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4亿人,有近9亿人次出游,这怎么感觉有点超现实主义啊,如何定义“出游”啊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文旅部:双节假期国内出游将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全国14亿人,有近9亿人次出游,这怎么感觉有点超现实主义啊。不计算太小的婴幼儿,和太老的行动已经不便、出行安全无法保证的老人,这全国“出游”人次,已经要达到平均全国具备出游健康条件的人,人均一次以上了。而十一假期也不过是八天而已,一次近郊游也得一天吧?至于到外地旅游少则三天,稍多就需要五六天,整个假期也正好也仅够出游一次。
还有啊,全国这么多人次出游,总的有人为他们提供服务吧?全国16到60岁已经参加工作,并跻身于服务行业的人中,至少要有70%的人节日期间无法休息,要为出游的人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比如餐饮旅馆行业、旅游行业、各大商场、零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整个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占全部就业劳动者的50%。这70%的服务人员在岗,根本不具有出游条件啊。剩下的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管理岗位,恐怕也不能休息。比如交警、公安局等。还有许多生产企业,比如电力生产企业、供电企业、农民(主要集中在农副业、渔业、牧业、屠宰业、肉食品加工业、果蔬鱼肉加工批发等行业),他们中绝大部分一些员工,也都无法放假休息。具备节日期间出游条件的国人,其比例连国人总数的一半都占不到,也就是不足7亿人。区区不足7亿人,就算所有具备出游(时间)条件的国人,人均都出有一次,也达不到这样一个恐怖的出游总数啊。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出游”了。不会是逛一次大商场,一个人同一次出游,“每进出一个景区”就算是“出游”一次了吧?可如果不这样定义,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这样的一个恐怖的“出游”人数了。但这样定义,又很有点“投机倒把”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