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同一天召见两员“猛将”,或酝酿一场大反攻?
有道是“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深陷持久战的普京,就极度希望前线大将能够“力挽狂澜”。据台海网9月30日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当地时间28日会见了俄退役上校特罗舍夫。日理万机的普京之所以抽出时间见一位“退役上校”,是因为特罗舍夫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身份,他是俄罗斯私人武装瓦格纳集团的“新任指挥官”,在瓦格纳的指挥系统中代号“白头”,全面接手了已故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召见特罗舍夫的同一天,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8日的报道,普京总统当日还在官邸会见了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众所周知,不管是瓦格纳雇佣军,还是车臣武装,都是俄乌冲突中的“强军”,是俄军中的“佼佼者”、“拳头部队”,前者打赢了巴赫穆特战役,而后者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证明了“卡家军”的强悍实力。那么,普京同一天召见两支强军的指挥官,到底“所为何事”?
据报道,普京在与瓦格纳指挥官特罗舍夫会面时,谈到了“建立志愿部队”的计划,普京表示,“这支队伍必须能执行各种作战任务”,尤其是要在“特别军事行动区”(乌克兰)执行任务。而在与卡德罗夫会面时,据俄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二人讨论了车臣战士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问题”,普京指出,“还有很多重要任务”,建议卡德罗夫关注“紧迫问题”,而卡德罗夫则自信地对元首表示,“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普京同日召见车臣武装领导人和瓦格纳的新任指挥官,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与乌克兰局势有关,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28日也指出,乌军在东南部的反攻正在“逐渐取得进展”。在此前的文章中,咱们也指出,在短短一个月内,乌军3次攻破俄军构筑的坚固阵地,4次成功打击俄本土重要目标,11万乌军正在围攻巴赫穆特,而当地只有2万俄军驻守,形势对于俄罗斯来说“并不乐观”。
之所以说“不乐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扎波罗热方向的乌军已经突破到了罗博季涅地区,距离俄军补给线M14公路约90公里,此举一度引起俄方恐慌,俄杜马议员、预备役中将古鲁廖夫就建议对该地区乌军发起“核打击”;其二,俄军再度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比如说,俄军在巴赫穆特只有约2万人,而其余主力部队不敢轻易动用,担心乌军在扎波罗热方向取得突破,到时就没有“预备队”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随着乌军在前线不断取得突破,俄乌战线“犬牙交错”,乌军已经在前线形成了多个“突出部”。不可否认,虽则雨季的来临,乌军基本上很难实现突击到亚速海,将俄军“一分为二”的目标,但这些“突出部”得到巩固,将成为乌军发起春季攻势的重要依托。所以俄军必须要“抹平”这些突出部,把乌军“打回去”。
正是在这3个“不利因素”的背景下,普京同日召见了卡家军和瓦格纳的领导人,要求卡德罗夫关注“迫切问题”,同时与特罗舍夫讨论“招募志愿军”的计划,以便在不进行二次动员的情况下,实现兵力的补充,为后续行动做准备。因此,不能排除在不久的将来俄军采取“大行动”的可能性,“整编”后的瓦格纳雇佣军和“修整”完毕的卡家军,或会在冬季发起一轮“反攻”,从而迫使乌军后撤,恢复此前的俄乌战线。
对于普京来说,“反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普京急需一场胜利,来为自己的竞选“增光添彩”,这不仅是他的需要,也是俄罗斯祖国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不“反攻”,不夺回失去阵地,乌军就会步步逼近,逐步蚕食俄军战线,最终抵达亚速海,南北俄军将被“切断”,那也就意味着俄军“败了”,否则怎么会被乌军“反推”到这种地步?所以,不管怎么样,抹平乌军造成的“突出部”,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