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逼格的小众车多难买?大概就像诺基亚的子弹吧!
怎么能搞到一款个性的小众车?这个问题无比困扰老沈。
也是许多不甘平庸,具备生活品味的汽车老饕的共同问题。
1.4T,1.6T,1.8T,2.0T,好像市场上只剩下这几个排量可选。
轿车,就是三厢的;城市SUV,就是家用的。
不一样的品牌、不一样的外壳,无法掩盖的是差不多功率的动力套件、差不多功能的车载配置,本质上就是一台台差不多的车。
都9102年了,谁甘愿做一个“差不多先生”?
像老沈这样刚沾上中年边缘的人群,还是有一颗不甘沉寂、渴望装逼的心啊!
这就意味着,他们会不甘于接受汽车厂商提供的、那些被冠以“年轻进取”、“活出自我”、“挥洒人生”的“时尚汽车”。
高性能、舒适的车才是更懂生活的老沈们想要的。比如——
欧洲最好买菜车
2018款标致308 Touring Allure
这台在欧洲随处可见的旅行版标志308,搭配了一台110kW / 370Nm 2.0四缸涡轮柴油机,官方标定工况油耗仅为4.4L/100KM。
充足的车载娱乐系统,舒服的皮质座椅,出色的隔音,NCAP碰撞测试五星评级,让这台法国车在安全舒适、操控稳定的评价外,还能加上驾驶愉快这一条。
更别提18寸大轮毂和这个即便在旅行车里也数一数二的625L大尾箱。
多少钱?37,990美元。
但是,国内买不到
国内消费者最早接触的“买菜车”,是满大街的捷达、桑塔纳那样的三厢车。后来,汽车厂商花了大力气培植了Polo、Golf、飞度这样的两厢小车市场。
至于SUV,倒不怎么需要宣传,类似路虎、帕杰罗那样方正的车厢,天生符合国人的审美。
而旅行车,进入国内实在是晚,消费者缺乏认同。再加上,底盘低好开、后备箱大能装的两大优点,被许多如今本就是在轿车底盘上做出来的城市SUV抹平了。
所以旅行车在国内市场,真不好卖。
车厂首先是商人,类似旅行车这样市场小,又需要花时间和金钱去培植市场的产品,怎么可能被大举引入呢?
所以,它们可以火遍欧洲,但在我们这儿,就是静悄悄,没得卖。
纽伯格林车神
思域Type R
年轻人在买车上做过最任性的事,也许就是忤逆自己爸爸,把拿来买雅阁的预算,换了一台Mini Cooper S.
那你有没有想过,用本可以买一台奥迪A8L的80万,去换一台思域Type R?
据有幸开过2014款思域Si的朋友一脸痴迷的回忆:“当2.4升引擎达到5000rpm时,当i-VTEC将气门完全顶开后,她来了。你会感觉车像吃了兴奋剂,好像视线都变得模糊,身后还传来不可遏制的吼叫声浪。这种感觉,忘不掉。”
那这台在2015年,创造了7分50秒63纽北最快前驱车记录的思域Type R,坐在驾驶舱里开起来是个什么感觉,实在想象不出!
可惜,国内买不到
为啥又买不到?国内没市场?不会,类似老沈这样手有余钱,瞄准第二辆、第三辆,想要高性能车的国内消费者,并不少。
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车企在面对咖啡法则时的谨慎。
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Corporate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行业戏称咖啡法则),车企必须将所有生产汽车的燃油消耗值,控制在平均目标值以下。
这个数字在2015年时,还是6.9L,到2020年,就只有5L了。
简单理解,车企可以做百公里8L的车,但是得有其他几款车把平均油耗拉回5L,不然所要面对的就只有停产、罚款。
类似思域Type R这样油耗在两位数以上的高性能车,如果要引进中国市场,本田怎么能不慎之又慎?
于是,有品位的旅行车买不到,好玩的高性能车,也买不到,难道就只能干瞪眼?
办法还是有的,平行进口车。
但是这条路,也越来越窄了。
自今年开始,国内开始陆陆续续实行国VI排放标准。新规下,中东版的平行进口车就不谈了,过不了。而符合北美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美标车,理论上比国VI更严格,过审没什么问题。
但是,但是,不行。
在新规的执行上,国内非常严格,美标车也必须完成一整套国VI测试。而对于送检方的资质,要求又非常严格,基本只有主机厂本身才行,平行进口商就别谈了。
所以,想要通过平行进口商去买一台高性能车的做法,今后也基本不太可能了。
面对这种局面,有些国外厂家倒是别出心裁。
比如卡宴插电混动E-hybrid压根就没引进国内,还是特意在国外做了一款符合中规车的2.0T版本。
这样一来,直接平行进口一台中规车,不就行了!
因此,各位,不要急。虽然过程是曲折了一点,选择面也更小了一点。但是,实在想要一台不太一样的车,也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就像诺基亚的子弹那样难买罢辽。
怎么样,你有什么心仪的“海外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