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包括华为应用商市场在内的渠道服,确实是“最严防沉迷令”后的盲区

【本文来自《小学生玩蛋仔10天花光家里积蓄,家长称申请退款遭“踢皮球”,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实事求是地说,包括华为应用商市场在内的渠道服确实是“最严防沉迷令”后的盲区。因为这些渠道服默认实名方式是各自的用户账号,而这些账号绝大部分是家长的身份证,从这个角度来说完美绕过防沉迷…而且渠道服和开发商之间也有了踢皮球空间,毕竟渠道服收益是渠道方和开发方至少73分成乃至55分成,任何一方都不想承担全额赔付的成本。

应对措施吧,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在事前,事后要找补扯皮的地方太多,成本也比事前摁住高多了。

对于开发商和渠道方,应当想法子把上面提到的这个漏洞堵上。比如在登陆游戏(尤其是蛋仔派对、王者荣耀以及和平精英这三个)的时候,强制要求再次进行身份认证,且认证渠道不能是短信,应当是手机的锁屏/支付密码或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方式。当然这可能需要监管单位给点压力,渠道方和开发商是没动力搞这些东西的。

对于家长,首先考虑给孩子专门购买智能设备并绑定使用孩子身份证注册的手机卡,实名认证也用孩子的信息完成,这样基本可以堵死游戏充值的空间。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那么在把自己的手机交给孩子娱乐的时候。也得盯紧他/她的情况,及时做反应。再退一步,如果就打算让电子产品带孩子,那么管好所有涉及支付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密码和人脸/指纹之类的生物识别信息,不要让孩子接触到这些信息。如果以上都做不到,那么最最最最后一步,别在绑定手机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的账户和银行卡中留太多钱,并且注意银行和支付渠道的消费信息提示和账单记录。

好吧,如果以上所有防范措施全部被突破(更可能是啥没做吧,笑),去找渠道方和开发商申请退款。当然,这会很麻烦,但为什么你之前什么都没做,直到钱没了才想起有问题呢?你家小孩不懂事,你也跟你家小孩一样不懂事?

未成年人上网/网络游戏管理,是一个需要家长、社会、企业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努力的事情。这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但有些人就特别喜欢“你为什么不管管我家孩子”,把自己的责任丢了个一干二净。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包括对孩子监管不力的不作为。都是当爹妈的人了,成熟点好吗……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