈吧?娃没怎么带反而搭了个人进去,得不偿失啊!更不用说和长辈在带娃理念上产生矛盾的话,又是鸡飞狗跳。

    因此,我和我夫人对长辈不带娃真没啥意见,尤其他们已经掏钱出来了,既解决了带娃的劳动力问题(花钱请阿姨)也避免了长辈带娃会产生的矛盾(我们说啥阿姨就照做),已经很好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88
最热 最早 最新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一样,我老婆就因此得了腰间椎突出,还有手腕病,简直是不堪回首啊,养孩子就是个前生欠债的。
    哪位在踩人?
  • 全部楼层
    张仲麟 作者
    别说了别说了,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我了……
    您这算好的了,我这边丈母娘要带娃,但怕她累着,我两口子6点下班开始自己带,到第二天早上7,8点。每晚9点一起把孩子洗干净后交给老婆哄觉,我洗了3个人的衣服后开始加班到12点左右休息,到起床前一般要起来3次。
  • 曙光乍现
    这是我曾经的一个跟帖,复发在此,供你参照。
    不要参照西方思路。目前确实是家庭承担了养育子女的全部责任,承担困难影响生育愿望。为什么不针对这个症结提建议?
    物质生产和人类延续的生产同样重要,物质生产有国家和企业给报酬,人口生产呢?现在除了家庭承担外,还有一个就是企业承担,比如孕产期的女工负担是企业承担的,造成企业招工对女性的诸种限制。
    如果承认两类生产同等重要,解决方案呼之欲出。为什么不把生孩子当做一种正常生产行为,而要家庭和企业承担这个压力?
    生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那么国家承担责任,一旦妇女进入孕产期,国家发放“工资”,其实叫孕产资更合适。
    比方孕产期间,以怀孕四个月(也可探讨,比如脑力劳动以8个月)为标准,企业不再承担相应责任,也可以视情况决定不再保留岗位。由于有国家给的比如5000元孕产工资兜底,女性可以休养保胎,生育免费,诞下健康宝宝开始领抚养费,比如一个孩子一个月1000元,要优育者自己承担溢出部分。
    生育后半年或一年减少或不发孕产工资,鼓励再就业。现在企业其实对已育女性没有歧视。第二个孩子国家可以给1500元抚育费,视为鼓励多子,第三个同样1500元,第四个不再给钱,要计划生育。
    这个钱不超过国家财力,长远看减轻财政压力,因为多子部分三十年后就能补上养老资金不足缺口。
    育子也要社会化,多办幼儿园和托儿所,优先招聘已生育妇女。女性重新获得工作,不得冲减育子费,直到18岁。
    由于部分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国家可以相应倒逼企业提高在岗工人工资。只要承认养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益的劳动,也应获得工资,那就都理顺了。国家承认养孩子是社会需要,提供工资,那么家庭压力就小了,企业完全没压力。生育率达到人类正常延续需要,一举多得。
    没啥参考的,你说的这些谁想都想得到,但为什么不做?是没钱吗?现在每年的保就业是国家的政治任务之一,你不会以为保就业很轻松吧?国家层面并不太在意生育率下降,人少了,很多事情反而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不仅要靠人口,还需要科技,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是人口权重过高。
  • 大熊猫 人身攻击自动拉黑
    全部楼层
    文磬
    【几千块钱万把块钱还想骗大家生孩子?】
    看纪录片,可以看到:地球生物中的动物植物为了它们的种群延续所做的种种“努力”,很让人动容。
    地球生物中的动物植物,有很多是将本种群的延续,作为其生存的最高、最后、最有价值的目标、目的的。
    现在地球生物中最高等者——人类在繁育后代上,已经没有“责任”了。并且把国家补贴,看做是“骗大家生孩子”,这……
    怎么会这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值得人们深思。这是“人猿相揖别”的结果吗?
    作为有高度智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人类,比之动植物,其感知能力是无以轮比的。生儿育女如此辛苦,知难而退,就成了“人然”的选择。不能不说,这也“合情合理”。
    现在还留存于世界上的动植物,在种群繁衍延续上非常“努力”,不是因为它们有意识要“努力”,而是“物竞天择”、自然的选汰,使得它们“自然”的基因中,会“下意识”的那样的“努力”。而人类今天的智能,毕竟已经并非一般动植物。
    怎么办?
    人类可能需要、也只能用自己的高智能,创建更好的优越的条件,来解人类在种群延续上的这个难题。
    同时,人们也须认知,现在还留存于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是在种群繁衍延续上非常“努力”的。应该说,若此前有不“努力”的,也已经被“自然”淘汰了。
    人类可以努力机械化。
  • 过去有集体,现在没有了集体。
  •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你真是想太好了吧,我们这的交警连电动车杀手集团都懒得管
    你没问问他们,他们现在管的事,有没有不想管的?

    所以?
  • 六云山人
    想起生一胎時,簡直就是恶梦。我妈给我三天培训就立即上岗。老妈拍屁股走人了,岳母双手一摊说我也不会。然后我给还不足月的女儿洗澡、换尿布、哄睡觉。还要弑鸡煮酒弄月子餐。一天睡不到四个小时,整个人每天都像梦游一样.....
    这个事情国家今年年中的时候就说了,没人带是第一大因素,但是一堆人不信。。
    本来带娃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能丢给哪一方,应该大家都协调出时间来通力协作,共同把孩子带好,比如父母主带,白天上班就老一辈帮带,谁做饭谁带娃都协商好,哪怕请保姆光出钱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人时刻监管。最最重要的是各方都必须尊重其他人的努力付出,不要遇事就急着指责对方,很容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当然模式没有固定,都要协商出一个适合本身家庭情况的方案才行。
  • 文磬 为文如磬的思索者——按人会怎样来创设社会怎办……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想得不错,可惜有没有相关的切实措施出现呢?就那几千块钱万把块钱还想骗大家生孩子?
    【几千块钱万把块钱还想骗大家生孩子?】
    看纪录片,可以看到:地球生物中的动物植物为了它们的种群延续所做的种种“努力”,很让人动容。
    地球生物中的动物植物,有很多是将本种群的延续,作为其生存的最高、最后、最有价值的目标、目的的。
    现在地球生物中最高等者——人类在繁育后代上,已经没有“责任”了。并且把国家补贴,看做是“骗大家生孩子”,这……
    怎么会这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值得人们深思。这是“人猿相揖别”的结果吗?
    作为有高度智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人类,比之动植物,其感知能力是无以轮比的。生儿育女如此辛苦,知难而退,就成了“人然”的选择。不能不说,这也“合情合理”。
    现在还留存于世界上的动植物,在种群繁衍延续上非常“努力”,不是因为它们有意识要“努力”,而是“物竞天择”、自然的选汰,使得它们“自然”的基因中,会“下意识”的那样的“努力”。而人类今天的智能,毕竟已经并非一般动植物。
    怎么办?
    人类可能需要、也只能用自己的高智能,创建更好的优越的条件,来解人类在种群延续上的这个难题。
    同时,人们也须认知,现在还留存于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是在种群繁衍延续上非常“努力”的。应该说,若此前有不“努力”的,也已经被“自然”淘汰了。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长风
    哇哦,这种任务,都等着哪个部门或单位自己站出来主动承担啊?或者说国家层面对哪个部门或者单位授权赋责定职的时候,是不是那被指定单位还有一票否决权啊?

    你认知的那个国家,还是个国家吗?
    你真是想太好了吧,我们这的交警连电动车杀手集团都懒得管
  •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问题是这些成本有哪个部门或者单位肯承担?
    哇哦,这种任务,都等着哪个部门或单位自己站出来主动承担啊?或者说国家层面对哪个部门或者单位授权赋责定职的时候,是不是那被指定单位还有一票否决权啊?

    你认知的那个国家,还是个国家吗?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长风
    所以这事是应该做的、且可行的,现在就需要解决一下钱从哪出的问题,对吧?那就好办了。铁律,谁受益,谁投入。那么,谁受益?父母受益,更好的亲子条件;员工受益,减后顾之忧;家庭受益,减少负担;公司受益,更少后顾之忧的员工;国家社会受益,勿庸赘言。

    你看,方向是不是就有了?
    问题是这些成本有哪个部门或者单位肯承担?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文磬
    人造子宫孕育,AI抚养,将来可能成为一种方式。但代替不了人类亲身养育。
    而且,在相关条件还没有优化到位之前,人口问题还是需要引起国家级的高度重视。
    需要切实调研人口实况、实需,出生率下降的物质和观念原因,并预先、提前采取措施(含养育条件优化改进、物质激励和相关观念的跟进),防范出现人口危机。百年树人,等老龄化更严重、出生率更低,人口危机临头,恐怕就迟了。
    想得不错,可惜有没有相关的切实措施出现呢?就那几千块钱万把块钱还想骗大家生孩子?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嗯,有的人喜欢带孩子那是他的自由,我的自由就是不要带孩子,实在是太痛苦了,你能见过一个人整夜整日不睡觉,就为了让孩子不哭么?甚至这样的时间要持续两个月以上,当你能享受这样的过程,我就佩服你是英雄!
    哪位同志踩我!请发表你的意见,否则我终生鄙视你!
  • 不婚不育的本质,是人类的自我主动劣质淘汰,是人类由有情感、有亲情、有责任感的高级动物,向无情感、无亲情、无责任感的低级动物的退化,是人类自我灭失的先兆。
  • 带娃其实不累,有苦,但更多的是甜。累的是不被理解,觉得带娃的人是不挣钱还让人养的人。地位连佣人都不如,佣人还有工资。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全部楼层
    十月九日
    你太惨了。的确有的孩子好带,有的孩子就是来讨债的。我家小朋友适中,目前觉得还可以。
    唉!反正想起来就难受。
  • 大熊猫 人身攻击自动拉黑
    全部楼层
    软件产品经理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的苦,现在苦吗?就看你想要的多不多,以前苦是没得选,现在的苦是攀比出来的
    说的好,我看你就受不了一年不上网的苦,这对于20年前的人连麻烦都算不上。

    我说对了吧?
  • 全部楼层
    自然而自由

    嗯,有的人喜欢带孩子那是他的自由,我的自由就是不要带孩子,实在是太痛苦了,你能见过一个人整夜整日不睡觉,就为了让孩子不哭么?甚至这样的时间要持续两个月以上,当你能享受这样的过程,我就佩服你是英雄!
    你太惨了。的确有的孩子好带,有的孩子就是来讨债的。我家小朋友适中,目前觉得还可以。
  • 六云山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全部楼层
    Vigor
    其实吧,结婚其实就奔着生孩子过日子去的。如果能有地方免费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还是不错的
    要准父母有这个心态才行。没有的你教他,人家还不爱听。之前我一堂妹,我说孕期别乱吃东西,她说我姐乱吃也没事。结果后来孩子生下来眉上长了个瘤要手术。别的培训更不用说,肯不肯去也是个事情。
  • 六云山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全部楼层
    山不过来
    然后别人会安慰你孩子上幼儿园就轻松了。需不知7岁以后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
    那是,经历过的都懂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