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之于中国的启示

微博@三思柯南:

1、从历史角度看,犹太人确实不走运。二战期间被屠杀几百万,传统上形象被鄙视,但是最不走运的就是两千年前被罗马人驱散了。巴以问题的核心问题可以用八个字总结:流浪千年,物是人非。

2、由于犹太教的封闭性,大离散后的犹太人在两千年的时间里多数没有融入其他民族。有人可能觉得,这个挺厉害的,两千年都没消失。但是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的身份没消失,这导致将近20个世纪里他们一直是寄人篱下。

3、寄人篱下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但是将近在两千年的时间里,犹太人都没有本事重建国家。犹太复国主义是19世纪末才出现的。在那之前,可能通信和交通都无法有效地把犹太人组织起来,一直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

4、从犹太复国主义出现到二战前,一直有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但是真正的运气出现在二战结束后,犹太人借助世界秩序的重构,获得了犹太国(以色列)这么一个名分。

5、但是,此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并不是无主之地,也不是无人区。这两千年过去了,人都换了多少茬了。此地已经变成了以阿拉伯人为主。

6、怎么看待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主张?如果你是犹太人,你可能会认为这两千年前是自己的家园。但是如果你不是犹太人,那么你对这个主张可能不会很感兴趣。毕竟,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了两千年前被赶走,现在就有权利重新回来并且把现在的居民都赶走。因为时间太长了,这和短期的入侵不同:二战德国占领了法国,法国可以把德国人都赶走。

7、所以,这种基于历史的论据,只适合用来打嘴仗。犹太人也知道,他们无法用“这里是犹太人天选之地,我们回来了,你们巴勒斯坦人现在全部滚出去”来把巴勒斯坦人驱散。

8、巴勒斯坦人当然也不会因为听了上面的话就乖乖滚出去。巴勒斯坦人也会想,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世纪了,近代还接纳、帮助了犹太移民,怎么最后反而变成了要自己滚出去,这不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吗?

9、二战时期日本搞的河豚计划,幸亏最后没有成功。否则有可能中国东北出现一个巴勒斯坦问题。这种大规模移民涌入的情况,大概率是会反客为主的。

10、1947年联合国181号决议决定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即所谓巴勒斯坦分治方案,这个是有缺陷的。联合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政府,因此它划分国家边界的合法性不足。

11、所以以色列一宣布建国就遭到了诸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即便不考虑什么双方都认为是宗教圣地的因素,从朴素的思想角度出发,有人突然跑到你的地盘上宣布划出去一块地方建国,你乐意吗?当然啦,对方说这是联合国决议,这地方我两千年前住过。但是正如前面说的,联合国又不是真的世界政府。

12、此事无解。犹太人认为此地是祖上居住过的,而且又做了一个联合国的局搞了个形式认证(181号决议)。而巴勒斯坦人认为这地方我住了那么长时间,凭什么突然变成了二等公民?

13、有人可能说,不分治了,让以色列接纳所有巴勒斯坦人不就行了?如果真这么干,先疯的可能是犹太人。因为以色列的犹太人不到700万人(以色列不是纯犹太人国家,还有200多万巴勒斯坦人),而巴勒斯坦人有1300多万。如果合并起来,以色列人就变成了弱势的一方。

14、历次中东战争本都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占地的合法性。但是由于以色列有钱有人,最后都打赢了。以色列实际控制区域不断扩张,早已超出了当初分治的划界。

15、从趋势上看,以色列的长远打算可能是把巴勒斯坦人全都挤出去,占据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事实上以色列也是这么干的——就是不断兴建所谓犹太人定居点,同时把巴勒斯坦人压缩在很小的地区。虽然以色列可能不会直接说出这种想法,但是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打算:因为犹太人人口始终占下风,因此以色列必然想搞一个“独占”的生存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当年的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实际上是被独立的,因为马来人忌惮华人的政治经济实力,就把新加坡踢了出去。只不过马来西亚觉得坡县太小踢了也就踢了,而以色列是觉得两千年好不容易拿到这块土地,那就只能把巴勒斯坦人全踢出去。

16、由于犹太人院外活动集团以及犹太人掌控大量经济资源,美国政府是以色列的三孙子。而西方国家本质上是以唯美国马首是瞻,所以西方国家基本上也是以色列的三孙子。那个以色列引以为豪的“铁穹”武器系统,就是美国出资让以色列研发和生产的。

17、很可能不存在任何短期解决方案。90年代以色列总理拉宾推动了与巴勒斯坦人的有限和解,但是随后他就被杀了——杀害他的是以色列右翼犹太人。那种有限程度的和解都会遭此反对,之后不知道还有谁敢开口。便是拉宾那样的和解派,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是强硬的,即,认为这地方是他们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但是可以让给别人一点(和解思想)。

18、反过来说,以色列一些人可能会对和解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长远意义有疑问,因为巴勒斯坦人的人口始终对以色列的犹太人人口有优势。另外,有人问假如以色列主动退回到当年分治的边界,这件事能不能解决。很遗憾,恐怕还是不能。因为当初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就反对这种分治方案——他们是不想让犹太人进入此地定居的。

19、那个铁穹再怎么先进,它拦截土火箭的成本仍然是高的。美国无论怎么当以色列的三孙子,再怎么派航母,对于以色列犹太人而言,他们始终是坐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这不是单纯靠钱能解决的。

20、杰拉德戴蒙德说过,犹太人有很多聪明人,那是因为他们经过了严酷的环境选择。换句话说,寄人篱下选择出来了那些聪明人(不聪明的都领盒饭了)。

从类似的角度考虑,哈马斯也是被筛选出来的——因为那么多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间年年被压缩,实际上是活在一座被以色列建立起来的事实上的大型监狱或者动物园里,他们必然会心生怨恨,而且有这样的怨恨的人会非常多,哪怕巴勒斯坦人全是无神论者也要造反了,更何况他们信的是那个教。

换句话说,以色列的温和派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巴勒斯坦的温和派也是一样。

21、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应当采取相对中立的立场,原因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是难以简单调和的。理论层面上,以色列说这地方是祖宗天赐之地,联合国盖章让我建国;巴勒斯坦说我住这里上千年了,你让我说走就走?实际操作层面上,以色列是想赶走巴勒斯坦人,而巴勒斯坦人被压缩之后产生了很多极端分子。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强力支持哪一方都不合适。

传统上,中国是在外交话语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部分原因是以色列属于西方势力),但是也仅限于此,不会提供诸如军事援助之类的大动作。当然,哈马斯过于极端,所以中国不会表态支持。

但是,中国也不会因此而表达强力支持以色列。正如刚才所说,美国是以色列三孙子,西方国家又是美国马仔,所以他们都一起发声支持以色列,是站队。

如果以色列以及这些西方国家想让中国表态强力支持以色列,他们最好想一想,当年中国国内出现恐袭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态度。

22、巴以问题对于中国的启示主要有这几个。

第一个启示是,要警惕外国“院外活动”对中国施加影响力。此处的“院外活动”不是单纯指对立法机关成员的游说,而是广义上的。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为以色列打工,如果从普通美国人角度看,这可能并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

倘若外国对中国采取类似的操作,可能会造成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后果。例如,倘若过分宣扬“巴铁”的概念,可能会导致中国公众无法正确、理性地认识巴基斯坦(例如可能导致放任接纳其移民)。同样地,过分宣扬所谓“龙象共舞”,也可能造成类似的后果。这些本应该是忽悠别国的,不能先把自己忽悠了。

第二个启示是,仅凭“自古以来”的论据不足以形成对领土的控制。对领土的控制依靠的是实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实际生活在土地上。

很多强力赞成计划生育的人经常拿以色列作为例子,认为以色列几百万人能和周边更多人口的阿拉伯国家硬碰硬,因此人多没意义。

正好相反,以色列能打赢周边,不是因为以色列人少,而是因为以色列有西方的强力支持。事实上,以色列本身对人口数量偏少有危机感。在以色列看来,联合国181号决议本身不足以让以色列站稳脚跟,所以必须通过人口占住地,才能真正扎根。

因此,如果中国人口快速衰减,那么边疆地区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居住,到那时候边疆可能会被周边国家蚕食。

第三个启示是,大量移民人口涌入产生的冲突和置换效应很可能后果很严重。如果你是一个巴勒斯坦人而且活得足够长,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家园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涌入了大量的犹太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反客为主,而你最后生活在了一个以色列用混凝土板建立的大型动物园里。而这些以色列犹太人在不久之前还是二战被屠杀的受害者人群。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转换速度是快的。

因此,引入大量外来人口,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人会说时间会解决一切,现在的人群都是以前的本地和外来人口融合的。你说得对,也许巴以问题最终会用时间解决,但是在那之前,你愿不愿意当巴勒斯坦人或者以色列人?

你很可能不愿意,因为你只能活在当下,不能直接把进度条拉到“时间解决”的大结局上。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