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的脸和时代审美
新一季《奔跑吧》(跑男)上线后,最大的话题是:Angelababy的脸好像又变了。
每一期新《奔跑吧》上线之后,她的脸都会引发全新热搜。
网友怀疑她的眼角有什么变化,还有说她撞脸天猫的。
嗯……看起来眼睛是更大了?
罗玉凤都参与进热搜话题了,自认比Angelababy更美。
Angelababy本人对此的回应是:好好看节目,注意垃圾分类(ps.那期跑男主题是呼吁大家注意垃圾分类,节目还是做得挺好的。)
讨论度高,是“顶级流量”的象征,Angelababy无疑是个顶流,她的脸也是“流量”的来源。吸粉靠脸,话题靠脸,槽点依然来自脸。
她是继范冰冰之后,第二位用去医院鉴定的方式,来昭告天下自己不可能整容的女明星。
所以请注意大家以医院鉴定结果为准,平时在网络上发言一定要注意措辞,Angelababy没有整容,没有整容,没有整容!是纯天然的天使宝贝。
一切都只是整牙再加上化妆换造型导致的百变而已。
“换头”这个词已经被大家用于日常的造型变化,普通人都可以瞬间“换头”,对女明星来说“换头”又有何难呢?
(图via@GQ实验室)
在没有整容的情况下,Angelababy的造型风格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颜值变化也跟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阶段:牙套妹,尚未找到风格。
2003年,14岁的Angelababy就开始开始担任摄影沙龙的模特了。
网络上流传最广的颜值黑图也基本上出自这个时期,但这些黑图也被粉丝解释为牙套带来的面部变化。
在戴牙套时期的2005年,她还有主持《Viva!Club Disney》节目主持,也是在这档节目上,她和陈伟霆相遇了。
15岁的Angelababy也曾在惠英红主演的电影《菊带霜》出演。
影像资料里可以看到,她当时嘴巴较大,下巴较短且后缩,这里面也有牙套的影响。
第二阶段:取下牙套,嫩模代表。
过几年满18岁的angelababy取下牙套,就瞬间大变身了。
脸瞬间只有巴掌一般小。
五官全体都变得更为精致了
也是在同一时间段,香港有个叫傅颖的女艺人忽然找到了一种风格,如下图所示。
她被称为香港的嫩模鼻祖,是第一个摸索出“嫩模”标配打扮的女艺人。而Angelababy当时是香港多个嫩模中的一个。
所谓嫩模,妆容主打混血感、无辜感、幼齿感,必备要素是染发、美瞳、长睫毛,笑起来嘴角弯弯(也有人追求这种甜美直接去做了微笑唇)。
但很奇怪,除了嫩模之外,很多知名的混血艺人,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芭比娃娃感觉,或者干脆说是萝莉感觉。
在香港发展过的美越混血儿Maggie Q,年轻时眼睛就很深邃;
后来她更很快转型为性感熟女。
中法混血的张榕容,给人的感觉根本不是瘦白幼,而是很大气。
甚至审美狭隘者吐槽张榕容年纪轻轻就显得老气的。
香港模特界出过好几个混血女模特,简单放几张照片就会感觉到,他们跟Angelababy的混血嫩模风格完全不一样,是美得很凌厉的。
(△Danielle Graham,被称作玉兰油女孩)
(△Mandy Lieu,现在更知名的身份是澳门大佬的小三)
(△Amanda S)
跟上述混血模特相比,Angelababy那一代香港嫩模式的“混血感妆容”,反而是更接近日本杂志里的推崇的那一套,不是真的要复刻另一个人种的高鼻深目,而是在亚洲女孩小巧玲珑的面容基础上追求大眼睛高鼻子尖下巴,发色和瞳孔颜色的改变,努力目标是,更像洋娃娃。
嫩模喜欢的混血娃娃妆容和女生喜欢的温柔软妹风也有区别,前者的要求里有”无辜“这个定义,后者则仅仅追求温柔简单。
Angelababy本人的确也完全符合日系杂志审美,她曾经是日本版《瑞丽》的模特。
在日本正式发展过,出写真集。
2010年,还拿下了日本的沙宣广告。
嫩模时期被很多人视为Angelababy的颜值巅峰,这时她的造型混血感更重,发色、美瞳等必须要带一层颜色,介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可以融进卡通片,走在现实里也像少女漫画。
2010年她给养生堂拍的这个广告也圈了很多颜粉。
Angelababy这个艺名本身已是某一种象征。
多年后给她婚礼当花童的王诗龄英文名字叫Angela,而新娘杨颖本人却叫“Angelababy”,把baby放进名字里,永远长不大。
黄心颖占据娱乐头条时大家才发现香港多了这么多“BB”,嘉欣BB(钟嘉欣)、千语BB(吴千语)、千雪BB(朱千雪)、翠如BB(黄翠如)、心颖BB(黄心颖)……
根据维基百科的香港网络文化分类下的“BB”词条考据,Angelababy把baby加进了名字里,可能是把受欢迎的年轻女艺人叫“BB”的缘起之一。
Angelababy,由内到外都引领一时风气之先,女明星们以BB的姿态亮相,娇嫩、可爱、需要呵护。
第三阶段:内地发展,降低混血感
十年前的香港嫩模颇有几位高人气的,包括Angelababy曾经的同脸同鼻好姐妹文咏珊。
但最终走到到娱乐圈顶流的,只有Angelababy一个。
很多人都认为认识黄晓明是Angelababy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话对也不对,认识黄晓明客观上是帮她更快接触到了内地娱乐资源。
不过另一方面,在哪里发展也是个人选择。出生成长在南京的熊黛林曾是Angelababy在同一家公司,她就选择完全投入了香港娱乐圈。
而Angelababy主动选择了更注重内地市场,口音体现了她的倾向性。
她早年是港台口音;后来听上去和一般内地女孩无异,更强调自己是“上海姑娘”。
Angelababy有一段时间猛接大电影以打开市场,虽然演技评价不佳,电影口碑也一般。
跑男前几季是Angelababy的知名度跳跃上升时期,她漂亮精致,玩游戏又豁得出去。
但整容争议始终挥之不去,她的面部表情常常被放大研究。
这段时间里,她的脸,混血感显著下降了,眼睛不再有明显的异域颜色,她的头发是黑色的,她的面孔依然很娃娃,不过会朝中国娃娃靠一靠。
2015年,黄晓明和Angelababy的世纪婚礼来了。
结婚后,她对于甚嚣尘上的整容传闻作出回应,素颜去往医院接受整容鉴定。
整容只是个人选择,郑爽这样承认自己因为自卑而整容的甚至可以拉好感。但对大部分女艺人来说,整容是负面词汇。Angelababy一向对此极为反感,在2015年给出了最强烈的反击手段。
其实在生活里,普通人对整容的态度没有那么反感,人们真正抗拒的是整出灾难。”整容脸“的负面意义在于——审美落后,盲从,俗气。
整容鉴定前后,她的颜值也有些变化,甚至有掉线时刻。
不少活动中,她的脸都似乎短一些、圆一些。
定格下来看,下巴都不似嫩模时期那么尖了。
第四阶段:争议电视剧女主角。
《孤芳不自赏》因为独特的拍摄手段引发了争议。
而Angelababy的天赐神颜到了电视剧里,很容易被截出黑图,演技短板让五官精致的人看起来奇奇怪怪。
跟美美的精修图完全是两个人。
2017年开机的《创业时代》里,Angelababy的主要特征是头动眼睛不动。
不管什么感情,嘴边始终挂着微笑。
此外,眼尖的网友注意到,在《孤芳不自赏》里,Angelababy的牙齿显得很乱
上下牙都是如此
到了17年年末,Angelababy的牙齿又变得洁白而整齐了。
去年华表奖的双杨姐妹同框。
现在,她的牙齿完美了,嘴巴则始终上扬,反而令人看不出她到底是什么表情。
这可能是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AI”美
从过去到现在,Angelababy从来都是全身擦粉的,一种当代精致女孩的极致。
第五阶段:天猫大眼
近期Angelababy可能是换了造型师,眼睛显得格外大
时而美得很人工智能
时而露出疲惫的白皙。
4月6号,跑男团队上《王牌对王牌》录制了节目,等到节目播出时,网友又发现不对劲了。
这期《王牌》只要是镜头停留在Angelababy脸上,截图党就停不下手。
鼻梁好像高了,下巴好像又突出了。
一大笑起来,眼角下面就出现沟壑。
这个情况在最近的杨幂身上也有体现。
今年的Angelababy,30岁了。
30岁没什么,不过在在东亚幼女审美里,30岁是一道坎。
现代社会,人的心理年龄都是更年轻的,30岁依然无限可能。
然而年龄歧视把30岁的女人叫豆腐渣,赵雷的歌里30岁的女人形象已经是这样:“她是个30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她笑脸中眼旁已有几道波纹,30岁了光芒和激情已被岁月打磨,是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比两个人更快活……”——遮掉了30岁你还以为这写的是将死之人。
不在意年龄歧视的女性,大可以对这种豆腐渣言论说一句“关你屁事”,但如果为这类言论所牵引,则会有深深的恐慌。
另一方面,市场也在渐渐发生改变大概从两年前开始,熟女演员异军突起成为网红款,甚至不一定是通过女主戏红的,只要有几张照片再加上合适的女配角,网友就对她们如痴如醉。俞飞鸿、袁泉这样的熟女美代表,杂志和品牌资源拿出来不比当红小花的质量差(数量肯定是少,但她们也不想挣那么多啊)。
这种情况下,85小花的转型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一代要奖项没奖项,要演技没演技,人气和商业价值依然惊人。尚无任何一个85小花向转型迈步,甚至连外表造型转型都没有。
客观困难也是存在的,她们原本的长相看起来就太小了,稚嫩得令人无法想象她们还有其他的面孔。
1989年出生的Angelababy是这一代小花里最小的,怎么可能先考虑转型呢?她现在会突出自己是个母亲,但一定是“少女辣妈”,她晒出孩子稚嫩童音的画面,配的是自己扑闪扑闪的大眼睛。
全新风格的Angelababy眼睛大大皮肤紧绷,这是一代小花共同的选择,只不过Angelababy将其放到最大。
关于“美”,我们这个时代同时存在着两种趋势。
一方面,网络上厌恶“千篇一律网红脸”的声音不绝于耳,八九十年代女星,无论内地香港台湾,个个都被捧上颜值神坛,因为她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这种声音强烈排斥“整容美”,痛斥大众“美商”不在线。
另一方面,Angelababy从出道至今,都代表着某一种标准美,而且极有市场,否则你以为她是怎么红起来的呢?
走到大都会的闹市区,你总能看见几个Angelababy一样的女孩,长卷发、欧式大平行、假睫毛、高山根、尖下巴、微笑唇,瘦瘦弱弱风一刮就倒。
打开小视频或修图软件的滤镜,你会发现这类滤镜的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变成Angelababy。
(△进入网红滤镜的佘诗曼)
上一个时代的整容标杆是范冰冰,她让尖下巴成为一种通行的审美标准。这个时代的整容标杆就是Angelababy,更幼、更精致、更混血、更像洋娃娃。
Angelababy登上美版《Vogue》封面这件事,说不好是高级黑还是非常写实。
她入选的理由是:粉丝多、像中国的金·卡戴珊(一个famous for nothing的名人)、她谈论的不是自己的粉丝数就是穿搭风格。
这不就是现在流行的吗?各行各业的人比的都是流量和用户数,创业者尤甚。人人都想要先出名,出名即得利,至于为什么出名不重要,流量岂问出处。人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想要买更多的东西,“带货”是一种硬指标,不管你是艺人、粉丝、品牌、公关还是什么,最终,都是要带货的。
作品质量或者是更长远的价值,对不起,我目力所及,还没有找到哪家一家公司以此定KPI考核标准。
也许不必纠结Angelababy一个艺人的事业选择、美商是否在线。
她红,就说明这一套做法划算,很有市场。没有Angelababy也会有其他baby,那些名字里不带baby的艺人也都是粉丝心头的宝宝,99%的女艺人出精修图时都倾向于往死里加滤镜。
但这些也不是很重要,最终再多无意义的同质化脸孔都汇集成同一张,标记下这个时代的一些关键词:强势的男权审美、女性的年龄焦虑、消费主义和流量大潮的迷思。
作者丨沁毛 萝贝贝 出处丨萝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