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的路行不通了

一些人在网上炒作在美国打工活少钱多、年入百万,你看看芙蓉姐姐与凤姐如今的境遇就知道了。两人都是当年以博出位的网红,但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境遇,芙蓉姐姐选择留在中国,而凤姐则选择去美国,最终大家通过网络上零星流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谁才是人生赢家。

其实,在中国呆久了去国外走走、看看,甚至觉得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到国外去换换环境,都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走之前最好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芙蓉姐姐是很有才的,看电视采访她说话慢条斯理,特别温柔。 

以凤姐当年的流量留在中国的话,随便搞个直播带货,一天赚的怕是比她在美国修一万只脚都多。

凤姐的前辈上海大爷刘玉生就是榜样,1990年。当时刘玉生坚信到了美国就能轻松发财,于是抛下了小自己10岁的妻子和当时年仅8岁的女儿,头也不回地走了,和哥哥一起偷渡去了美国。兄弟俩很快发现,没有合法身份很难找到工作,甚至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哥哥很快回国了,但刘玉生选择了“黑”在那边,他幻想着等到美国政府“大赦”,就能获得美国国籍,然而这一等就是32年。

没有经济来源的他,成了睡大街、睡公园的流浪汉。2022年初,美国上海同乡会帮刘玉生筹集到了1.5万美元善款回中国。

在美国就是合法公民现在买房也困难,假如房贷利率高达8%,你还会买房么?搁现在的中国,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不会”。可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今天的美国,即使房贷利率已经高达8%,美国人却依然在疯狂涌入楼市。根据美国房贷数据中心显示,10月份美国30年房贷利率已经达到7.8%,创下了23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美国人对于买房这件事的看法彻底改变了,“房价永远涨”的观念开始占据美国人的心头。

疫情之后美联储大放水,20年至21年2年内,美国房价上涨40%,上涨速度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快纪录。

房价这么个涨法,直接给了准备买房的美国年轻人一个“资本主义震撼”。

十几年前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一批人还是学生,对于房价没概念。可是等到他们成家立业要买房时,看到的就是一个热得发烫的房地产市场。

于是在这一群人眼里,房地产就不再是一个“有风险的投资”,而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就像10年前中国人认为的那样。

当然啦,美国不像咱们中国,房子还有婚姻、教育等附加属性。

可是你说美国年轻人有个性,不买房、租房行不行?

不好意思,也不行,因为房租也涨的太快了。

根据美国房屋中介Zillow的统计,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国平均房租顶着高利率逆势上涨9.0%,大城市的涨幅更是普遍超过10%。

房租涨的比工资还快,让美国年轻人有一种“被房东收割”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租房还不如自己努努力“上车买房”。

于是,美国人买房的热情,在今年又被重新点燃。

但是想要买房,有一个客观的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房贷利率实在是太高了,美国人也负担不起,怎么办?

没关系,他们也有“6个钱包”。

今年4月,美国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研究发现,今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有三分之一的购房者选择现金支付,也就是全款买房,这一比例达到了近10年以来最高。

都说美国人不爱存钱,那“全款购房”的钱从哪里来的?

其实和中国人一样——找爸妈借,也就是动用所谓“6个钱包”。

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购买首套房的美国年轻人里,就有超过一半人是在家人或朋友帮助下才支付了首付。

诶,过去媒体们不是宣传说美国父母比较独立,不会帮助子女们买房么?

其实,全天下父母都是一般心。

几十年前美国父母们不会帮助子女买房,是因为他们子女多,想帮也帮不过来。

可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中产家庭生育意愿下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之后。

美国父母们也开始资助子女,就像“独生子女”时代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帮衬一样。

再加上,当前的美国“爷爷奶奶”辈们,多出生于战后“婴儿潮”一代。他们在年轻工作时,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繁荣,小有积蓄、有退休金。

所以美国的年轻夫妇们,拿着爸妈的退休金涌入楼市。

中国的去美润人没合法身份,可以说一无所有,拿什么买房?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