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本文由“认知比事实慢两天”推荐,来自《金灿荣:拜登对稳定中美关系有诚意,但对中国还是有误判》评论区,标题为认知比事实慢两天添加】
- guan_15832322552806
经济确实不好,关键是民营企业已经没有信心了。看社会融资的数据,企业基本不再融资发展,已经开始萎缩。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情况。
首先我还是同意金教授“大争之世”的说法,其次中美正在新冷战,尽管说法有争议,但本质也是战争。
战争总是痛苦的,总是有损失的,经济是主攻方向,损失会是最惨烈的,这个大家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个战争的发起和结束都不以我们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最后还要看谁先撑不住,但大家都不会举白旗,大概率会是最后双方各自归营,但肯定不是现在,也不是几年。
能否胜利,取决于能否组织各方,为我所用,把国内经营好。
美国的进攻:经济的三要素:资本、技术、市场,过去40几年,我们三头在外(依靠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发展到现在内外兼修(外需和内需都占了半壁江山),美国人现在是同时打击我们这三块,不管你的视角如何,客观上我们都是损失惨重,但这个代价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进攻主动权不是我们手里。
我们的反击:其实目前是谈不上反击,最多算是积极防御局部反击,在力量还不足的时候,这种策略没有问题。用这种策略,我们这5年撑住了几波攻击,美国人的手段尽出,也未能使我们屈服。
目前的双方成果如下:
美国:控制了许多资本、技术流入我国,同时在他掌握的市场打击我国。成功降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成功提高了我国民的失业率;成功了阻击了我们的许多高科技企业;成功地打击了房地产,使债务上升(这里特指坏账);加重了贫富差距;成功地转移了许多供应链,还有其它斩获,不一一罗列。这里有人说供应链很多转移到了印度,其实不准确,美国的供应链最多的是移到了墨西哥,同时把不愿转或不好转的分散到了东南亚,这才是事实。
我国:成功了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尽管损失惨重,但还是稳住了;资本还是在流入的,只是性质变了,过去是国这廉价资产和廉价劳动力而来,现在是为市场开发而来;技术上我们正在形成自主闭环,华为是一个典型案例;市场上我们通过一带一路,睦邻友好等一系列组合形式,成功开发了非西方市场,而且增长率明显,内需虽然增长缓慢,但还是大有可为。
总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热战是要人命损失、财产损失、流离失所。而经济战是要面对收入减少、失业、破产等一系列损失的,同时也是不能输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