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战争电影的一点见解

上世纪50-60年代对战争的表述最客观。50-60年代的电影,贯彻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强调人民战争的原则,很真实的表现出了基础指战员的军事素养及普遍的人民战争的方式方法。由于战争规模都是很小,很局部的,所以电影艺术相对容易表现真实的局面。你说的电影《东进序曲》,根本看不出新四军险恶的处境,只是把人物的刻画放在斗嘴上。这就直接抹杀了指战员的技战术水平,战争的组织动员能力,战场的随机应变能力及党组织领导当地人民群众对战争的后勤保障的效率,而这些恰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要素。可以很不客气的说,《东进序曲》被我们的导演拍的一塌糊涂,脸谱化问题很严重,完全看不出新四军死中求活的超人能力。要是国民党如此不堪一击,还有后来的重庆谈判干啥?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改变了战争电影的拍摄风格,从小规模战争拍到大规模战争,但是除了大决战等少数战争电影,绝大部分电影都不合格。没有拍大规模战争片的能力,就不要硬上。共产党的革命是非常艰难的,若相信了这些电影导演的认知水平,那确实很难理解为何要革命28年,3年岂不就该胜利了?这方面苏联电影的水平都远高于中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