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允ZM牌车可参与「港车北上」构想说起
澳门特区政府交通事务局前日发布消息,经港澳两地政府协商,将接续发放五百个澳门私家车往来港澳个人常规配额,分发工作由即日起展开。是次续发的配额将按二零二三年度澳门私家车往来港澳个人常规配额抽签排序名单的顺序接续分发。
该信息公布后,再次勾起一些曾经多次未能轮候抢到「澳车北上」名额的车主的奇想:如果ZM车牌也可以参与「港车北上」计划的话,可能会对目前「澳车北上」难以预订到名额的情况,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实际上,在前一段时间「澳车北上」抢额激烈之时,就曾经有人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探讨,ZM牌车也应可以参与「港车北上」。
所谓ZM 车牌,是澳门车往来港澳两地使用的专属车牌,在港澳两地政府协商后,由香港运输署发出,持有ZM车牌的澳门私家车,可以经港珠澳大桥驶入香港市区;而经批准往来澳门的香港私家车就没有实体牌照,只挂香港车牌即可。
在理论上,由于ZM 车牌是属于香港发出的车牌,而按照「港车北上」政策,或批准参与「港车北上」计划的车辆,是无需取得常规配额下,就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进入广东省境内的,因而有人认为,允许ZM车牌私家车参与「港车北上」,就可以舒缓澳门车主预抢不到「澳车北上」名额的紧张状况。
实际上,相对于「港车北上」的没有名额限制,「澳车北上」是有名额限制的,每日的名额为二千个。虽然从十月一日起,对「澳车北上」预约规则进行优化调整,首阶段优化措施是在原有「预约规则及注意事项」上,试行预约通关新安排。每月限预约三次,每次出境后才可申请当月预约,而预约后未出境,将不再接纳当月预约。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有人饱食,有人饿死」的问题,但毕竟仍然未能充分满足符合资格的车主都可享受这项惠民措施的愿望。
因此,倘若ZM车牌车也能参与「港车北上」,这部分澳门车主就可在无需受到名额限制下,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境广东省,在可以避开「澳车北上」的紧张名额竞争的同时,也可提高ZM车牌的「含金量」。
但在实务上,此一美好构想似乎是不可行。首先是不符「港车北上」的最基本条件——「港人港车」。实际上,参与「港车北上」的申请资格是,须为持有有效香港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回乡证」),或外国护照及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永久居留身份证),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及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永久居留身份证)等有效出入境证件;以及须领有香港及内地的驾驶执照/驾驶证;申请人须为申请私家车的登记车主;申请人要合符两地保险法规,包括购买内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而且必须持有以下的文件:香港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回乡证」);香港车辆登记文件;车辆检验及格证明书(只适用于车龄达六年或以上的香港私家车,有关证明书由香港指定的车辆测试中心发出,即一般所指的「验车纸」)。
而申请ZM车牌的条件则是:必须为在香港从事受薪工作或开设公司(须于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前成立)或持有房屋/商铺/土地等自置物业(车位除外)的澳门居民,且必须为指定驾驶员,但年龄达七十岁或以上的申请人可无须作为指定驾驶员。
也就是说,虽然ZM 车牌的车主,可能也符合「港车北上」申请资格中的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即「回乡证」);领有内地的驾驶执照/驾驶证;幷购买内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等条件,但却卡在没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及其私家车不是在香港登记的注册车辆。
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有部分澳门居民也持有香港身份证。另外,既然ZM车牌是由香港运输署发出,在理论上也可被视为「香港私家车的登记车主」,如果港澳两地政府友好协商,或可让这部分ZM车主申请登记参与「港车北上」。
即使是如此,能够受惠的车主也不多,可能就是一百几十人而已。但却可无需受到常规配额限制,其「自由度」就将比「澳车北上」要高得多。
其次,是与澳门与珠海双方作出「澳车北上」名额限制的针对原因存在着「扞格」。其实,珠海方面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啲来,密啲手」。就在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双庆黄金周」,一直被诟病「吃不饱」的港珠澳大桥,却罕见地出现大塞车。从图像视频看,港珠澳大桥由香港进入珠海的收费站前,入境广东的车辆竟然排起了长队。这个假期,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总数在全国口岸排名第一,超过九万辆次,是二零一九年同期的足足三倍,俨然成为历史最高峰。即使如此,珠海市以至广东省各城市的街道,仍能「吸纳消化」得落。因此,「澳车北上」纵使是再增加多些名额,珠海方面也将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关键是在澳门方面。行政长官贺一诚八月十一日列席立法会全体会议,回应议员提出有关「澳车北上」会否增加名额的问题时指出,现时新城A区道路网未完善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再增加澳车北上名额,因为目前每天二千个名额,已让新城A区道路的承受能力到了「天花顶」。
在此情况下,如果以允许ZM牌车参与「港车北上」的方式,「曲线变相」地实行「澳车北上」,就不啻是对新城A区道路。而这正是目前作出二千名额限制的主要原因。
准此,要放宽「澳车北上」的名额限制,可能要再等几年。一方面,新城A区道路网已经修建完善,及该区的公共房屋建设也告一段落,工程车辆减少;另一方面,已经兴建及招标兴建的友谊马路与新城A区连接的几条道路竣工落成,分轻「东方明珠」一带的交通负担。
至于有人提出的增加通关口岸的设想,可能就是轮到内地不予接受了。实际上,「澳车北上」是由《广东省关于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的,这除了是为了落实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规划》的相关规定之外,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及提高港珠澳大桥的使用效益,因而也就没有在其他口岸尤其是拱北口岸入出境的可能。如果「澳车北上」可以使用澳珠接壤的其他口岸,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东莞等市的政府,也就必会「有样学样」,要求「港车北上」也可使用港深接壤的各个公路口岸。倘此,中央和广东省方面要借着「港车北上」而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的原意,就将被冲击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