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此事,中国网友丧事喜办即可

阿根廷的这把梭哈,我对其的一个判词是:右翼借势跟太君走个资罢了

500

选票政治,主打的就是一个赚吆喝。右翼玩点民粹的东西,起来把国内的官僚利益集团给端了,然后请绿币太君出面收拾残局,政客顺便从中分到点好处。

当然,除非米莱真是个有情怀的,人家心里还想着秋后抄太君的家,那么也许后来可以看到阿根廷版的“大帝再临”的剧情。

500

此事的性质说完,谈谈其缘起,它缘起于阿根廷国内高度单一的经济结构,一方面是其资源出口占绝对比重的经济结构,另一方是其缺乏有限的行政体系去抵抗国际粮价的波动。

在这个基础上,由于经济结构单一且官僚垄断资本,自然就会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米莱突然激进地消灭国企,搞类似休克疗法的操作,有其社会背景,但归根结底也是西方选票政治逻辑下的畸形产物。结合其放弃本币全面拥抱美元,开放外资但又跟中国划清界线的行为来看,其背后多半有犹太资本的支持,目的就是如同当年收割苏联那样趁机收割阿根廷一波。

这件事情倒是让我想到了网上关于民企和国企的辩经。

说实在的,很多人只是在最肤浅的表层去谈两者的固有特性,试图做出价值判断。很少有人触及在现代主权国家的基础框架里,二者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就是什么样的环境会催生出“国企”和“民企”

我认为其核心在于“经济结构的复杂与开放程度”

1)复杂性

经济结构越复杂,管理的标准化就越难做到,主权政府对其的管理难度就越高,就需要社会分工来解决其管理问题。

比如,一个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它不可能通过官办的供销社来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求,也不可能通过标准化的大商超来替代所有菜市场以及小商小贩。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多元化的生存方式,管理此种系统,不在于说要执念于标准化,而在于针对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管理。

经济系统也有着类似的逻辑,当经济系统过于复杂,那么国有的、民营的、上市的、不上市、大的、小的经济体都会出现,这是环境派生的结果,而不是某种高瞻远瞩设计的结果。

我们的行政管理很大程度是是因为官僚体系的问责升迁等要素,迫使其无法相对合理地回归此种底层逻辑,再加上盲目西化所带来的对于标准化,对于追求西式片面“普世价值”的魔怔,也就导致了国内经济与民生之间反复的横跳。

对于主权国家来说,国有经济就是一颗树的树干,民营经济就是树干上的枝叶。经济结构的复杂程度能够支撑大树开枝散叶,那么民营经济自然就会四处开花。

反之,如果像阿根廷这样极度单一的经济结构,民营经济想开花都难,摧毁掉其国有经济的结果,一定是其所谓的私有化惠及跨国资本,而非阿根廷普通老百姓。

2)开放性

因为主权国家的特性而催生出了开放性这个概念。

一个国家的开放性高,相当于给了外资进入与内资流出的空间,此种流入与流出,本质上是一种动量,它会冲击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面。

外资流入,外资掌控垄断主权国家的经济,那么主权国家就失去了对于其市场的“产能”、“定价”的管理约束权力,进而外资可以通过制造价格波动来破坏主权国家的社会稳定。

内资流出,会洗劫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就这点而言,恒大做了什么,大家有目共睹;融创最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其实你看看它公司注册在那个地方,在什么地方上的市,大抵就知道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够做到这般有恃无恐。

说句题外话,我们国内的媒体善于渲染房地产泡沫,喜欢从民生与本币债务角度去蹭其热度。但却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那就是这些高度金融化的房地产公司,早就跟外部的资本市场串联了起来。本币债务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借用债务的方式,将资产转移到国外,仅将债务留在国内。

开放性所带来的上述两种风险,也从另一个角度导致,即便中国的经济结构复杂到足以支撑民营经济做大,但对于民营经济的管理却依然难以洒脱。

所以我在基本面是认可中国这种对于民营企业的规范管理的,但认可不等于不提意见,我们在政策上并没有做到尽心扶持那些真正在地化的,思想根正苗红的民营企业家,恰恰因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问题,使得他们往往要短期内的税收,而忽略长远的生态,对于能够创造高税收高就业的跨国资本来者不拒,以致于连农业这种至关重要的领域都开始“只认钱不认人”了。

我之所以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科技炒作”,其背后的逻辑也是基于此,就是中国的本土企业面对跨国资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过度慕强,一定会在其优势领域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最终的结果就是引狼入室,剥夺这些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更形象地说,正在生在的树苗肯定没有已经长了一百多年的大树那么强韧,但为了移栽一颗百年大树而把才刚刚破土而出的小树苗给连根拔起,这也未必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当然,今天不细说此事,我们回归主题。

经济结构足够复杂,就会产生用民营经济来缓解主权政府管理经济压力的需求。但如果开放程度相对较高,那么对于走资和被外资操控的防范就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刚需,这种情况,自然就会形成我们当下所看到的混合经济模式,这是一种派生的结果,将中国的发展单纯地归结为搞了哪种经济所有制,我觉得这是极度肤浅的看法,不值一哂。

综合上述两点,阿根廷的休克疗法肯定是有问题,因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基础上,他不具备大规模国专民的经济结构基础。

除非是不要主权国家这个框架了,否则如此激进的市场化改革,虽然迎合反腐的情绪,但却只会带来主权的彻底丧失。

由于阿根廷走的这条路倒也不新鲜。所以我们很容易窥见他的未来,在我看来也就两个剧本走向:

1)太君当到底,国家主权彻底沦丧,国际资本大狂欢

2)请君入瓮,釜底抽薪,先国转民,再民转国,普京大帝直呼内行

虽然有点荒谬,但我不排除第二种可能性,这取决于米莱是否会加强阿根廷的军事力量以及其政府对于军队的控制力。

毕竟,抢东西是需要暴力的,一边搞休克疗法,一边加强军队,那么抢的基础就具备了。

但抢的结果却无法保证,因为外部资本依托的是美元体系,美元体系背后是美军。美军虽然拉,但是收拾一个阿根廷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如果米莱未来真要从跨国资本手中虎口夺食,最终还是得再找个强大的外援。

以普遍理性而论,我不太相信阿根廷的极右能有此种下棋谋局的手段,特别是其在当下义正严词地拒绝中国,拒绝金砖,这怎么看到都是一边倒地跟美元过日子的心态。

当然,不排除苦肉计,毕竟芙宁娜都可以演五百年,米莱又为何不能演到美利坚飘?

不过,这些我们都不必太在乎,毕竟一个弹丸之地罢了,让它闹,它闹得越厉害,把自己搞得越拉胯,巴西跟我们混的心就会越铁。

所以,这件事情说破天了,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是一件坏事,大家秉持着丧事喜办的态度即可。

戏雕!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