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每日八小时工作制的建言
将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每日8小时工作制的范围,实际上是尊重劳动人民辛苦工作的一种体现。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没有吃饭的时间哪来的工作时间和积极性呢?好比一台柴油发电机要运转,定时定量向它输入柴油以确保发电机持续运转是一个客观规律的存在,输入柴油的动作就好像工作后要“吃饭”,这个“吃饭”的动作本来就应该包含在发电机发电的整个运转过程中,而不是把发电机关停后去加柴油,然后再启动。上世纪末的1995年,国务院修订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然而,却并没有详细规定8小时是否包含午餐和午休的时间,只是把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作为一条硬性的法律规定来实施。
因为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午餐和午休的时间随着企业市场化改革而逐渐演变成以企业内部文化为引导的霸王条款。特别在一些大型城市,企业为用足劳动力,实行不确保员工足够午餐和午休时间的,将午餐时间剔除在每日八小时工作制外的,将午餐时间移动到别的时间段才可用餐的,比比皆是!这样的改变实际也带来了很多健康隐患,特别是对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大量人体内分泌疾病的出现(糖尿病等)、恋爱、结婚、怀孕、生子的减少,以及工作效率明显降低等问题。
笔者想以节奏最快的一线城市上海为例,企业在实行员工午餐及午休问题上做的如何?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来谈一下真实情况。
国有及事业单位安排的午餐和午休时间良好。笔者夫人在医院工作,以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为例,医生护士虽然日常工作很忙,但对于用餐和午休的时间相对有保障,午餐和午休时间大多安排在11:30~13:00之间,即便有医护人员值班或换班等问题的,也基本能保证在以上时间段范围内吃完午餐及小适休息。另外,结合她们的作息时间来看,医院上午的上班时间是08:00~11:30,约为3.5小时;医院下午的上班时间是13:00~16:30,约为3.5小时,从这样的工作时间段来看,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大约为7小时,除去8小时以外多下来的1小时适当被调整给午餐和午休时间,显得的比较人性化。
外资及国内知名企业安排员工的午餐和午休时间大多采取“候分克数”,紧扣在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边缘。为何以“候分克数”来形容,笔者曾在外资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外资企业人事部门非常看重员工的工作效率,他们会把午餐和午休看做是休息的时间,所以把午餐和午休时间划定在8小时工作制之外,防止员工摸鱼。比如某外资企业上午的上班时间是09:00~12:00,为3小时;下午的上班时间则是13:00~18:00,为5小时,中午午餐和午休的1小时是无法计入8小时工作时间内的。从表面来看,“候分克数”的8小时工作制让企业和员工相互都不占便宜,显得符合法律规定,但笔者认为这样8小时还是让员工非常糟心,特别是一线城市拥挤的交通,上下班拥挤的通勤时间至少化掉1小时以上,这样来看的话,上班通勤1小时,上午上班3小时,中午吃饭1小时,下午上班5小时,下班通勤1小时,上班的整个过程花去了员工11个小时。一天24小时留给私人的时间不多,在独生子女占多数及不愿意生孩子的当下,这样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或许就是来不及谈恋爱,来不及照顾老人、来不及带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民营企业在安排员工午餐和午休时间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精简人员的民营企业,没有工资的志愿加班成为他们主要特色,高流动性的工作特点也成为员工吃不好饭的主要原因。这些民营企业员工群体的工作时间通常超过8小时,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也经常固定不下来甚至变相打折扣。比如某初具规模的餐饮企业,公司的食堂就是对外营业的餐厅,企业管理层为了员工就餐不影响餐厅对外营业,就要求所有员工就餐必须避开客人的用餐高峰时间段,所以这些员工的就餐时间经常会出现10:00开始吃午餐,13:30又开始吃午餐,不同批员工分两批用餐时间均不得超过半小时。还有一些民营企业文化引导,表面作文章把午餐包含在工作时间内,这种包含只是为了向监管部门做做样子。8小时工作制下,实际午餐时间只有10分钟,没有午休,既连续性的工作时间:早08:00~晚17:00,吃饭时间包含在8小时工作制内,只是个幌子罢了。这些离谱的午餐和午休时间让繁重工作的劳动人民十分容易患上胃病、肠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还有一些中小微企业、劳务派遣制用工、农民工、快递员及不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计件制、承包制”工作人群,是午餐和午休时间执行的最差群体。因为他们的午餐和午休时间是最不容易得到工会及监管部门的保护。特别是,他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常常会在中午为别人的午餐而忙碌,却无法在意自己的午餐和午休时间,不能按时吃饭的同时还经常吃不好饭,实际在无形中增加了劳动时间、付出了更多的健康代价。
相关建议:笔者建议将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形成立法条文,既明确每日8小时工作制应包含午餐和午休时间,该时间宜为1小时。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8小时工作制的好处是利于引导劳动者劳逸结合,减轻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释放改革红利等,特别是对一些大型一线城市常年紧张的社会节奏有积极向好、向缓的一面。
虽然,相对于劳务派遣制用工、农民工、快递员及不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计件制、承包制”工作人群的午餐时间并无太多改善,但将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8小时工作制的举措必然会引导这些群体向“慢生活”靠拢。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落实午餐和午休时间纳入8小时工作制,对于促进闲暇消费会产生更多良性增长点,也为年轻人有时间谈恋爱、有时间照顾老人、有时间结识更多朋友及丰富社交圈产生积极影响。毕竟,工作的本意并不是让我们成为一部反复运转的柴油发电机。劳动人民同样需要休息、同样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步亚辉(民盟) 周静(农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