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卖“果子”还是卖“模式”?

500

随着上市后相关财务数据的披露,卖水果到底能不能赚钱这个问题,百果园的财报已经给出了答案。

3.98%,这是百果园上市后第一个半年报,给出的真实销售净利率水平。今年上半年,百果园实现营收62.94亿元,同比上涨6.4%,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上涨34.1%,虽然取得营利双增的好成绩,但是百果园依然苦于“不赚钱”。

01

年营收超百亿净利率却不到4%

价格贵,是消费者走入百果园后的普遍感受,A级阳光玫瑰青提普通水果店买12.9元/500g,百果园卖会员价26.5元/500g;A级冬枣普通水果店卖19.8元/500g,百果园售13.25元/250g的A级冬枣(中),折算26.5元/500g。

凡此种种价差在百果园十分普遍,所以百果园给人留下了暴利的印象。但实际上情况是,作为“国内第一大水果零售商”,百果园只赚到了极其微薄的利润。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百果园的营业收入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59.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0.46亿元、2.26元、1.9亿元;同期净利率分别为0.52%、2.19%、2.71%,多年来这一数据都在3%以下徘徊。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卖水果这门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即便是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百果园也干的同样是“弯腰捡钢镚”的生意。

百果园起初是靠着进口水果和优质的国产水果打响知名度,以此与菜市场、水果摊形成差异化竞争。比如在百果园APP搜索苹果,仅有“乐淇苹果”、“进口青苹果”、“进口加力果”等高端水果,而本土知名品牌洛川富士、烟台富士等连货架都上不了。其中,5个乐淇苹果售价58.9元,平均一个接近12元,而洛川富士在每日优鲜两个才9.9元。

但鲜果本身作为高损耗的行业,从采购、加工、包装、仓储到运输销售,中间涉及链条广泛,各个环节都会形成损耗并花费大量成本,这造成了鲜果链条长、成本高、利润低的特征。而百果园定位于高端市场,其销售链路更长,也承受着更高的成本压力。

今年上半年,百果园的销售成本上涨了6.6%,为55.82亿元,占营收的近九成。而销售成本中又以已出售存货成本为主,期内该指标为53.21亿元,同比上涨6.54%,占销售成本的95.3%,已出售存货成本指的是公司所售产品的采购成本。

02

比“不赚钱”更大的风险是加盟模式

价格贵之外,百果园还屡因卖烂水果而上热搜。在IPO前夕,百果园就被曝出用变质水果做果切、售卖发霉水果等行径,迫使百果园不得不深夜发布致歉声明。

在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上亦有不少消费者投诉,截至目前黑猫投诉上收录了1911条投诉,内容涉及水果变质、特色服务“三无退货”等问题。

果品质量屡陷争议背后,百果园的加盟模式浮出水面。如今的百果园已经不是一家单纯“卖水果”的企业,而是“卖模式”。在初期靠着进口水果和优质的国产水果打响知名度后,百果园也开启了品牌加盟。

截至6月末,百果园共有5958家线下零售门店,较去年同期净增加507家,分布在中国超22个省及直辖市的150多座城市。其中5945家为加盟门店,自营门店仅13家。

凭借上千家加盟店,百果园撑起了百亿营收。然而对加盟商的软约束力也为品控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据悉,百果园加盟模式并不需要总部出钱,而是由百果园加盟店的店长、片区经理与大区经理出资比例分别为80%、17%与3%。

百果园总部本身不出资、不占股,但收取门店利润的30%作为收益,门店利润的70%按照相应的股权比例分配给店长、片区管理者和大区加盟商。

加盟商除了向公司支付采购货款外,还需就各个加盟店支付一次性的加盟费和按月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但加盟商在进货时并无自主权,而是需要按照区域经理的计划进货,卖不完的货就要自己承担损失。

所以在向加盟商疯狂压货后,百果园将损耗风险转嫁给了加盟商。此外,百果园还采取“日清”模式,该模式下加盟店卖不完的水果将面临损失。在巨大压力下,所以出现了一些门店动把烂果、过期水果切了再卖的情况。而屡屡出现的“烂水果”无疑会对品牌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并且最终可能反噬以品牌立足的加盟模式。(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