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关于中国的历史反思,是不是被历史上的某些“一家之言”带入了误区?

近日拜读了平原公子《中国的历史,不能没有秦始皇》,感觉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好就好在保持了历史的客观和后世验证的理解,而不是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和成败论的立场上,人云亦云。

我们好说“盖棺定论”其实是在影响历史关键的事件和人物方面就是绝对的谬论。就比如一个巨大工程,盖棺定论只是初步的“竣工验收”,而项目评价则是要围绕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于是教员说“百代都行秦政法”,这就是个后评价,也是对项目生命周期的一段总结。

还是回到秦朝二世而亡到西汉王朝建立这个阶段,这里面又要分三个小阶段:

一是秦朝被农民起义和山东六国贵族余脉武装推翻这一阶段,这里后世“盖棺定论”的秦朝的残暴及所谓“仁义不兴”。当然,还有有怨念的即所谓“焚书坑儒”、大修宫殿、陵墓等等。

二是“楚天下”短暂的统一。秦末战争由农民起义发端,包括孔家都抱着祖宗排位加入了,最后楚国贵族余脉项羽控制了政权,然后给西周制度续命搞了分封制。这一阶段的“盖棺定论”是项羽不公。

三是由于项羽不公,引发了楚汉战争,最后刘邦取得政权,而后也是分封再灭诸侯、杀白马盟誓,走在了继承与改善秦朝制度的路上。这一段历史的“盖棺定论”是“流氓得国”,项羽成了悲剧英雄。

中国古典的史书很感性有些鸡汤味,一味的推崇所谓虚无缥缈的道德,但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揭示了发展规律吗?

韩信一个穷小子要封王,但是封王以后呢?张良一个当初极端要恢复山东六国的贵族是如何选择的呢?

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着昌逆之者亡。

我们的历史太多探讨人文情节,而忘记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直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即使现在的中国,依旧有这种现象,秦始皇是暴虐的代表,汉高祖是流氓出身,项羽则成了战神和悲剧英雄。论及秦二世而亡,为什么不论及“项楚”应声而亡?为什么不论及汉承秦制?

恐怕世界各国历史再没有这种荒谬绝伦!

秦始皇暴虐,跟得上项羽屠城吗?焚书坑儒,跟得上火烧秦都吗?在文化继承发展的角度来说,项羽之楚才是真正的“焚书坑文”!

汉高祖是流氓比如项羽要烹他爹的时候,那么首先看看项羽以人家老父威胁,不是流氓肇始吗?项羽有点“贵族”气质和精神吗?

奴隶制贵族的所谓“民主”就那么高高在上吗?礼不下庶人行不上大夫,实际上是贵族与平民不适用一个法律,奴隶更没有。不就是特权吗?

现在某些人或者人群推销“美式民主”失败了,又打起我们历史糟粕的主义,企图合流。

这才是某些言论的根本!同时读《史记》明白一点,所谓“焚书”就是大家反动派不过没掌握好尺度;所谓“坑儒”就是打击邪教,而且做到很不够!

在此再引用教员一首诗,说说现在这种公知们的流行:

牢骚满腹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