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轉運了

作者:盧永雄,政治、財經深度研究者。前星島集團CEO、星島報社總編、現巴士的報總編CEO。

500

掐指一算,香港现在占据“一命二运三风水”的先天之利,全体港人“四努力”吧,风生水起之势。

500

023年不是容易過的一年,疫情過後恢復通關,但遇上美國連續暴力加息,累計加息超過5厘,利息暴增,環球投資及消費意欲大降。

在香港銀行定期存款新資金有4厘多的日子,投資者忙於將資金在不同銀行間轉來轉去,以賺取高息,沒有興趣在房產、股票、甚至實業上投資,所以大家都在捱。

有人問起我對未來十年怎樣看?我仍然信心十足。

過去十年,環球局勢劇變,在這個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未來十年,香港追隨國家,自然可以找到新定位。

500

最能夠解釋變局原理的是中國哲學經典《易經》。

生生之謂易,萬事萬物,生生不息,變動不居。如果要看國運興衰,中國曆法所謂三元九運,可資借鑑。

一運20年,三運成一元60年,上中下三元成一個180年大循環。每180年,九大行星就會走到太陽的同一邊,形成九星連珠的格局。

我們身處的180年三元九運,由1864年開始,那些年中國清朝走向衰落,剛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敗。

戰勝國英國如日方中,無敵艦隊雄霸全球。美國就如剛成長的青壯少年,正在南北戰爭後期,國家思想逐步統一,走入蓬勃發展階段。

如今百多年過後,正由八運轉到九運,九運由2024年開始,有幾點值得一書。

一,轉運前易衰

不知何故,每次轉入下一運之前,香港環境都比較衰。

1983年轉七運的前一年,正值中英香港談判進入低潮,港元暴跌,巿民恐慌到超巿搶購廁紙,最後1美元兌7.8港元的聯繫匯率,就是那一年定出來的。

到2003年轉入八運前的一年,香港亦十分動盪,暴發沙士疫情。

今年是轉九運前的一年,雖然經濟有點呆滯,但已較以往轉運前好一點了。

二,百年國運興

回顧過去160年八運的發展歷程,英國由盛轉衰,在1914年其GDP總量被美國超越,美國如「飛龍在天」,由盛而衰的敗象已呈,主要是好逸惡勞,不斷揮霍,一年萬多兩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累積33萬億美元的國債,即使有金山銀山,也會敗光。

西方媒體總是唱衰中國將會崩潰,但中國就在崩潰聲中崛興,西方又指中國開始人口老化,經濟轉弱,國家已到高峰。其實新中國建國只有74年,是一個相當年青的國家,美國建國後用了138年,經濟總量超越英國,中國將用更短時間達到這目標。

500

中國如「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在大人引領下,完成這個中美國運互易的大轉勢。

三,食正國家水

很多人為香港前景擔憂。

若香港人人躺平,坐食山崩,的確值得擔憂。但在國家崛興之際,香港轉變之時,本港坐擁地利,又食正國家水,發展空間可期。

單講人民幣和創新產業,就有廣濶出路。愈來愈多國家與中國進行本幣交易,對中國有貿易盈餘的國家會累積大量人民幣,例如俄羅斯去年對中國就有380億美元的貿易盈餘,今年9月,俄羅斯已有95%的貿易與中國以本幣結算。

換言之俄羅斯一年會拿著300多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要麼兌換成其他貨幣,要麼就保留人民幣去投資,未來有越來越多國家出現這狀況,例如巴西和沙特,香港單是做人民幣的生意,都可以做到手軟。

四,不要等運到

講到三元九運,說到運情,很多人都覺得有迷信意味。

的而且確,無論國家和個人都不能「等運到」,當運勢差的時候,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逆天改運; 在運勢好的時候,仍要繼續努力,才可以登上高峰。

500

美國運滯,但只要她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克林頓政府那樣平衡預算,國運還可以繼續昌隆。但若如「被鬼迷」那樣繼續揮霍,國運就不會可以好到那裡。

國家和香港亦是一樣,面對艱難的國際環境,舊生意要盡量保住,新生意要加快發掘,才能再闖出新路。

我相信香港未來不會衰,過去二、三十年,睇衰香港的人,最後都是跌眼鏡收場。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