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看懂冷藏车的疑难杂症

随着消费升级和生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环节,市场的快速发展,确实推动了国内冷藏车生产与销售量的增长,不过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选购一辆适合的冷藏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成为当下想入行冷链运输卡友的当务之急。你知道冷藏车怎么选吗?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500

冷链车和冷藏车的区别是什么?

冷链车的概念比较广泛,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能让货物保持一定温度的车。冷藏车是指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链车按照其制冷效果的不同,分为冷藏车和保温车。

那么冷藏车和保温车的差别很好理解:冷藏车可以主动制冷,温度可以低于零下20℃,可以冷冻货物;而保温车是以保温功能为主,既可保冷也可保热,但其冷却效果不如冷藏车,一般只能维持在零下3-4度,仅仅只能保持货物自身的温度,比较适用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500

“跑冷链”市面上用的是哪种冷藏车?

按照制冷方式不同,冷藏车分为“机械式制冷”和“耗材制冷”。机械冷藏车是指装载有制冷机组的车辆,能够源源不断为车辆提供冷气;而耗材冷藏车是指用液氮、干冰、蓄冷制冷板等吸热降温的材料,来达到制冷目的。

现在市面上使用机械制冷的比较多,它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运输距离的限制,可自由调节不同温度。冷板制冷优点在于车厢内温度较稳定,可多次卸货并且没有途中发动机损坏的风险,但缺点是无法控温,只能把温度维持在一个大概范围,而且还需要不时补充冷却材料。所以,目前机械制冷已经成为冷藏车的主流,大部分跑冷链的卡友使用的也都是机械式冷藏车。

500

冷藏车是有分类标准的:

根据运输物品的种类,比如冷冻、冷藏、保温和恒温等,交通部门将冷藏车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A-H级,其中易腐食品冷藏车(A-F类),生物制品冷藏车(G、H类),卡友们要根据自己需要运输的货物选购车辆。

●易腐食品冷藏车(A-F类)

A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0摄氏度;

B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10摄氏度;

C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20摄氏度;

D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0摄氏度;

E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

F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20摄氏度。

●生物制品冷藏车(G、H类)

G类冷藏车:平均温度8至2摄氏度;

H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20摄氏度(虽然H类冷藏车温度要求和F类一致,但生物制品运输车还需要经过药监局的GSP认证,所以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500

选冷藏车的关键是什么?

一:看冷藏车辆的制冷能力

卡友们最关心的当然就是温控的问题,一般冷链运输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冷效果,一个是温控的稳定性。制冷机组是用于控制运输途中货物温度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动力系统、冷凝器、蒸发器、制冷管路及控制装置。

目前冷藏车制冷机组有独立和非独立两种形式。独立式制冷机体积较大,适合于安装在大型的冷藏车上。非独立式制冷机体积小,安装在车厢外部,靠近驾驶室上方,不占用空间。一般市内或者区县间短途运输建议使用非独立式制冷机,不仅采购成本更低,即使出现故障,寻找维修点也相对方便些。

500

二:看冷藏车厢体的密封性

当然,温度的保持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密封性”,冷藏车的厢体需要保证良好的密封及隔热保温,厢体材料很关键,防水性、隔热性、防腐性都要好。如果密封性不好,冷冻生鲜货物很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如果厢体保温没有做好,为了达到恒定温度,车辆的油耗就会提高,运输成本也就更贵了。

三:看冷藏车辆的底盘和装载能力

大吨位的冷藏单车、半挂车适用于长距离跨省运输,一般运输量较大;中型单车运输车辆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市场中长距离运输;轻型冷藏车、微型冷藏车适用于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装载货物较少。冷藏车辆吨位大小会影响到运营成本并限制车辆的使用安排。根据货物的吨位、运输路况等,选择合适的底盘,同时应考虑底盘的承载能力、可靠性。

对于广大有冷藏车采购需求的朋友们来说,选择有一家有品质、有服务的冷藏车品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家还有对于专用车辆领域其他问题需要解答,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后台私信,小编会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和解答。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