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暴涨94%,逆流而上的拼多多大盘靠海外版拉动?|拼多多财报解读
作者| 把青
编辑| 赤木瓶子
许久没有消息的马云今天在阿里内网罕见发声,原因是拼多多财报在28日发布后,市值暴涨到1855亿美金,直逼阿里1943亿美金的市值。
被震惊到的阿里员工在内网发帖称,“着实吓一跳,那个看似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另一员工在该帖子下留言,“简单买、简单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实惠,从未感觉用天猫、京东比用拼多多就显得高端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衷,本就应该是服务和成就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么。”

随后马云回复,“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
的确,在互联网行业下行的当下,拼多多今年Q3的财报几乎是逆流而上。
拼多多发布的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688.404亿元,同比增长94%;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55.371亿元,同比增长4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70.271亿元,同比增长37%。
拼多多在Q3营收几乎翻倍,利润增长近五成,这在当下的电商行业是非常罕见的,毕竟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都没发布GMV战报,可见电商行业的困局。
而拼多多一以贯之的低价从最开始被群嘲,到如今成为被效仿的对象。今年以来,各大平台纷纷开始抢走低价模式,抢占下沉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沉市场还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未被开发。
海外版拼多多拉动营收大盘,上线半年单日GMV超过SHEIN
11月28日,拼多多财报发布后,股价就一路走高,截至11月28日收盘,拼多多报收139美元,涨18.08%。Wind数据显示,拼多多年内股价涨幅超70%,市值1847亿美元。

对于营收暴增的原因,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这与上一季度并无二致,无非是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叠加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执行的共同结果,只不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回报比我们预想的要来得更快”。
不过从具体业务来看,海外业务无疑是营收最大的拉动者。财报显示,拼多多在第三季度的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为396.9亿元,同比增长39%。而交易服务收入(主要为佣金收入)为291.5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15%,如此增速在当下互联网行业实属罕见。
所谓的“交易服务”,主要包括多多买菜佣金收入、Temu收入以及部分百亿补贴的佣金,而市场普遍认为,Q3财报突飞猛进的增长就是靠Temu带起来的。
Temu是拼多多在2022年9月上线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就是海外版拼多多。尽管上线刚满一年,但Temu增速堪称恐怖的程度。
在去年上线之初,Temu的目标是一年内至少一天的GMV超越跨境电商巨头、彼时估值接近1000亿美元的SHEIN。这一目标刚过半年就已经达成,据外媒报道,今年5月,美国消费者在Temu上的支出比SHEIN高出20%。
其实从Temu上线后,拼多多股价就已经开始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从年初至今涨幅已达45.55%。
如今Temu已经先后进入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28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透过我们Temu平台,多多跨境服务目前已帮助制造企业直接触达4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
根据AppMagic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Temu成为全球下载量第六的APP。移动洞察咨询公司GWS数据显示,自1月份以来,Temu每天新增用户都在近1000万,这种增速还没有放缓的迹象。到了今年10月,市场分析机构Mediapanel的数据显示,Temu平台的访问量超过1080万,排名第二。
分析师方面预计,今年来自Temu 的收入已经超过 160 亿美元。
出海,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主题,相较于在国内市场卷生卷死,海外市场仍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拼多多此次出海,无疑打开了其第二增长曲线。
提振消费成电商主旋律,国货节、读书月助力增长
娱乐独角兽注意到,在营收攀升的同时,拼多多在Q3成本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财报显示,三季度公司总营收成本为268.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2%。对此,拼多多在财报中解释称,增长主要来自履行费、支付处理费、维护成本和呼叫中心费用的增加。
此外,营销费用的增长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拼多多Q3的营销费用达到217.5亿元,同比增长55%。财报解释,该部分费用的增长主要是因推广和广告活动开支增加。据了解,三季度,拼多多通过“夏季狂欢节”“多多丰收馆”“国货节”“多多读书月”等系列促销活动与服务。
今年电商行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因为疫情沉寂三年后,提振消费是今年的主旋律,随着各种促进消费的政策先后落地,各个电商平台都在加大投入力度。拼多多高管对于这种情况,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对于行业竞争对手的举措,其实我们并不感觉到意外,不要看竞争者在做什么,而要看消费者需要什么。”
“我们认为,好的用户心智是拼多多最宝贵的资产。这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也需要通过一笔笔的订单让用户满意,但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毁于一旦。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不会松懈。”拼多多的高管说。
从拼多多的态度中不难得知,在重要级的先后顺位上,消费者是拼多多第一考虑的要素。而娱乐独角兽注意到,这样的态度也招致了不少商家的不满。
“拼多多这个机制在整个网购界都是相当炸裂的”,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购物经历,因在拼多多购买的商品是坏的,就拍照反馈给了商家客服,刚发完消息,客服还未来得及回复,就弹出拼多多官方消息,称“为保障您的权益,拼多多可以为您申请全额退款,同时商品可自行处理。”

消费者在点击同意后,几分钟内就收到了退款,而这个过程中,商家全程未能参与。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消费者表示,只要自己找客服反馈商品的质量问题,拼多多就会弹出可以全额退款的选项,而商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参与权。而不少商家也在评论中表示,自己有过多次被“白嫖”的经历,最后受不了退出关店平台。
在用户增长见顶的大环境下,将消费者放在第一顺位并未不妥,不过值得思考的是,一味地纵容消费者,会加剧商家的生存困境,不利于构建良性的电商环境。
拼多多下沉策略被市场印证,海外版能否走拼多多老路?
今年9月,美国做空机构灰熊曾发布了一份对拼多多的做空报告,灰熊认为认为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是恶意软件;拼多多的财务状况不值得信赖,其运营只是为了内部人士的利益。
拼多多高管也回应称,“调查时我们还发现了背后的推手其实有更多过分的行为,他们的动机和异常过度的行为还是十分的明显的。所以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大多数的投资者去理解数控报告背后的动机,并且也看穿了毫无根据的指控。”
的确,在市场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拼多多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可见拼多多的低价策略跟当下市场情况的适配性。

从今年各个平台都在推行的低价策略也不难看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从线上消费来看,下沉市场的消费比一线城市更加活跃。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也曾表示,下沉市场消费活跃,更新周期与升级需求明显,呈现出庞大的市场规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分层趋势。
而下沉市场的前景并非只有国内,Temu爆发式的增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下沉市场的都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尽管Temu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但从拼多多高管的发言中,不难窥见其未来的布局。拼多多CEO陈磊在电话会议中透露,“我们希望利用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的基础,为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直接从工厂购买的渠道,提供更加柔性化、个性化的供应链以及更具性价比的综合购物体验。”
而近几年来拼多多布局的产业带,就是其供应链的基础。娱乐独角兽注意到,作为最早涉足农产品的平台,拼多多早在2019年开始,就尝试了产地运营模式,从2022年开始,拼多多连续推出寻鲜中国等多个产业带爆品挖掘项目,将农产品作为重点发力方向。
也就是说,拼多多此前积累的产业带资源,除了供给国内市场外,也正在向海外市场溢出。而拼多多的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猜想。财报显示,三季度,拼多多还加快完善多多跨境这一模式创新,提前布局万圣节、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海外消费节点,助力广东、浙江等地的百余个产业带的万余家工厂加速出海。
不过这也意味着,Temu的成本投入在未来会继续大幅度增加,物流、营销费用都是不小的支出。之所以扩张如此迅速,拼多多或许也是想效仿国内的发展路径,以规模效应抵抗补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