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拍他,怎么可能不被骂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从来没有想过。

一部人物传记片,最大的抵制会来自原型的拥趸,和他身处的国家。

昨天,电影《拿破仑》上映。

这是86岁的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再度执导的古装史诗大片,而且合作的还是“小丑”华金·菲尼克斯,按理说,也许有生之年,也见不到几回了。

但。

就和当年的《天国王朝》一样,院线《拿破仑》也引来了不少质疑。

豆瓣上有条短评说得很有意思:

如果未来会再有一场英法百年战争

那一定是雷德利斯科特与华金菲尼克斯引起的。

500

什么情况?

恶意侮辱他国的民族英雄?

Sir一大早便买了一张“包场”的电影票,经过了157分钟(内地删减1分半)的“洗礼”后,终于明白,居然同一部电影,在不同人的眼里,可以差别如此的大。

以至于有人觉得它严格按照教科书在拍。

有人又觉得,它95%都不是史实。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拿破仑

Napoleon

500

01

历史PPT

即便很多人对《拿破仑》心怀期待,但显然,这部片是注定不会取得高票房的。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不仅是因为R级历史片在当下本就不吃香的缘故。

更是因为,雷老爷子的拍法,会让许多普通观众走出影院后大眼瞪小眼,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电影从法国大革命拍起。

年轻的拿破仑还是名炮兵副指挥,亲眼目睹了玛丽王后被送上断头台。

500

而之后。

两个半小时内节选了拿破仑的许多重要节点,战役、政变、称帝,直至滑铁卢之后,被流放圣赫拿岛,直至去世。

500

没错,对于大部分只是想在电影院看大片的观众来说,它很“宏大”。

非但是在服化道上做到极致,像是在拿破仑的加冕仪式上,就是几乎按照当时的油画,将画面原版复刻在镜头里。

500

500

更重要的是动作场面。

电影中的战争戏不少,几乎融合了拿破仑一生里的几场重要战役,比如,土伦战役(法国大革命),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还有他人生走向下坡的,入侵俄罗斯、滑铁卢之战等等。

足以值回票价。

据说,电影里的战斗场景均为实拍,参与拍摄的演员就有300人、马100匹,还有11台摄像机参与实拍而成。

500

爱看战争片段的朋友,有福了。

这其中,Sir觉得最精彩的还是三皇会战。

俄罗斯和奥地利联手攻击法国军队,敌众我寡,怎么办?

不得不说,这里展现出了拿破仑杰出的军事天才。

先是佯装暴露,诱使俄罗斯军队进入埋伏圈。

后是步兵攻击,打乱敌方阵脚。

最后骑兵大出,只留下一个方向的缺口供其撤退。

然后呢?

没有人想到,他们所撤退的位置,其实是覆盖上积雪的冰面。

于是炮声四起。

一颗颗炮弹不但把冰面击碎,还把冰面上的俄罗斯军队沉入了湖底。

500

可以这么说。

雷老爷子在战役的宏大方面是给得又足又满,可以看到你腻。

但。

问题恰恰也出在这“宏大”上。

为什么?

因为对于历史没那么好的人来说,他这2个小时,也就相当于只是给你看了一本传记书的目录,或是给你看了一份《拿破仑生平》PPT,还顺便把维基百科打印下来,塞在了你的手里。

贪多嚼不烂。

举例来说。

拿破仑一生的重要节点,加冕。

这场戏的前因后果被一笔带过,只提了一嘴英国人看不起他的出身,于是就决定舍弃“第一执政官”的身份,而决定登基为王。

形同儿戏。

而这样的“一笔带过”比比皆是,比如雾月政变,比如几次反法同盟的形成,甚至有些历史,就像《拿破仑法典》提都没提,这使得普通观众会看得一头雾水,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到底是我的历史知识浅薄了。

以至于你看了,但感觉又没看。

深的没敢聊,复杂的也没聊透,最后,又落在了一个深情男人与妻子之间的恋爱故事里。

也难怪。

很多人看完电影,也觉得聊无可聊,只是感受到一种暮气沉沉的无聊。

02

帝国版“肯与芭比”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这样一部“历史PPT”,还会引发喜欢拿破仑的人、熟悉历史军事的人,和法国人全方位的愤怒?

首先当然是影片有不少史实问题。

像是拿破仑炮轰金字塔。

500

这一情节极具争议,不少人认为,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此事,这不过是民间故事而已。

但如果是史实出入,其实还构不成人们愤怒的原因。

最主要的。

其实还是在对拿破仑的角色塑造上。

拿破仑是什么样的人?

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一生打过60多场战役,只输了那么一次,就像1927年的那版《拿破仑》里,是坚毅、聪慧、力量的象征。

500

但在雷老爷子的眼里,拿破仑却是一个会紧张会害怕会手足无措的普通人。

一个对权力极其渴望的人。

举例来说,雾月政变。

这场戏很容易引起拿破仑拥趸的不适。

剧情里,拿破仑等人靠武装夺权,废除掉之前的五位执政官,改为自己在内的三人担当,于是人们不服。

一开始,拿破仑还高傲地对众人说:

“你们这是违反了宪法。”

可随即,愤怒的人们便群起而殴之,拿破仑被人打得连滚带爬。

极其慌张。

甚至于逃了出来之后还惊魂未定,最后还是靠其弟煽动了士兵,才掌控住了局面。

虽然赢了,但并不光彩。

这样的场面在《拿破仑》里比比皆是,比如土伦围城战中雷老爷子突出的就是拿破仑紧张的喘息声,比如滑铁卢之战眼看打不过立刻想到要逃,再加上影片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描述拿破仑与妻子约瑟芬之间的感情,于是有人吐槽:

这就是帝国版的“芭比与肯”。

是吗?

或许,有那么一点道理。

比如其中的一个情节。

拿破仑知道妻子约瑟芬出轨后,从埃及前线,马不停蹄地赶回妻子身边,对着妻子大喊,想要从她嘴里说出“你是我人生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这句话。

而镜头一转。

妻子与丈夫坐在壁炉边的沙发上,脸上挂着泪痕的约瑟芬扭头对丈夫说——

没有我,你一文不值

没有你的妈妈,你一文不值

说出来

500

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Sir才知道,在之前的一段情节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片段被删减了。那就是拿破仑与妻子房事,但,他很快就不行了。

两人的肉体关系中。

很容易看出到底谁是强者,谁是弱者。

甚至电影里,还有这样一个情景。

约瑟芬在梳洗更衣时,拿破仑进入闺房,以一种急不可耐的姿态,想与妻子温存,也正是这一段,让许多人对这样的拿破仑实在觉得“油腻”。

而约瑟芬则像是一个为“有求必应”的母亲,接纳了孩子的渴望。

500

这并非在贬低约瑟芬。

而是她以一种怜悯的姿态,应对着丈夫的渴求,她要的,是哄好这头猛兽,才能让自己也回到曾经“贵族”的生活之中。

这并不是一种被支配或是被压迫。

反而,这更像是她对拿破仑的支配。

而这。

恐怕也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个“芭比与肯”的故事的原因。

所以就像很多人说的,这真的是雷老爷子对拿破仑的“开黑”吗?

Sir倒是觉得未必。

与其说,雷老爷子试图通过一部电影抹黑一个历史上的伟人,不如说,他其实只是想讲述他心目中的那个拿破仑。

这其中究竟真实与否,与他无关。

这是他的任性。

就如片尾字幕,他会极其任性地写上了一句:“谨以此片献给露露”。

露露是谁?

那是雷老爷子的一只狗,去年圣诞,不小心走失了。

一个严肃的,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最后却说献给自己的宠物,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但与此同时,这也的确表明了老爷子的态度:这部影片不是为某人树碑立传,也不是歌颂某段光辉的历史,而只是用一种很私人很主观的视角来讲故事。

唱赞歌太无聊啦。

宁可犯错,不要boring。

而这些,恰恰是事事都需遵循主流价值观的当下所不容的。

03

雄性气质的阉割

老实说,虽然尊重雷老爷子的创作理念,但Sir对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还是持保留意见的。

没错,如今削弱男性特质的角色设定,的确成了一个趋势。

这不但出现在女性题材的电影里。

比如,今年7月份的《芭比》,直接就设定出了一个没有生殖器的肯。

并且在电影最后,肯也是一个弱者的形象,继续依附于芭比们,才得以在乐园中生活。

500

还出现在各种类型片里。

比如,今年A24出品的恐怖片《博很恐惧》(也依旧是华金·菲尼克斯主演),将角色设定为一个懦弱男人,无法逃离强烈控制欲母亲的一生。

故事里,博虽然很想回到老家,参加自己母亲葬礼,却被迫在各种奇异空间里穿梭。

而这些时空也在隐喻博在母亲的掌控下,一生都感到极度的恐惧与让人窒息的绝望。

500

甚至如今许多男性人物的传记片里,由于女性分量的加重,雄性气质在逐渐被削弱。

曾经的硬汉电影、英雄式男性形象已经不再受到如今观众与主流舆论的青睐,而女性力量的崛起,才更符合大众审美与政治正确。

这的确是一种进步。

但。

问题在于,在《拿破仑》中也如此,真的合适吗?

当然,Sir不是说题材问题。

更不是说雷老爷子也是“政治正确”,毕竟早在许多年前,他就拍出了《末路狂花》那样的电影,并在《异形》中,让西格妮·韦弗一举成名。

只是有时候。

当剧本的呈现与表达出现偏差时,我们不免会产生困惑:

有必要吗?

比如《奥本海默》里,其实也有类似情节。

但诺兰在其中加入了几段很重要的床戏,不单单是想让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有了“人性弱点”,也是想让他褪去“神性”的外套,也是想以让人觉得受辱的方式去展现他的“人性”。

还有一个细节。

在奥本海默与情人的几次激情戏中,情人琼都是以一种掌握主动权的姿势“扑倒”奥本海默。

500

这也是削弱男性主导权的设定,琼,在电影里,屡次丢掉奥本海默送的花,并在前期的感情中占据主动地位。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奥本海默》就不是直男大片了。

而是在说,以加强女性力量的方式去塑造男性角色,会让其本体的雄性气质、英雄光环“祛魅”,从而以更平行、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历史人物。

那么《拿破仑》呢?

在这部电影之前,所塑造的拿破仑,比如1927年的《拿破仑》,或者2002年的剧集《拿破仑战争》,一直是以一种英雄视角出现的。

但在雷老爷子的电影里。

当他反反复复地表现拿破仑的猜忌、无能、占有欲,当他一次次地展示拿破仑急不可耐的性需求,甚至某种性倾向时。

他并不像是我们之前看到的那种英雄拿破仑了。

没有了男性气概后,便变成了一种“小丑”的姿态存在。

所以这样的处理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可以征服天下的男人却最终征服不了心爱的女人?

Sir不相信会如此肤浅。

只能说,也许在最终的导演剪辑版里可以找到确切答案(那里面有着更多的夫妻二人的戏份)。

但至少目前的院线版。

因为剧本没有将其情节巧妙、精细化处理,着实会有点水土不服,让人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可能也是因此。

许多人会觉得,这是一部特别搞笑的“喜剧讽刺片”吧。

500

毕竟。

当错位发生,你又找不到准确的解释时,除了“讽刺”,也找不到其他答案。

但即便如此,Sir依然愿意推荐这部片。

不仅是因为雷老爷子已经86岁了,这个曾经带给我们《异形》的震撼、《银翼杀手》的思考、《角斗士》的激动的导演,已经看一部少一部了。

即便只看战争场面,也值得我们走进影院。

更是因为。

在当下舆论与站队决定一切的大潮流下,你很难再看到一位导演,会如此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这样一部大制作影片了。

有时候。

一类电影的消失,往往不是不再有人想拍了。

而是,我们不敢了。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