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基层风气监督员坐“冷板凳”

伴随着基层风气建设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单位将基层风气监督员推向台前,使其成为各级会议的“常客”,列席党委会、支委会会议,全程参与敏感事务监督。从评先评优、考核竞赛,到经费开支、请假休假等等,诸多基层事务中都能看到基层风气监督员积极作为的身影。

500

部队基层风气监督员源自一线、来自兵中,对基层风气问题感受最真切、发现最及时,往往能看到被忽视的隐患,常被视为纠治基层风气沉疴顽疾的“哨兵”,其作用不容小觑。然而,在个别基层单位,也不乏基层风气监督员形同虚设的现象。在这些地方,基层风气监督员每天大会小会虽参加不少,但只是列席坐“冷板凳”,到头来监督工作多流于签字留痕,走个过场。履职尽责“热心肠”遇上了偏颇走样的“冷板凳”,这显然与其设立的初衷不符。

分析这种问题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基层单位在风气建设上不愿较真碰硬,对反映强烈的问题能拖则拖,久拖不决,处理敏感事项只愿告知干部骨干等“身边人”“放心人”,致使基层风气监督员职能架空;有的只追求工作实绩硬指标,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战训、搞建设上,却忽视了风气建设的重要性与风气监督的必要性,认为抓基层风气建设是做虚功,导致风气监督员被边缘化;有的对风气监督员只用不带、盲用盲带,对其学习培养并没有明确计划思路,导致其对基本职权与监督机制并不明晰,发现和处置官兵身边不良风气的能力不足……凡此种种,其结果只能是基层风气监督员“徒有虚名”,无法在处理基层事务中真正履行好自身职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直以来是我们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宝贵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将密切联系群众列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并主动邀请当地百姓监督工作。对于基层部队来说,风气好不好,基层官兵最有发言权,正风肃纪向基层延伸,基层风气监督员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履职、勇于作为,切实当好基层风气的“守更人”。

500

风气连着士气,士气连着战斗力。打通依法治军“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坚决破除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建强盘活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基层单位一方面要主动“扶正”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选准人员力量,协助他们树起工作威信,充分尊重和肯定其职能权力,将其作为风气监督机制的重要一环,与纪检监察部门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基层风气监督员能力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以工代训、代教帮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学习,增强基层风气监督员依法履职、纠偏扶正的能力素养。当然,打铁还须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基层风气监督员尤其要做到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真正以自身正、自身硬赢得信任支持。

踏上新征程,军队基层建设的目标愈发清晰、领域愈发广泛、对象愈发多元,广大官兵对于蓝天净土的期盼也更加迫切。用好用活基层监督力量,使官兵力量活跃于基层风气整肃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才能让清风正气充盈座座军营,为强军兴军提供清澈的内动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