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到中国后一路震惊,一边震惊于实验条件之艰苦,一边震惊于科研人员能力之强…

【本文由“天涯老唐”推荐,来自《艾跃进当得起985南开大学教授这个名号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电化学专业的,老板的老板和我说起过他跟中国学术界的缘分。

90年代,他收到过一封信,寄件地址是中科院。信里用蹩脚的英文请教他一些实验上的细节,还附了一篇发布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内容是复制老板论文中的一个CV实验。

他一开始觉得特别不屑,设计CV实验是基础中的基础,现在一个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能简单掌握,你只是复制我的实验就能发论文?

仔细读信以后他发现不对劲了,这位作者的严谨程度超过他的想象。不仅详细请教电线的材料规格长度,甚至连法拉第笼的规格都问,还给鳄鱼夹画了一幅图?!

越看信他越佩服这个中国人,因为他显然没有系统学习电化学基础,没有现成的实验室和实验材料,但是他硬是靠一篇论文几乎完美的复制了他的实验。我老板决定去中国看看,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做科研的。

老板到中国后就是一路震惊,一边震惊于中科院实验条件之艰苦,与世界差距之大,一边震惊于科研人员能力之强,态度之严谨。后面巴拉巴拉还有一大堆故事实在懒得打字,在他看来那时候的中国科研人员才是在做科研,在探索未知,在做有意义的事,现在的科研狗(包括我)不过是在打份工罢了。

90年代中国科研和世界的差距是现在人不能想象的,把那时候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和现在比,你咋不说吕布不过土鸡瓦狗,高中生拿95步枪能把他打成筛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