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也上热搜

我每周日会发起“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统计我读者群体的新冠感染比例。

本文同时会分析一下最近“长新冠上热搜”的事情,来聊聊长新冠。

截止11月20日20点的数据如下图:

500

过去7天新增感染为2.67%;

比起上周有出现反弹,不过整体还是低于3%,还不能确定摆脱低谷期,如果下周数据继续反弹,才意味着有较大概率要出现第三波疫情,目前还需要多多观察。

500

再看北京疾控的数据。

2023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北京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4744例。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这里新冠病毒是降至第三,上周还是第二。

目前北京传染病仍然处于上升期,但主要还是靠流感推动,当前处于新一波流感爆发期,而新冠疫情目前仍然处于低谷期。

500

澳门数据也仍然处于下降期。

500

总体来说,通过多方数据参考,目前新冠疫情处于低谷期应该是没错,但已经处于随时可能开始第三波疫情的阶段,还是需要提高警惕。

而且,当前各类传染病处于高发爆发期,特别是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大爆发,所以当前比如门诊发热量,或者大家身边出现这种咳嗽发热的人应该是越来越多。

而且这波肺炎支原体和流感,所呈现的病症,普遍也比以往要严重一些,这个从住院比例和ICU比例,都可以看出来。

当然,这个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大数据,都还只是网络上一些“身边统计学”。

但总体来说,在人群普遍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人群普遍更容易感染其他传染病,并且会放大这些其他传染病的危害。

这个在去年欧美冬天爆发RSV、流感、新冠三重病毒,就可以看出来。

同时,我是比较反对网络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说法,就是很多人现在感染流感或者肺炎支原体后,往往惊呼,怎么比以前那么严重,同时还得加一句,比感染新冠严重多了。

给人一种感觉,新冠病毒是弱鸡,流感和肺炎支原体要严重得多。

但这里有一个因果顺序,因为感染了新冠,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才变得如此严重。

这里新冠更像是游戏里打团时候的辅助,而非输出。

其他各类传染病在前排打输出,新冠负责把我们人体免疫系统破防,进行辅助,削弱我们免疫力,放大其他传染病的输出威力。

这显然并不能把这样一个“神级辅助”称之为弱鸡。

很多人是忽视了新冠这种“破防”能力,这其实也是新冠病毒最具迷惑性的地方。

上周“长新冠”这个话题还上热搜。

因为有国内团队发现23种长新冠标志物。

500

这个热搜有个好处是,从研究层面破除了之前某些专家的“科普式造谣”,比如什么“长新冠不存在”,“长新冠只是心理作用”。

这类科普式造谣,无视了客观存在的长新冠,给不幸出现长新冠的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不止一个有长新冠的读者跟我反馈过,最让他感到痛苦的不是长新冠带来的折磨,而是来自于家人的不理解。

比如,有人的长新冠是极度乏力,然后家人就会说“专家都说了,长新冠只是心理作用,你就是懒而已”。

这种家人的不理解,让不少长新冠患者,都出现抑郁倾向。

因为长新冠带来病痛折磨是客观存在的,但长新冠具有很强隐蔽性,比方说乏力、脑雾,都很容易被归咎于心理层面因素,这种外界的不理解的危害是很大的。

所以,我是强烈支持这类针对长新冠的系统性科学研究。

这个研究发现,新冠患者发病后两年存在4种主要的生物过程恢复模式。

然后该研究通过这4种“恢复模式”,获得23个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长新冠蛋白标志物,标志物与肺功能、长新冠核心症状等相关联,这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并为新干预措施的研发提供靶点。

说白点就是参考我们人自身长新冠的恢复过程,了解恢复机制,然后给治疗长新冠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研究团队介绍,全球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有10%存在长新冠,影响涉及多器官系统。

长新冠的机制假说包括感染后组织中残留的病毒、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与宿主蛋白交叉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等,但这些假说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这个其实早在两年前,我也有跟大家分析过,美国有一个关于新冠患者的尸检研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44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遗体进行尸检,结果在他们身体多个部位,包括大脑仍然检测到持续存在的新冠病毒。

这44名患者从感染新冠病毒到死亡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

最长的一位出现症状后是过了长达230天才死亡,但就是这样,在他死后的身体里,仍然检测到大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所以,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在2-3天内,新冠病毒就感染到我们全身组织器官,甚至包括大脑,然后我们的转阴,只是病毒从我们呼吸道消失了,也没有一些急性症状。

但新冠病毒仍然会在我们组织器官里潜伏下来,仍然保持活性。

而之所以有五花八门的各种长新冠症状,可能就跟此有关。

我从今年2月开始发投票统计以来,也有比较宝贵的长新冠数据。

下图是过去这半年,我读者投票数据显示的长新冠数据走势图。

500

从5月份第二波疫情开始,长新冠一直保持一个增长态势。

从4月底最低接近4%,到现在已经缓慢上升到9%的比例。

跟该研究团队说的,“全球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有10%存在长新冠”比较接近。

当然,存在长新冠的人群里,大部分症状都还比较轻,不至于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比如乏力、脑雾、心悸、各种乱七八糟的过敏等等。

但长新冠人群里,也有一小部分人的严重到都影响工作,甚至都无法工作,这个不单单美国那边存在,我们这边也存在。

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概率问题。

所以,长新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全社会问题,不应该被人们无视。

我是一直希望能有更多关于长新冠的研究。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治疗长新冠。

我打算下周找一天闲聊请假的时候,再单独发一个关于“长新冠”的细化投票,主要调查长新冠的轻重分布比例、症状比例,增加我们对长新冠的了解。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