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电缆:核心竞争力不足,采购和销售端存在依赖
作者/时风
据深交所网站消息,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11月24日召开2023年第8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以下简称“新亚电缆”)的首发事项。
招股书显示,新亚电缆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架空导线等。本此IPO拟拟募集资金4.39亿元,分别用于电线电缆智能制造项目、研发试验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4个项目。
核心竞争力未显现
据招股书,2020-2023年1-6月,新亚电缆营业收入分别为23.25亿元、28.93亿元、27.63亿元和14.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0.96亿元、1.12亿元和0.84亿元。业绩波动,其中2021年呈现增收不增利情形。与此同时,新亚电缆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53%、9.28%、9.88%和12.29%, 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均远低于同行。换言之,新亚电缆持续盈利能力并不突出。
除此之外,上述期间,新亚电缆研发费用分别为410.28万元、503.31万元、779.97万元及439.95万元,占比各期营收0.18%、0.17%、0.28%及0.31%,连1%都未达到,相当于同行均值1/10。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在不到800万元的研发费用中,新亚电缆还存在部分的委外研发支出。可以说,新亚电缆自身研发能力或不足以支撑公司研发相关需求。
新亚电缆表示,“公司研发费用与金龙羽较接近,主要系公司实施研发的模式是以客户需求导向为主,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在保障研发效率,严格把控物料使用及费用支出的基础上,实现相关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确,金龙羽研发费用率也不足1%,但2022年至2023年1-6月,金龙羽的研发费用已达到新亚电缆的两倍左右了。
且不说研发费用比较,作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制造企业,截至2023年6月末,新亚电缆研发人员仅18人,而同行业可比公司汉缆股份的研发人员数量为332人;杭电股份研发人员数量为232人;金龙羽研发人员数量为41人;中辰股份研发人员数量为124人;久盛电气研发人员数量为71人;亘古电缆研发人员数量为53人,均远远高于新亚电缆。
此外,根据《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榜单,新亚电缆在全国线缆百强企业排名位于50名左右,且2021年和2022年,新亚电缆的市场占有率仅为0.22%和0.26%。那么,综合上述毛利率和研发费用齐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情况下,新亚电缆在行业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这或许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应收款项规模大,现金流承压
据招股书,2020-2023年1-6月,新亚电缆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分别为8.16亿元、9.87亿元、7.64亿元和9.08亿元,占各期营收35.10%、34.12%、27.66%和63.23%,整体占比高企。
新亚电缆称,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且受到客户结算周期、资金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应收款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新亚电缆对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分别计提了4422.32万元、4897.68万元、4730.20万元和5497.85万元的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几乎为净利润的1/2,严重侵蚀公司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期间,新亚电缆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后回款金额分别为70,492.53万元、77,395.44万元、57,472.43万元和48,056.11万元,占比各期余额的比例分别为97.95%、93.81%、79.53%和54.65%,逐年下滑。也就是说,新亚电缆高额的应收款项下,回款风险进一步增大。
在大规模应收规模下,新亚电缆的现金流也不断被承压。2020-2023年1-6月,新亚电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34亿元、-3.11亿元、1.99亿元和-3.77亿元。除2022年之外,其余各期均为负数。然而在现金流吃紧情况下,新亚电缆却仍然向股东大额派发股利。
据招股书,陈氏家族陈家锦、陈志辉、陈强和陈伟杰分别直接持有公司的46.86%、23.43%、11.71%、11.71%股份,并且通过鸿兴咨询间接持有公司2.43%股份,合计持股比例为96.14%,作为公司一致行动人。2020年7月,新亚电缆表示为了积极回报股东,公司董事会、股东会于先后决议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1亿元,相当于当年归母净利润90%。按照股权分配,其中9成以上的分红进入陈氏家族口袋。此外,更不解的是,2020年年初,新亚电缆就已经分别向陈文桂、陈恩、黄春桃进行了大额借款共计2.22亿元,按照5%的利率支付利息。那么在现金流屡为负、存在大额借款情况下,新亚电缆执意分红的理由是什么,这一举措是否利于企业现阶段发展。
客户、供应商集中度高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新亚电缆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2.08亿元、15.77亿元、14.32亿元和8.59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2.08%、54.67%、51.97%和59.93%。其中第一大客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制的各级下属公司的占比就分别高达42.30%、43.09%、40.10%和46.04%,接近整体销售的一半。
除客户集中度较高外,新亚电缆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也颇为高企。
上述期间,新亚电缆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分别为16.44亿元、21.69亿元、20.58亿元和10.42亿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高达88.28%、85.63%、86.48%和85.20%,其中,新亚电缆对第一大供应商江西铜业下属公司的各期采购比列就达到61.97%、49.10%、55.28%和56.15%。
根据公开信息,除可比公司金龙羽向江西铜业采购比列超50%外,其余可比公司均在30%左右。
然而,在对江西铜业高比例采购下,新亚电缆却表示“除江西铜业外,发行人向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北方联合铝业(深圳)有限公司、广西双利铝业有限公司等采购铜杆、铝杆、铝锭等材料,进一步提升了原材料采购的稳定性,不存在对江西铜业产生重大依赖的情况”。即使新亚电缆向其他供应商采购,但总体采购比列最多占到30%,远不及江西铜业,这与企业说法或不符。
综上所述,新亚电缆毛利率、研发费用率垫底同行,应收款项规模大、现金流吃紧等情况下,若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或将阻碍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