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后一位忠臣——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846—922年)字继元,本姓康,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人。自幼净身入宫,唐懿宗咸通年间,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改姓张。唐僖宗光启年中,张承业担任监军,主持郃阳一带的军事事务,获赐紫衣(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穿着紫色官服),回到宫廷升任内供奉。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张承业因多次出使渭北,受诏命担任晋王李克用的监军,随军征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战事结束后,张承业改任酒坊使。乾宁三年(896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打长安,唐昭宗原准备到太原避难,因张承业与李克用交好,就任命张承业为河东监军,密令张承业前往太原安排迎驾一事。不久,唐昭宗逃往华州(今陕西华县),就加封张承业为左监门卫将军。张承业多次请求李克用出兵救驾,攻打李茂贞。天复三年(903年),宰相崔胤在朝中大肆诛杀宦官,又传令各镇节度使诛杀担任监军的大宦官。李克用不忍杀死张承业,就将其藏在斛律寺中,杀死一个罪囚以应对朝廷诏令,张承业得以幸免于难,成为仅存的几名大宦官之一。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定都汴州。李克用仍沿用唐昭宗的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旗号与后梁对抗,重新任命张承业担任河东监军。从此,张承业对李克用竭忠尽智。他执法严明,深受李克用器重。

天祐四年(907年)五月,后梁朱温派遣大将康怀英率兵十万进攻潞州,夹城之战爆发,张承业奉命前往凤翔求取援兵。当时河中地区的交通因后梁军队阻截而断绝,张承业准备从离石渡河,恰遇春季黄河冰面融解发生凌汛,冰凌奔腾流速很急,小船难以渡河,张承业就向河神祷告。当天夜里,张承业梦到神仙对他道:“你只管渡河,不必担心流冰。”醒来后,渡口的官吏前来禀报:“黄河冰已经冻结了。”凌晨时分,张承业带着随从踏着冰面渡过黄河。不久,黄河冰面又很快融化。908年正月,张承业不辱使命返回太原。此时,李克用病重,危在旦夕,召见张承业并嘱托他:“我的儿子李存勖孤弱无依,众臣横行无所顾忌,后事请公妥善谋划。”李克用遗命其弟李克宁与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等人辅佐其子李存勖。当时,河东众将与大小官员都等着拜见李存勖,李存勖却痛哭不止。张承业劝谏说:“大孝在于不使祖宗基业沦亡,多哭又有什么用?”于是把李存勖扶到大殿中接见属下将领和官吏,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

不久,李克用的养子李存颢等人鼓动李克宁造反,并为他出谋划策,准备等晋王李存勖到李克宁府上拜访时,就立即派兵杀死张承业、李存璋,拥戴李克宁为河东节度使,带领河东所属九州归附后梁,并抓捕晋王李存勖及其母曹氏送到大梁交给朱温。太原人史敬镕,年轻时就在李克用帐下担任主簿,很受信任。李克宁想了解晋王府中的隐秘事情,就召见史敬镕,秘密地把谋反的计划告诉他。史敬镕假装答应李克宁,随后急忙禀告太夫人曹氏。太夫人大为震骇,立即召见张承业,指着李存勖对他说:“先王亲手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您,如果听说外面有人图谋反叛,只要有地方安置我们母子就行,千万不能送往大梁,其他事情不敢连累您。”张承业惶恐地说:“老奴誓死尊奉先王遗命,这说的是什么话?”李存勖就把李克宁的阴谋告诉张承业,并且说:“至亲骨肉不能自相残杀,我如果避位不就,那么叛乱就不会发生。”张承业说:“李克宁想要把大王母子投到虎口里,不除掉他岂有此理!”于是召见李存璋、吴珙、李存敬、朱守殷等人,命令他们暗中做好防备。过了几天,李存勖在王府中大摆酒席会见众将,布设伏兵当场抓获李克宁、李存颢,当即诛杀二人以儆效尤。

张承业谨遵李克用遗命,帮助李存勖出谋划策,平定内乱。李存勖守孝刚满易月制度,张承业就请李存勖出兵援救被后梁军队围攻的潞州城。天祐五年(908年)四月底,李存勖亲自率军进抵潞州,五月二日,在三垂冈大破后梁军队,军威大振。不久,李存勖返回太原,非常感激张承业,拜张承业为兄事,按其排行称为七哥;并亲自造访张承业的私宅,升堂拜母,赏赐很多钱物。当时李存勖刚开始实行墨敕,凡是官员任职的命令,都由卢汝弼书写。卢汝弼担任户部侍郎后,就请求给张承业改任官职并授予封邑,张承业拒绝接受。此后,张承业对外只允许称呼自己被唐朝廷授予的原官职河东监军。

天祐七年(910年)十一月,李存勖率军在柏乡与后梁军队交战,直逼后梁军营。李存勖执意速战速决,名将周德威对他说:“贼兵骄气正盛,我军应当按兵不动等待敌兵士气衰落再进攻。我军作战往往依靠骑兵,长于野战,如今逼近贼军大营,却使得敌军了解我军虚实,那么胜败就不一定了。”周德威担心后梁军队发动猛冲,坚持请求撤退到三十里外的鄗邑扎营备战。李存勖认为周德威懦弱无能畏惧梁军而大怒,不听他的建议,直接返回大帐安歇,众将无人敢于劝谏,都去禀告监军张承业请他出面劝解。周德威很担心大军安危,对监军张承业说:“大王想要速战速决,好比带着乌合之众就想抵挡势力强大的贼寇,这就是所谓自不量力。距离贼营不过咫尺之间,只有一条河水相隔,敌军如果在上半夜搭桥渡河发起进攻,我们都要成为俘虏了。若是退军防守鄗邑,吸引敌军离开大营,采用‘敌出我归、敌归我出’的战术,再出动轻骑兵抢掠敌军的粮草军需,不出一个月,必能击破后梁军队。”张承业认为周德威言之有理,立即赶到中军大帐,掀开帐幕走进去,安抚李存勖说:“眼下还不是大王安眠的时候。周德威本就是一员老将,久经战阵,洞察战场形势,姑且考虑万全之策,他的话也千万不能忽视。”李存勖恍然大悟说道:“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当天夜间,李存勖收兵退守鄗邑。911年正月,李存勖设下伏兵,派周德威率三百精骑诱敌深入,河东大军以逸待劳,大破后梁军队,俘获将校285人,斩首2万级。后梁禁军精锐全军覆没,大将王景仁、李思安仅率数十骑逃走。张承业协调将帅,安定军心,功不可没。

天祐八年(911年)十二月,李存勖委派名将周德威率兵三万出飞狐口,联合成德军、义武军一同征讨在幽州称帝的刘守光,战事延续一年多尚未结束。李存勖委派张承业前往幽州前线观察战况,并与周德威一同商议作战方略。刘守光连战失利,派出使者向张承业请求投降。张承业认为刘守光素来不讲信用,坚决不答应,并建议李存勖亲自领兵征讨。当年十一月,李存勖把张承业留在太原代理河东军府事务,然后亲自率军征讨幽州,独得大胜,俘获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幽州被攻破后,刘守光帐下掾属冯道逃奔太原,被张承业任用为属下巡官。张承业看重冯道的文章操行,对他很优待。当时有一个人叫周元豹,擅长品评人物,因与冯道不合,心生嫉妒,就对张承业说:“冯道这个书生没有前程,您千万不能重用。”河东节度掌书记卢质闻听此事后对张承业说:“我曾见过司徒杜黄裳的写真图像,冯道的相貌酷似司徒公,将来必能承担大任,周元豹的话不值得采信。”张承业于是举荐冯道担任李存勖王府中的从事。

张承业感激当年李克用的恩遇,全心全意辅佐李存勖。自从李存勖进军魏州以后近十年间,将太原晋王府内的军政事务全都委托给张承业。积聚钱粮,招兵买马,招抚流民,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成就李存勖霸业基础的,全靠张承业忠心耿耿、尽职尽力。当时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与多位晋王府的贵人,以及同在晋阳宫的李存勖的幼弟,如果有人不守规矩向张承业请求优待,张承业一概不从,违法犯禁的必然受到惩罚,因此晋王府内外亲属全都不敢妄动,民间风俗大变,焕然一新。有人向李存勖进谗言中伤张承业,说张承业专权独断,广纳贿赂。春节时李存勖回到晋阳宫探望太后曹氏,需要银钱赌博取乐、赏赐伶人,曾经在储备钱财的府库摆设酒宴。李存勖酣饮时,命其爱子兴圣宫使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助兴,结束后,张承业拿出自己的宝带、钱币和良马送给李继岌。李存勖指着一堆钱币对张承业说:“和哥(李继岌小名)没有钱用,七哥您把这堆钱送给他,宝马并非特殊优待。”张承业辞谢说:“郎君有劳,我张承业自己拿出俸禄送给他。这些钱币是大王府库所藏,准备用来供养三军,我不敢把公帑当作个人的礼物送人。”李存勖很不高兴,借着酒醉指责张承业。张承业说:“臣只是个宦官,奉命担任监军,业已年老,不必为子孙着想,珍惜钱币是为大王霸业考虑。大王如果自己取用,要把钱物送人,与我何干?何必问老夫呢?只不过钱财散尽军队瓦解,最终一事无成。”李存勖大怒,回过头对元行钦说:“去取宝剑过来!”张承业拉着李存勖的衣服,哭泣着说:“我身受先王遗诏,誓死要为国家诛杀朱温,我为大王爱惜府库财物,若是大王要砍我张承业的头,我死后见到先王也不羞愧,今日请求一死!”阎宝强行解开张承业的手,命令他后退。张承业怒骂阎宝说:“你不过是依附朱温的逆贼,不曾有一言效忠大王,还敢依仗谄媚阿附大王。”张承业挥拳打倒阎宝,阎宝羞愧,无地自容。太后曹氏闻听李存勖借酒闹事,急忙派人召唤他入宫叩见。李存勖平素谨守孝道,听说太后召见,一下子酒醒,向张承业叩头谢罪说:“我多喝了几杯酒,对七哥违忤不敬,太后必定责怪我。七哥替我痛饮两大杯分担过错,行吗?”李存勖连饮四大杯,劝张承业喝酒,张承业最终也不喝。李存勖回到王宫,受到太后责骂。太后派人对张承业说:“小儿冒犯您,我已责打他了,您先回府吧。”第二天,太后曹氏又与李存勖一起亲自到张承业的府中慰劳。自此以后,因私事而向张承业干谒请托的人几乎断绝。

张承业家族很大,亲属众多,但他治家非常严格,无人敢妄为不法。张承业有个侄子曾经做过强盗,因杀死一个贩牛人,被他立刻处死。李存勖听说后急忙派人前去解救,却已经来不及了。后来,李存勖任命张承业的另一个侄子张瓘担任麟州刺史。张承业对张瓘道:“你本是同州车渡村的一个普通百姓,曾与刘开道一同做强盗,一贯不守法度,如今若是还不知悔改,离死就没有几天了。”从此,张瓘不管到哪里为官,都谨遵叔父教诲,从不敢贪暴害民。

天祐十四年(917年),晋王李存勖任命张承业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张承业坚决推辞不受。卢质(867-942)字子徵,河南人,自幼聪慧,擅长诗文,十六岁就担任芮城县令,后入朝任秘书郎,游历太原时被晋王李克用任用为河东节度掌书记。李克用去世后,卢质与张承业等人一起决定拥立李存勖继位晋王兼河东节度使。卢质仍在李存勖幕中为官,因恃才傲物,嗜酒轻狂,常蔑称李存勖兄弟为猪狗,李存勖听到后深深记恨他。张承业深知卢质有才,担心他招来大祸,就寻机对李存勖说:“卢质多有无礼之事,臣请求替大王杀了他,行吗?”李存勖说:“我正在招贤纳士,开创霸业,七哥为何说如此过分的话呢?”张承业挺直身躯说道:“大王若是能这样做,还担忧得不到天下吗?”此后,卢质虽然恣肆放诞,李存勖总能容纳他,没有借故加害,这都是张承业为卢质掩饰过错的结果。后来李存勖称帝后,想任用卢质担任宰相。卢质性情疏淡狂逸,不想承担过重责任,因而坚辞不受,于是李存勖任命他为太原尹兼北京留守;其后升任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又出任同州、河阳等节度使。卢质能够建功立业,这都是张承业的恩德。

天祐十八年(921年),李存勖因众将劝进,想要登基称帝。张承业认为晋王祖孙三代人对唐室有大功,先王李克用对朱温弑帝篡逆十分愤怒,将要恢复故国,如今大仇尚未报,不应当轻易接受推戴。这时张承业正卧病在床,听闻此事后,命人用肩舆将他从太原抬到魏州,求见李存勖,劝谏道:“大王父子两代与朱温血战三十余年,本是要为国家报仇,恢复唐室社稷。如今元凶朱温还未灭亡,百姓的税赋已经耗尽,大王却突然要称帝,必然耗费财力。这不是大王父子的初心,而且会令天下人失望,这是臣以为不可行的第一个原因。臣自从咸通年间以来,在宫廷中侍奉先帝,常常能见到国家的册封大礼,仪仗法物,百官事务,历经年余才能大致确定,遇到意外还有疏漏。大王若要化家为国,重新建立宗庙王朝,不能违背制度。制礼作乐,尚未见到合适的人选,这是臣以为不可行的第二个原因。凡是做大事需要量力而行,万万不可相信清谈啊!”李存勖道歉说:“这是众将的愿望啊!”张承业说:“这很不对。后梁是唐室与晋王的仇敌,并且是天下人共同仇恨的恶贼。如今大王果真能为天下剪除大恶,为唐王室历代先帝报仇雪恨,然后寻求唐室后代拥立他为帝王。如果唐室子孙在,谁敢称帝?假如唐室没有子孙在,天下的人士中,谁能与王争夺皇位呢?臣只是唐王室的一个老奴罢了,的确希望看到大王功成名就,然后我退隐田园,大王派百官将我送出洛阳东门,并让路人指着我而感叹说:‘这是唐王室的使者,先王时的监军啊!’这样岂不是臣与大王都感到荣耀吗?老夫是阉宦,不爱大王赏赐的富贵荣华,只因身受先王重托,想为大王建立万年基业啊!”李存勖不听。张承业也知道不能再劝谏了,就仰天大哭说:“先王浴血奋战,本为恢复唐朝,现在大王却自取帝位,误了我这个老奴了。”张承业无可无奈何,自知复兴唐室无望,又坐着肩舆返回太原。

天祐十九年(922年)十一月二日,张承业因病在太原的府第中逝世,时年七十七岁。贞简太后曹氏闻听噩耗,立即赶到张承业的府中拜祭致哀,并为此穿上丧服,如同张承业的子侄一样恭行祭礼。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追赠张承业为左武卫上将军,赐谥贞宪。

张承业的事迹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被正史视为贤宦的代表。张承业在唐王朝覆灭后,仍以复兴唐室为己任,协助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对抗后梁朱温,最终因劝阻李存勖称帝不得抑郁而终,可谓大唐的最后一位忠臣!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