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消金总行项目上线,母子联动能否拉起自营?

500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镭射财经」注意到,苏银凯基消费金融(简称“苏银消金”)的总行业务项目已经正式上线,其自营产品”Su贷“已被置于江苏银行App贷款服务内,母子在流量层面的联动更进一步。

从江苏银行App的贷款入口看,主要布局两款银行优质客群产品,包括纯线上消费贷产品随e贷、线下大额产品卡易贷,产品最低年化均为3.68%。年化更高的苏银消金产品,正好能与银行产品互为补充,承接银行拒量。

流量层面之外,苏银消金加强股东协同,向母行请求支援,是其打算啃下自营这块硬骨头的一个缩影。

作为开业不到三年的消金公司,苏银消金凭借助贷模式一骑绝尘,左手母行授信,右手平台流量,余额资产大盘快速扩充至300亿大关。体量飙升的同时,其模式争议也在业内流传。

有从业者称,苏银消金虽然助贷盘子大,资产扩张猛,但自营能力微乎其微。尤其是在用户运营方面,过于依赖助贷平台,激进展业的背后,平台真正所留存的客户量不足以支撑较大业务规模。

“苏银消金这两年的自营很大程度上依靠自然流量,起色不大,毕竟整个业务大盘和重心落在助贷和联合贷。但碍于压力,其也开始探索自营模式,一方面借助母行的尾流导入,另一方面依靠贷超等渠道导流。”

据了解,苏银消金仍是坚持纯线上的战略定位,不设立线下营业网点,以互联网公司自居。这也决定了苏银消金在自营破局上,只能寻求线上突破,但线上自营难度与助贷有着天壤之别,母行的线上流量生态相比大行也是力不从心。

当自营压力倍增时,习惯了助贷捷径的苏银消金,可能也将面临关键的转型时刻。

财报数据显示,在助贷助攻下,苏银消金一度成为持牌消金行业的黑马。今年上半年,苏银消金贷款余额已高达302.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6.25%;客户服务量增加约300万户,涨幅约150%。

苏银消金在开业首年便实现盈利,2022年更是持续暴涨。2022年苏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17.67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4.05亿元同比增长336%;2022年实现净利润1.60亿元,相较于2021年0.17亿元同比增长841%。

业绩狂飙之后,让本已增资过一次的苏银消金,不得不再次发起增资计划,以维持扩张所需的资本充足要求。今年九月,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已通过苏银消金增资议案,苏银消金扩张野心可见一斑。

尽管助贷成就了苏银消金较高的业绩增速,但监管对消金公司业务自营、自主展业的引导也在强化,这将会加快苏银消金的自营转型。此外,自营也是消金公司体量规模向上突破的必然路径。

知情人士透露,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拟修订内容可能会涉及助贷尤其是增信固收模式的监管监测指标调整,如增加担保增信业务规范监管指标,担保增信业务总规模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

监管通过对助贷模式的规范引导,旨在增强消金公司的自主获客、自主风控能力,并且可以避免增信模式下的贷款资产分类不真实情况。

面对整个行业发力自营的趋势,苏银消金已无近路可走。苏银消金目前相当比例的自营流量实际上来源于贷超和API导流,在监管自营要求下,苏银消金估计还需要探索真正的纯自营模式。

从基因上看,苏银消金的助贷偏好其实受江苏银行遗传。苏银消金的管理和运营,主要由江苏银行派出人员负责,其业务模式沿袭江苏银行,而江苏银行领先同业的消费贷大盘也是主要依靠助贷支撑。

在城商行中,江苏银行的个贷占比位居前列,一度高达40%,其中消费贷占个贷比例也维持高位,由2020年的42.3%提升至2022年的47.6%。江苏银行消费贷体量在3000亿量级左右,通过自营消费金融、助贷、联合贷、信用卡协同拉动。

在江苏银行消费金融快速扩张中,助贷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业务人士分析,江苏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主要由助贷模式构成,联合贷占比相对较小。助贷模式下,江苏银行重点发力的是分润模式,与平台按照68%:32%左右分润对客息费。

当母行跑通了助贷分润的模式,苏银消金自然也就轻车熟路,只是客群分层而已。但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看,现阶段仅仅依靠助贷想突破500亿乃至千亿体量,已经比较困难。因此,苏银凯基接下来若想打开全国市场,自营布局不可或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