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和无知,不是存在的障碍,傲慢才是
虽然前大象公会成员王懿(Akid)过世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她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淡出所有人的视野。
最近这段时间有个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网址,点开一看,发现是日本著名的论坛型网站5CH。一群日本网民围绕着王懿之死的大话题,在《负债累累的37岁中国女精英来日后被活活饿死,家人拒绝认领其遗体》这个主题帖下面,展开了热烈地探讨。
“学习成绩好,生活能力差。是这种类型的人吗?”
“从履历看来好像是个精英人士,但她在投资这块就真的太业余了。是不是中国都这么喜欢孤注一掷?”
“日本人要为她的死因承担一半的责任吧?”
“她待在中国的话会过得更好一点吧?现在这样让我感觉就像是地狱般的日本害死了她一样。”
“连活下去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这简直就是典型的只有头脑聪明但却和成熟不沾边,而且还不幸的那种人。”
“连起码的日语都不会,这种人来日本到底是干嘛的?这也未免太鲁莽了吧?”
“中国或许是个看重个人能力的社会,但我们日本可不是这样的啊。”
“借钱去投资我看和赌博也没什么区别。”
“都30多岁的人,除了借钱之后就没有其他准备了,就这么跑到日本来了,她是不是在精神上已经被逼到走投无路了?”
“人总得生活稳定下来了,然后才能去考虑投资什么的吧?她这么做到底是图什么?这不就是赌博吗?”
“这姐们好像还是个学理工的,完全就是个丧女的形象啊。”
“不愧是我们日本啊,居然能让一个性格强势的精英人士病态到足不出户,日本果然是最适合当流放地的地方。”
“就是个精日反中的蠢货罢了。”
“她不是会讲英语吗?为什么还要到日本来?这可是日本啊,在这个国家可是连日本人都会饿死的啊。”
“她要是润去美欧的话没准能好点,日本现在都已经自身难保了,把日本当成是避风港简直就是最糟糕的选择,在日本是找不到出路的。”
“我们日本人都穷困得要死,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顾及一个外国人呢?实在对不住,但你还是埋怨岸田政府去吧。”
“我看了另一篇报道上的说法,她在中国的时候好像把钱都投到炒币上面去了,最后估计是赔了,所以才借钱逃跑到了日本来的。”
“她说穿了就是个因为赌博而身败名裂的人而已,这和她是精英人士还是无业游民都没有关系,她最后肯定都得破产,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投资失败背了一屁股债,润到哪儿去我看都一样吧?”
“说真的,她都这样了还不如去抢呢,抢完了被送进监狱好歹会管一日三餐,怎么着也不至于饿死啊。”
“简直了,她是不知道现在这个宛如中世纪的日本的政治制度有多垃圾是吧?居然还润到我们这边来?”
“我看了其他关于她的报道上,据说她好像是因为是对中国的体制深感不满,所以才离开了中国的,结果落得了这么个下场。说是为了追求理想,但实际上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多少是有点既可怜又讽刺了。”
“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那种类型吗?话说这种人好像哪儿都有啊,就算你是东大毕业的,在著名的大企业工作,又或者是在职业棒球联盟里头担任关键角色,到头来也还是会有一定比例的这种人物会被淘汰掉的。”
“我看了看她的推特(现在叫X),感觉她应该是个喜欢二次元的动漫宅女,所以虽然会说英语,但最后还是选择润来了日本。我看网上有个说法,要是她能真诚地在网络上向在日华人求助的话,也许就不会饿死了。但我觉得很难,日本有1亿多人呢,就算是我们日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求助呼吁,我觉得也没多少日本人会向我们的同胞伸出援手的。”
“确实,如果连日本的华人社区都无法接纳她的话,这种情况真的要命。”
“她要是能当我的中文老师就好了,起码我愿意管她一顿饱饭。”
“她是因为对中国政府不满所以才跑到日本来了,但是来了之后估计对日本的自民党政府更失望了吧?真是阴公了。”
“不要对美欧或者日本心存幻想,尤其是日本。想在日本活出个人样来,你光优秀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得是上流阶层才行。”
“要是留在中国的话,她起码就不会饿死了吧?”
“我能说她是自作自受不?”
“一个失败的赌鬼饿死在了日本什么的,简直麻烦死了。”
“这就是日本啊,越是认真的人就活得越困难。”
“她好像是有精神问题吧?不懂日语的话在日本想要生活确实困难,好像这女的还是个亲日人士,听到她的遭遇真让人觉得难过。”
“她这种人和蟑螂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这女的就是自作自受,我对她真心同情不起来。”
“这就是嫌储民的下场啊。”
“就算是嫌储民,如果他们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而且还不会说那个国家的语言,我觉得他们应该也会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到大使馆求救吧?人类有时候不就这样吗?如果舍不得尊严的话就没办法生存下去。”
在看这条帖子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几个对我而言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概念,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嫌储民”。“嫌储”是5CH网站上一个特殊的板块,这个板块里头聚集了一大群对日本心怀怨气,整天都琢磨着怎么才能让日本列岛沉没的日本网民。在这个板块里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任何羞辱和攻击日本以及日本政府的言论,完了你非但不会被封号和禁言,而且还有可能会吸引到为数不少的附和者给你点赞转发,而且往往是骂得越狠,你的帖子热度就越高。而活跃在“嫌储”板块上的日本网民,自然而然地也就被称之为“嫌储民”。
听着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我偶尔会看的网易新闻就是这感受,以前看的凯迪社区也是这感受,现在在微博上看到的有些个“河殇派”的评论区也是这感受。
说白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个逆向民族主义者们的聚集地而已。很显然,这东西不光是在我们中国互联网上有,日本也有,我相信美欧、俄罗斯和印度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互联网上应该也一样有,只不过我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把它们都忽略掉了而已。
但是我们注意不到,又或者说很少注意到,不代表它们就不存在了。事实证明,即便是在我们中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逆向民族主义者们也是广泛存在的。他们的言论或许代表不了这个国家和地区主流人群的主流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言论多多少少还是具备一定代表性了,这种言论代表了一种声音,一种被边缘化的、来自非主流人群的声音。
我今天之所以要挑这个话题来出这期内容,重点不在王懿之死,而在于日本网民对她的死的看法。因为这些评价帮我解答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那就是当润人殖子们润出去之后,当地人,尤其是往上数八辈子也是当地人的当地人都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这些当地人会因为他们将自己视作十字军,将当地人所生活的地方视作是耶路撒冷,就会拿他们当自己人,就会张开怀抱热情欢迎他们吗?
至少就5CH这篇网帖上诸多日本网民对王懿的评价来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没有。这其实也符合我往期内容中在提到王懿,还有王懿的同道中人时,时常会给他们套上的一个刻板印象:即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者无论在哪儿都是不受人待见的。而逆向民族主义者们说白了,其实不也就是一群异化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别看在5CH这篇网帖的回帖当中,借王懿之死来揶揄日本和岸田政府的日本网民看着还不老少,但这篇帖子并不是在“嫌储”这个板块下面发出来的。换句话来说,跑到这篇帖子下面来评论的日本网民当中虽然可能有一部分是嫌储民,但其余多数应该还算不上是日本的逆向民族主义者。可即便是这样,对于在王懿之死中那个多少有些责任缺失的日本政府,他们的普遍评价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暗合了我先前看到过的一项民意调查。2022年1月,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曾经发布过一份《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根据这项民意调查,2021年,中国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而在国家综合信任指数方面,中国的指数则高达83%,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同样位列全球第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民调信任度这块的江河日下。这些国家参与民调的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信任度普遍都在50%以下,德国的只有47%,而美国的则是39%,而排在美国后面的还有俄罗斯、日本和巴西,这些国家的政府在去年的民调信任度分别只有37%、36%和34%。
给予爱德曼的这项民调,我想我们可以大胆地作出这样一个假设: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在中国这种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91%的国家都待不下去,都觉得你没法信任政府,就算你能润到美德日这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普遍不到50%的所谓发达国家去,那么你到头来极大概率也一样信不过这些国家的政府。
这和什么玄而又玄的意识形态没有根本关系,纯粹就是直观的大众感受罢了。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普遍高?除了党和国家这些年来在诸多工作上干得确实出色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相比那些美日德这些国家的民众,中国老百姓普遍更自爱。
这种自爱有很多表现形式,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种就是大家普遍愿意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而去闯去拼。哪怕是很多嘴上总嚷嚷着要上岸躺平的,讲穿了其实也还是在拼。我们为什么要拼?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还能好,还能更好?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还能好?因为我们的国家给予了我们变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信任国家,说到底是因为信任我们自己,是因为爱我们自己。毕竟国家就是由我们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我们要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爱了,那天底下还有谁值得我们去爱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润出去说你会爱别人,这话脱口而出的时候你自己信吗?
我当初在看到爱德曼那份民调报告的时候,脑子里头还曾经浮现过一个想法:中国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普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算是我们中国网民对润人殖子、恨国党、推墙派和“河殇派”的容忍度相对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那些对政府普遍不信任的国家,比如美德日,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美国人、德国人和日本人就会更欢迎一些呢?
换作是以前的话,我觉得我这个假设还算有一半是靠谱的。但现在随着西方的每况愈下,即便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对他们的政府还是普遍不满,但他们对于润人殖子的欢迎程度也比不上以前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有本事当然欢迎你过来,没钱没本事你来了能干嘛?说白了不还是来抢占资源的?那你最好还是别过来了,老老实实待在你的出生地就好,省得给别人添麻烦了。这种想法很现实,因为它本来就是现实的投射。
我不喜欢王懿这样的逆向民族主义者,我也不喜欢日本的逆向民族主义者,又或者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抑或印度的逆向民族主义者。因为这帮人对自己身处大环境的憎恶,说白了也不过是为自身极端利己主义的辩护罢了。极端利己主义者去到哪儿都容易蜕化成逆向民族主义者,这和当地生产力发达与否、生产关系的先进与否没有根本关系,毕竟你就算生产力再发达,也不可能喂饱所有极端利己主义者那难填的欲壑。
相比之下,我反倒更喜欢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者们,只要他们的主义不极端,不向民粹的方向滑落,我觉得他们反而可以和我们产生更多共鸣。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人,往往不容易憎恨自己,自己也能保持一颗基本的自爱心。
周总理曾经题过一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我对此很是喜欢,尤其是它的上联。什么叫做“有肝胆人”?在今天这期内容的语境下,我觉得这种人就是热爱自己和祖国的人。人得觉着自己好,得觉着自己能好,得觉着自己国家能好,这样的人才有希望,有希望和别人一块共事。你连你自己都不盼着你自己好,都不盼着自己能好,都不盼着自己的国家能好,那你还能有什么希望可言?谁还会和你这种人共事呢?久而久之你可不就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沦为不被社会大众接纳的非主流人群了嘛?
民族主义说穿了也不过就是另一个位面上的利己主义。人可以信仰利己主义,但是不能极端,国家其实也一样。极端利己主义就不是利己主义了,因为那是害自己,那是在自残。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常常想着要自残的人共事,更别说做朋友了,国家当然也一样。
我今天之所以出这期节目不是要借日本网民对王懿的嘲讽,来为我们中国网民先前对她的评判提供某种佐证的,虽然客观上可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我的主观意图,其实还是想向大家重申,重申一个我终于可以明确地说我已经搞明白了的、好多人早就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老道理:
沙漠的远方没有绿洲,我们看到的都不过是海市蜃楼。唯一的出路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挖出属于我们的甘泉。端正思想,实事求是,把拿来幻想远方的精力用到埋头苦干上。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