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动基地是我国走向海洋的物质依托
海上浮动基地是我国走向海洋的物质依托
关于目前的中东局势引起一个思考:我们国家没有海外军事基地,而且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性质也不允许我们在别的国家搞军事基地。需要说明的事,吉布提不是军事基地,只能是一个海外补给站。但国际方面的斗争,又对我们的兵力前出提出了需求。
是不是可以在公海建设浮动基地?现在我们国家无论是钢铁还是造船乃至发动机都名列世界前茅,这是我们建设海上浮岛基地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农耕民族,历史上我们对抗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屯田加筑城。这种海上浮岛基地采用模块化组装。举例来说,每个模块长度100米,宽度30米,自身像动车一样带有电动推进器和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当然,主要动力还是靠核电(在“玲珑一号”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整个基地就像动车一样可以靠分散式动力移动。基地从长度1000米,宽度300米开始,可以发展到长度3000米乃至5000米,宽度600米到1500米。不一定都是矩形,可以是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等。
这种海上浮岛基地和浮船坞、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海洋油气平台等海上生产设施相结合,在上面搞些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粮食、蔬菜、水果、蛋奶肉等自给自足肯定没问题,还能有余力供给停靠的船队。当然,一定的自卫能力也是必须有的。总之,就是屯田加筑城的思路。这也是充分发挥我们现在的钢铁等产能优势(还需要积极研发新材料。就是钢铁本身也需要在防腐蚀、防海洋生物附着等方面继续下功夫),把过剩产能转化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有人肯定会说,这不就是给敌人提供一个活靶子吗?其实就是在别国建设海外基地照样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牵扯到复杂的外交、文化传统、政策原则等问题。这些海上浮动基地肯定部署在我们的岸基力量和海上力量能够保护的范围内,它们又能够为我们的海军、空军乃至陆军和火箭军前出提供支撑。只要我们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使他们付出沉痛的代价,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根本的在于政治路线,只要我们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决反帝反霸、支持世界各地一切正义斗争,那么我们就有了全世界人民和进步力量的支持,这就是我们胜利的基础,也就是古人说的“在德不在险”。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海上浮动基地,不仅仅用于军事目的,首先和根本的是作为生产基地,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利用海洋的台阶,是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交往互助的平台。
我看,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要完成新世纪的伟大使命,必须拥抱海洋。坚船利炮是我们反侵略所必须的,海上浮动基地这样的东西更是我们走向海洋、拥有海洋所必须的物质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