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合租的这套香港四居室里,有一间传奇小屋……

我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出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里面讲述了40年代的广州,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的市民在西关太平街七十二家大院里发生的街坊故事。

然而未曾想到,来到香港之后,我也过上了类似《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

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港漂聚集在香港的这套四居室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故事发生。

其中最为巧合的是,我们这套房子里的一间次卧,每隔半年或一年便有人员流动。

结果我们广撒网式地寻觅转租的室友之后,连续转租三次,三次搬进来的室友都是博士学霸!

真可谓是“无巧不成书”了。

500

我住的是一套在香港也少有的四居室公寓。因此,家里便长期保持着四人居住的编制。

其中呢,有一间小房(次卧),真的是我们家的书香门第,我们最近决定封它为——翰林御苑。

没办法,谁让都是博士在住呢。

因此这三年来,我们觉得这个家简直是人杰地灵的居所,可谓是俊采星驰了。

500

这间小房的第一任屋主,是我们一位当年即将搬走的室友介绍进来的小A。

小A当时刚刚博士毕业于香港某名校,做着博士后。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开朗、活泼。

他加入我们的时候恰逢疫情期间,当时有一阵家里有人确诊而搬到别地生活。

我们其余几人因为疫情防控措施都只能足不出户,心情抑郁,每天都感觉度日如年。

当我们闷在家里的时候,小A就充当起了开心果的角色。

每天茶余饭后给我们讲笑话,帮我们舒缓心情,真的是非常解压!

500

小A送我们的氛围神器月球灯

小A从事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还热爱音乐,陶冶情操。

有一次我精疲力尽地下班回家,一开门,便听见从客厅里传来了悠扬的乐曲声。

定睛一看,原来是小A在拉小提琴。

琴弦奏出的美妙音符落在家里,让大家暂时抛却了白天的烦恼,生活的节奏也变得活泼跳跃了起来。

小A拥有剑胆琴心,他的生活习惯非常积极向上。

早睡早起而且非常喜欢健身,于是他在家里装了引体向上的器械,还买了俯卧撑固定器。

500

居家抗疫的时候,他便经常教我们做简易版的跪姿俯卧撑,我们也在他拉引体向上的时候帮他计数。

真的是居家抗疫期间一段非常令人难忘的经历。

500

第二任室友是小B,他是就读于香港某大学的一位理工科博士生。

他的特点就是非常细致负责,而且会统筹好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

在他居住期间,我们家所有的生活物资和清洁用品都是由他采购的,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一职责。

我发现他总能够发现最划算而且质量最好的入货渠道,交给他做这些事情,我们真的是非常放心。

500

小B帮我们采购的厨房纸和洗洁精

小B的家电维修能力也没得说。

在他居住的短短一年期间,我们家几乎没有请过师傅来上门修理。最神奇的当数修补地砖!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化不可能为可能,瓷砖空鼓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客厅焕然一新!

除此以外,他的烹饪技法也犹为难得,竟然会用炒菜机来烹饪佳肴!

我第一眼看到炒菜机的时候真的眼前一亮。

而吃了炒菜机炒出来的食物之后,我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色香味俱全,很有锅气不说,而且卖相也深得我心,炒的麻辣香锅被我们几个一下子就瓜分完了。

哈哈,对不起,博士炒出来的菜就是那么入味!

500

而且他还致力于用美好事物来提高生活品质。

有一天我进厨房,发现地上出现了一个庞然小物,我以为是饲养宠物的什么高级保温箱。

后来问了他,才得知原来是新添置的公共烘干机。

好家伙,本宝宝还从没用过烘干机。我一直觉得家里没个500平真的不配用烘干机这种高端家电。

后来我们通过协商决定把这台烘干机摆放在客厅的空位,这样方便使用也腾出了厨房的空间。

说实话,烘干出来的衣物,真的和太阳晒的衣服一个干燥度,而且香喷喷的。

有了烘干机,即使是在夜晚,我们也可以烘干衣物。

当我晚上睡在烘干机90分钟烘暖的床单上,整个感觉就是我住在了500平的大卧室里。

那种雍容华贵、浑身舒爽的感觉,真的不禁让人发出感叹——科技改变生活。

500

第三任室友小C当时入住时还是香港某大学的一位社科类研究助理。

他告诉我们,他的梦想是申上美国名校的博士。

所以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勤奋刻苦。

每天他早出晚归,把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数据和理论是他的左膀右臂,助他在学术的海洋里纵横驰骋。

当年,他总是在休息的时候给我们分享他在科研上的最新进展和发现。

话题千奇百怪,但兜兜转转,我总能看到他眼神里透出的丰盈的求知欲。

他是真的会为了一个目标竭尽全力去奋斗和拼搏的人。

500

小C为方便学习帮家里添置的打印扫描一体机

当时恰逢我和另外一个室友在考CFA。

虽说领域不同,但备考时的学习状态与他在大学里做研究的状态有着共通之处。

所以每到周日,我们都会在家里交流这周的复习进度和备考感悟。

他会用他的学习经验来引导我们做总结、做归纳。

告诉我们备考时要经历“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两个阶段。

一步步地,家里少了欢声笑语,但却多了知识的火花在摩擦和碰撞。

所以,身临考场的时候,我见到试题的那一刻,没有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而是成竹在胸。

因为所要考到的知识,已经铭记在心,跃然纸上了。

结果也不出所料,我和室友都成功通过了CFA二级的考试,金榜题名!

对于他来说,也总算是苦尽甘来,来年春天,他获得了心仪的美国学校发来的博士录取邮件。

当晚,我们便在家里一起吃火锅,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500

月球灯照耀下的自煮清汤火锅

寒来暑往,小A来的时候还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转眼小C搬来的时候已经是“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家里的阳台望出去的青山依旧在,但室友的更迭却是每年都在发生的。

转眼间,这间小房已经走出了三位响当当的博士了。

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都深深激励了我。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在异乡打拼的不易和艰辛,也被他们的机智、乐观和博学所感染。

如今,小房又来了新的室友,而我的港漂生活也将迈入新的一年。

这间翰林御苑留给我的除了上述的欢快记忆,还有我力争上游、凌寒独立的人生信条。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