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之死”,或者资本主义的最终崩溃,将采用两种方式
【本文由“开面馆的老火柴”推荐,来自《美企AMAT被司法部刑事调查,因帮中国规避芯片制裁?脱钩代价太大,不得人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Mr.D
- 那中国为什么不主动与美国脱钩呢?
“资本主义之死”,或者资本主义的最终崩溃,将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世界市场已经开发殆尽,新的廉价劳动力不再涌流式出现,新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日渐迟缓――总之,促进“复苏”和“发展”的四个基本前提日益耗尽,“最后一块处女地”也被开发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和流动性的过剩,最终将缺乏上述四个方面的吸收和支持。这样一来,危机就再也难以渡过,资本主义周期如同停滞的钟摆,丧失了左右震荡的空间与动力。
资本主义的死亡还可能采取第二种形式:那就是无产阶级的阵营已经壮大到这样的程度:世界无产阶级已经自主生产全世界绝大部分产品,而资产阶级则沦为纯粹的消费者和依赖者,成为纯粹的借债消费者和债务人。现实生产的主人和“货币的主人”之间的全面对立,也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即达到了生产者不愿再生产下去,而消费者无力再消费下去的程度――到了这个时候,掌握世界绝大部分产品的无产阶级,就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流向和分配方式,彻底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同时,作为“债权人”,无产阶级还可以清算国际债务,重新制定国际货币金融规则,彻底改造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以这种方式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扩大、生产和交换的扩大,最终将“挤垮”了现存世界秩序,新的社会关系在旧社会的母体里破壳而出。
马克思的理论看去,对于四处流窜的资本病毒而言,一切“防火墙”的效果总是有限的,“局部隔离”当然可以限制资本主义扩张的程度,可以限制危机的裂度,但正是这种局部限制,反而使得资本无节制的扩张成为有规律、有限度的扩张,即它使得过剩和危机成为有规律、有限度的,从而延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扩张,而且,它还为资本主义的最终扩张,预留了“处女地”。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资本主义的“总危机”的到来,方才被一再推迟了。在马克思看来,“总危机”的到来,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正全球化――即“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在这种全球资本主义生产中,方才能够产生出一个有能力生产世界绝大部分产品的无产阶级,他们的生产能力和交换能力,最终成为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不能包纳的了――只有这样的无产阶级,才能使既有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外壳被“挤破”成为不可避免,而到了这个时候,变革的前提才算真正开始具备。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也就是说,它是以“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为前提的。因此,邓小平才这样说:改革开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最终胜利,“自我封闭起来”,搞不了社会主义――他的话是完全正确的,不过其中的深意,却只有在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也许更为重要的却是:“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而这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推动实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制造了根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