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卧底了上海新房业主群,意外发现…
“刚进业主群没多久,我打新成功的喜悦就没了,反而比没上车前,更紧张焦虑...”
在好友群里沉默许久的沈遥,突然跑来跟我吐苦水
我的这个朋友沈遥,从2022年6月开始,选择加入上海轰轰烈烈的打新大军,低分的她在经历了3次失败后,最后在2023年春,上车了内环的某楼盘
我身边这样的朋友不止沈遥一个,另一位小伦,也是上海今年的打新成功者
两人的心路历程大抵相似,他们打新成功后的那种激动雀跃和如释重负没过多久,转眼像昙花一现般消失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要从他们打新成功后,加入这个神秘组织开始:新房业主群
因为群里不定时上演的情节,时不时就会刺激一下神经,让所有人从买房成功的快乐里抽离,很快恢复往日的紧绷
在朋友沈遥、小伦和我吐苦水描述的过程中
我真感觉,现在上海的新房业主群,刺激得就像在上演谍战剧一样,也是绝了
01
进群才没多久,新房业主们就开始各种转换身份,全员式无死角「监工」
几乎所有新建的业主群,刚开始大家都是不显山露水的闲扯。但没过多久,群里的画风就开始变了
沈遥所在的业主群,内部的气氛已经从最初的只谈风月,变成了现在的严肃紧张刺激
只要有人抛出房子相关的命题,大家会严肃认真地探讨论证
其中不少业主,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为了掌握到更新更全的“情报”,亲自上阵,开启“谍战”戏码
首先业主们会先在外部,暗暗观察,主打一个敌不动我不动
距离较近的业主,会化身成巡视周围,搜集信息的「情报人员」
一方面开始通过「陆+空的模式」,如绕工地散步+监察的方式
佯装不经意的绕现场散步,实则利用手机等设备,对施工进行跟拍把控
偶尔也会递个烟,和工地师傅假意闲聊,实则竖起来双耳探听工程情报
时不时动用一些“武器”,比如无人机,是目前流行在各大业主群监工的主流手段
可以纵览工地全景,记录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可以窥探到工地内部的一些实时情况
最后,为了信息的透明化,「情报人员」也会将采集的信息公布在社交平台上
当外围采集到的信息,已无法满足大家对工程进度的“监控欲”后,“谍战”手段进一步升级
外部信息掌握清楚后,开始由外部向内部进攻
个别业主就化身「伪装者」,潜入一线施工现场
小部分体能较好的业主,偶尔会选择亲自下场,通过一些神秘的打点手段,成功潜入在建的楼盘中
他们通常会做好安全措施,携带隐秘拍摄设备,在不同的楼栋中,上下攀爬,横向穿梭,对初具雏形的户型进行各个角度的拍摄记录,同时发布到业主群内
也会满足一些邻居的请求,特地爬到对应的楼层,帮助拍摄不同房间的采光视野等情况
更重要的是,通过内部的施工状况,让准业主们对各自的房子心里有个数
然而光有对自家楼盘的动向掌握还远不够,这时候“社牛”属性的业主们就下场操作了
启动散布在多个业主群内「卧底」,搜集周边更多讯息
这些藏于各个业主群的“眼线”,通常是打新路上结交的朋友
随着后期大家陆陆续续进入了各自的新房业主群,一张交错于魔都新房界的庞大“卧底”网络形成了
在这个网络里,大家用最快速的方式分享各自楼盘的进度信息,交流着哪些房子出问题了,某些开发商出什么幺蛾子,如何避雷防止踩坑等等
这一刻,仿佛整个魔都的新房准业主都集结成了统一战线,一直抱团取暖
无论是情报人员,伪装者又或者卧底,类似“谍战剧”里的身份,已经在魔都新房业主群里司空见惯了
除了“基操”化的监工剧情外,各个业主群也会根据群内业主的职业身份,分化成个性化的剧情走向
02
潜伏久了才发现,业主群里真的是各路高手云集,一个比一个专业
我们曾分享过业主群里鸡娃的故事,业主联合修整外立面,还有联合维护房价的故事
但没想到,如今的新房业主群,越来越多“大神”各显神通
比如沈遥和小伦所买的楼盘,总价段基本在1000w-1500w之间,是目前魔都年轻中产家庭上车的主流价格段,因此也汇聚了上海一批盛产中产的行业
“像律师啊,码农啊,外企人员,也有做工程的,还有建筑师之类的。”
小伦回忆了一下
于是,当身处各行各业的准业主们凑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家园利益,开启专业模式时,群里的“谍战剧情”变成了前方高能
“打探到其他楼盘的风塔移除了,我们也要争取一下”
某日,一则某楼盘风塔可能会被移除的信息,在小伦所在的新房业主群炸锅了!
业主们瞬间就愤愤不平了,因为小区内部也有一处待建风塔
为了能保护小区的居住环境,业主群经过讨论后,由文笔专业的业主化身写手,在从事工程领域,建筑师等各行业的业主们加持下
搜集相关案例,撰写详尽的申诉材料,推选了善于协商沟通的业主,开始了一次次沟通
目前据小伦说,业主们还在积极地和各方面进行沟通推进,“希望事情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能有个满意的结果吧”
“没有公示不利因素,业主们没有知情同意”
而沈遥所在的小区,这阵子也挺热闹
起因是有业主们在工地周围散步(实为日常监工)时,发现一不明建筑,加上对资料的反复咀嚼研究,意外发现了一个bug:
小区正门口有公厕规划,但早期楼盘公示的不利因素里面并没有出现
这一点让不少准业主无法接受
于是,业主群先是发起了一次投票,统计了下业主们对公厕的意见占比
紧接着,业主们搜集了不少类似的相关案例,在大家不断地探讨和推敲中,评判事件的可行性
再由业主写手起草了相关材料,经过其他业主们修改和调整,最终形成完整的申诉材料
所有步骤可谓一气呵成,流水线规范操作
“群里真的能人很多,几乎所有事情经过拆分后,都有专业的邻居可以胜任,这种感觉很棒”,沈遥颇为自豪地说
03
魔都新房业主不仅会「攻」,还懂得如何「防」
除了对楼盘的日常监工,查漏补缺外,对每个新房业主群来说
还有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就是严防死守,杜绝一切外来势力的渗透
这里的“外来势力”通常指开发商、供应商以及各类中介人员
刚成立业主群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做装修的人早早地混在群里,于是群主就对群内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审核
对沈遥和业主来说,这样的方式他们是非常认同的
再后来,业主们又发现群里沟通的问题,还没开始实施,就被泄露出去了
于是群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净网”审核
“其实很难完全杜绝这些,也许有些业主本身也是开发商或者中介,我们只能说尽量保持群内的纯粹吧”,这是小伦和沈遥一致的感受
也许是新房业主群里藏着的秘事和商机诱惑实在太大,让无数外部势力蠢蠢欲动的想要渗入
于是,销售人员开始化身成了「无间道」,被迫开启“谍战”模式
小可是原来负责沈遥的楼盘销售人员,因为买房中大家沟通的比较愉快,两人也成了朋友
某一天,沈遥突然接到小可的微信,询问群里正在“密谈”的一些事。沈遥才知道原来群里的事情,早就被泄露了
“有时候也挺难做的,我和小可是朋友,但群里的事又涉及自己和大家的实际利益”,沈遥无奈地感慨
对小可来说,也是两难
“其实清盘后,我就转去下一个项目了,但之前的项目有些问题出现,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再去打听”
据悉公司会对销售人员,在客户满意度上进行考核,但业主后期遇到的问题和情绪,会影响这些考核结果
销售人员显得很无奈,后期专业化的工程建设问题,作为前期的销售,有时的确不知情
同样攻不进业主群的供应商们,则选择了反向渗透,操作更灵活
去年上车内环某楼盘的小古,这阵子一到周末,就在新房楼下的邻里中心和室内装潢公司沟通软装方案
小古也把这家公司介绍给了沈遥,尽管房子还有2年才交付
据了解,这类装潢公司会提前接洽个别业主,同时也会定期进入魔都各大楼盘工地,跟进楼盘的进度,并反馈给业主
前置化服务,再建立小群,让业主从群里拉人进小群的反向操作,不断扩大客群,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总之,在新房业主群里上演的你来我往的攻防战,就没有一天消停过
04
谍战剧情背后,是业主们专业度的提升和购房后的焦虑
信息透明化的当下,越来越多购房客,看过好房子后,在楼市的专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提升
无论从开发商品牌,到楼盘品质,再到施工中的细节,已经很难再逃脱买家的“火眼金睛”
另一方面,近年来地产事件频发,让购房者内心缺乏安全感,大家也开始明白,在高周转的开发模式下,对房屋品质的把控,更需要握在自己手里
不买房的时候焦虑,买到了房更焦虑,哎
这已经成为这时代里,新房的准业主们的共鸣
在楼市不明的背景下,拼命上车背负着数百万的房贷,为了牢牢守卫住自己的家园,让他们的焦虑越来越前置化
于是新房业主群,是他们在夹缝中,可以寻找到的最后安全感
在你家的业主群里,又在上演什么样的谍战剧情呢,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分享
以上为正文,来自三月
(PS:文中沈遥、小伦、小可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