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批评以色列,并不令人意外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巴以问题发表了公开演讲,由于他的立场与拜登政府不同,故而引起了很大关注。倒不是说奥巴马站在哈马斯那一边了,而是他公开呼吁要看到巴以问题的复杂性,不能只看单方面叙事。
奥巴马表示,哈马斯的袭击是“可怕的”,但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以及“正在发生在巴勒斯坦人身上的事情”也是“无法忍受的”。奥巴马还说,“如果你想解决问题,那么你必须接受整个事实。然后你不得不承认没有人是清白的,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同谋。”
这些言论显然与美国一边倒支持以色列的立场背道而驰,反而是为巴勒斯坦人民说了几句好话。坏了,这下奥巴马真要成“奥萨马”了。实际上,如果我们回看奥巴马时代的中东政策,可以说他现在展现出的立场并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奥巴马主张打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击毙本·拉登更是大功一件,对于美国社会来说这是大仇得报,值得大书特书。而另一方面,对于伊朗核问题奥巴马政府则主张缓和政策,与伊朗达成了核协议。同时,他对于以色列的诸多行为持批判态度,尤其是在加沙人道主义问题上。
实际上,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关系,远远算不上好。在2011年的G20峰会上,奥巴马曾与彼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私下里说心里话,但会议现场的麦克风没关,被记者听到了。当时,萨科齐说: “我无法忍受内塔尼亚胡。他是个骗子”,而奥巴马附和道,“你很烦他,但我比你更经常与他打交道”。现实又生动形象地给我们上了一课,作为公众人物你要默认所有麦克风都是开着的。
其实内塔尼亚胡也看不上奥巴马,他曾多次公开言语侮辱奥巴马,并且拒绝接受奥巴马政府促成多方缓和的努力。奥巴马是支持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建立独立的巴以两国的,而内塔尼亚胡拒不接受“两国方案”。对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展定居点的非法行径,奥巴马也多次公开批评。
从道德上来说,批评以色列的殖民、侵略问题是美国左翼秉持的一贯立场,奥巴马作为一个民主党左翼人士,他还被曝出在大学任教时代就持同情巴勒斯坦的观点。那么十几年过去了,他现在站出来对哈马斯和以色列各打五十大板,同情巴勒斯坦人民遭遇,呼吁尊重巴勒斯坦主权,反对以色列非法占领,符合他曾经推行的政策和一贯的立场。
抛开道德层面,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考量,奥巴马对伊朗缓和,对以色列强硬的做法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对于美国来说,以色列最好完全服从美国的命令,成为一张平衡阿拉伯世界的牌。如果这张牌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绑架美国来狐假虎威,甚至“尾摇狗”,反过来破坏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了,那就坏事了。
到了奥巴马时代,中东不乱才是最好的局面,或者说是美国的石油盟友和政治盟友不乱,才最好。推动巴以和平进程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以色列四面树敌的环境,甚至还能让伊朗失去距离最近、最大的外部压力,完全扯下伊朗组织抵抗之弧的大旗。只有这样,美国才能真正从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抽身,将用于中东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投向亚太方向。
奥巴马会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从中东抽身,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以美国如今的实力没有办法在多个方向上维持高压对抗。
从历史上讲,以色列是有机会与周边阿拉伯国家达成和平的,但都被以色列人自己用最为极端的手段破坏掉了。对内以极端右翼民粹镇压缓和的声音,对外四处出警,干涉他国政局。围绕着以色列的诸多矛盾,自然会让中东消停不了。
奥巴马政府之后,特朗普政府根本就不懂中东问题,一味站队以色列、对伊朗强硬、与沙特渐生嫌隙。现在的拜登政府更是犹豫不决,扭扭捏捏。相比之下,奥巴马时代与巴以乃至伊朗有关的战略大方向至少没错,虽然在执行层面常常出现偏差。
总的来说,奥巴马的言论估计会让美国犹太游说集团有些头疼。他以前总统的身份,扯着民主党左翼立场的大旗,在舆论上并不是很好对付。如果巴以冲突就这么持续下去,彻底沦为美国战略在道德和政治上的负资产,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美国人站出来批评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