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片这次封神,扎心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中秋团圆,国庆回家,连放8天比春节假期都还长了。

回到了家里,还融洽吗,温馨吗?

有没有催婚、催生,聊起工作、房贷?

家就是这样。

离开久了想念,呆久了又想离开。

而国产剧一拍到家庭,不是出轨打小三,就是婆媳矛盾,再就是高考鸡娃。

但对于“家人”这一概念的揭示,全都不及一部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新片——

神人之家

500

获得2022年台北电影节四大奖、提名为金马最佳纪录片、入围 2023年香港国际电影节。

同样是游子归家、同样是导演关于自身家庭的真实纪录片,甚至同样在拍摄期间经历家人的生死离别。

《神人之家》很容易被视为“台湾版的《四个春天》”。

但。

它不是“台湾版的《四个春天》”,没有提纯出那种生活的乐观和诗意,它像更是中国家庭的某种真实写照。

01 

三通电话

“神人之家”的“神”,是指民间风俗里供奉在家里的神明。

一开场,母亲忙着冬至祭祀。

一年到头,忙里忙外都是她。

500

父亲在家什么也不干,就是好赌。

他也格外信,因为有次神明保佑他中了号码。(虽然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中过。)

500

哥哥做过生意,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成。

后来转做农务,种的东西也是换了一样又一样……

但他还是信,神明会保佑他赚钱的。

500

唯一不怎么信的,是小儿子卢盈良,也是本片的导演。

阔别多年,如果没有母亲的那通电话,他甚至都不会回家。

电话伊始,比起母子,两人更似剑拔弩张的敌人。

-阿良

你怎么都不接电话

-怎么了

又来要钱了吗

500

“又来要钱”,儿子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耐烦。

听到母亲东拉西扯讲下雨、讲神明,儿子更是直接打断:

跟神明有关的事不用告诉我

500

一阵嗫嚅,母亲重新开口:

我们年纪大了

有些事也需要跟你交代

要是我们突然怎么了……

500

“年纪大了”,这四个字仿佛是东亚父母的“杀手锏”。

年纪大了,希望儿女听话懂事。

年纪大了,希望儿女早日成婚。

年纪大了,希望儿女……

但这一次,“年纪大了”成为一次契机:

离家二十多年,卢盈良要回家了。

他要给母亲拍“老人照”。

这是用来做遗像的照片。

他也要给自己找回缺失的某一部分。

父母年纪大了,再不回去,可能就找不到了。

500

回家一趟,重新出发,第二通电话响起的时候,阿良已经变了。

阿良的回应不再像一触即发的炸弹。

他会跟哥哥心平气和地聊天气,会带着笑意跟母亲扯家常。

听到父亲只会絮絮叨叨地重复“阿良、阿良”,他会在电话的另一头柔声回应,即使不知道说些什么。

和解,然后沉默。

似乎也是东亚家庭的相处常态。

双方都变得柔软,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推心置腹地靠近。

500

可惜。

还没等来双方找到解决的办法,先等来了第三通电话

爸爸要进加护病房了

现在发病危通知

 

500

在至亲的死亡面前,大脑的反应速度变得缓滞,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询问,渴望能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所以……

有一点……

危险吗?

500

发现无可逃避的时候,心理防线终于溃堤,阿良立刻上路,盼着能赶上父亲消逝的魂灵。

50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卢盈良的家庭影像,十分直观地呈现这一点。

但。

这绝不是他想传达的唯一主题。

三通电话,阿良与家庭的关系从对抗、拧巴再到完全和解。

一次次响起的铃声,是归家的信号,也是寻找自我的信号。

只是自我缺失的、矛盾的、痛苦的那一部分,都藏在原生家庭里。

02 

一个家庭

回家一定能和解吗?

卢盈良并不知道。

但。

他知道,他需要回到原生家庭中,重新理解自我和家人。

因为我觉得我有很多……

很多矛盾的地方

想要理解

500

△ 阿良和父亲聊天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卢盈良的家庭是传统东亚家庭的缩影。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与《四个春天》最大的不同之处。

《四个春天》是松弛的。

父母相爱相知,姐弟和衷共济,即使感伤,也充盈着平淡而温馨的诗意。

500

△ 《四个春天》里乐呵呵的父母

但。

一开始,《神人之家》是紧绷的。

父与子之间经常无话可说。

偶尔一两句,也没有目光接触,自顾自地继续吃面包。

哥哥连眼神都没给一个,坐在一旁收拾自己的东西。

500

父亲好赌,连上香的时候,都会根据香灰的形状推测下注的数字。

看着久归的儿子,他咧嘴一笑,却是为了借钱赌博。

不善经营的哥哥,看着母亲纵容父亲借钱,火气一下子上来了:

这边拿一点

那边又用一点

谁有那个财力负担

你都几岁了(还心软)

500

母亲一边忙里忙外,一边忍不住辩驳几句:

我可以去死了

还问我几岁

500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眼见就要吵起来,母亲赶紧走出去,哥哥怒气冲冲地抽着烟。

500

熟悉不?

受气的、劳累的母亲。

隐身的、享福的父亲。

没有大奸大恶、没有血海深仇。

但就是突然如箭在弦上,难以说清其中紧张、压抑之处的家庭氛围。

典型的、传统的东亚家庭。

似乎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阿良们”才能感受到其中隐秘的苦楚。

500

作为家中的幺儿,阿良并没有受到所谓的“老幺的偏爱”。

相反,有工作的他常被要求帮衬哥哥、补贴家里。

暴雨突击,哥哥栽种的小番茄颗粒无收。

洗菜池旁,母亲一边剃着西蓝花根,一边要跟幺儿“商量”一件事:帮哥哥缴纳水电费、房屋税。

阿良直言这样他会压力很大。

母亲明显一噎,似不敢与幺儿对视,但依然慢吞吞地恳求:

人生海海

说短不长

看开一点

你能帮就帮

500

“能帮就帮”。

原生家庭的羁绊,都浓缩在这四个字里:

即使不想、不愿,但只要有能力、有余钱,只要对方是家里人,你就不容拒绝、必须帮忙。

或许,正是被当做家庭的“血包”,阿良更加抗拒回家。

但这一次归家,似乎有所不同。

他好像。

可以和原生家庭。

达成和解了。

03 

一场和解

“和解”,这个词快被用烂了。

特别是在牵涉到家庭题材的影视作品里。

没和解,不结局。

但。

Sir依然要说。

在《神人之家》里,卢盈良和解了。

在跟家人的相处中,那种对峙感慢慢缓和、消融、远去。

500

△ 阿良和母亲聊天

没有激烈的冲突、反转和声泪俱下。

这一切都在时间的缓慢流淌中无声进行。

发生在什么时刻呢?

发生在——

感情的流动,流向了阿良的时刻。

阿良以为自己的回来打扰到家里,略带赌气地说:拍完我就不会回来烦你们了。

母亲露出小得意的神情,回应道:

    

               这样我就跑去台北找你。

儿子立马回击:

我以前没回来你也没找过我

500

感受到话语里的埋怨,做母亲的沉默了一下,似乎也感到不好意思:

现在有在想了

以前是……

这个家少了你一起生活

500

对于出外打拼的孩子而言。

母亲、父亲、哥哥、姐姐,他们都是模糊的、陌生的、疏远的。

但。

对于留守在家的亲人而言。

在外的游子不也是模糊的、陌生的、疏远的吗?

而家人之所以是家人。

就是即使感受到疏远和隔阂,依然会打电话过去,依然会为对方不接电话、晚回电话感到担心。

就是经过面对面地谈天、相处、一同生活之后,开始想念,开始寻找,开始期待对方多回家、多吃饭、多聊天。

哪怕显得唠叨。

500

发生在——

家人的支持,与自己同在的时刻。

在哥哥的番茄地旁,阿良袒露自己回来的目的:

一开始会回来

其实是为了我自己

可能我也想找回自己的某个部分

但那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

可是我感觉现在的自己比较完整了

至少我不再是一个人了

采摘小番茄的哥哥,抬起头,定定地望着他:

你原本就不是自己一个人

500

一句话,似是卸去千斤担。

曾经的怨忿、失落和酸楚,在寂静间消弭。

回来的这一趟,阿良发现自己并不是被忽略的那个。

留守在家的哥哥看起来被偏心,但他肩负了更多的家庭麻烦。

替父亲还钱、与母亲吵架、生意经营不善、能与神明沟通却没有神明庇佑。

但这些,如果不是这一趟回来了,阿良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哥哥在背后默默负重前行。

何以为家?

互为羁绊。

但也互相依靠。

500

但是与父亲的和解,更多是包含着不解的宽容。

不解为什么会有人挥散家财也要赌一辈子。

不解为什么会有人癌症临头依然要下注赌博。

只是在死亡和病痛面前,再去责怪,心有不忍。

纵然神明在上,面对死性不改的家人、生活的突变和命运的戏弄,谁都无力。

那个供奉在家里,好像从来没有出手帮过忙的神明。

突然在某个时刻好像显灵。

500

或许又是因为,家人之间无法彼此面对,他们只好共同面对一个“神”。

才能把这个家维系,才能感觉到彼此。

一次次地上香,摆放供品,祈祷祝福。

在年复一年的仪式中,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可重要的不是神明。

而是祭拜时,你心里所着想的家人。

家庭团圆,家人平安,这平平凡凡的日子还在继续,就是最大的神迹。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