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的作用很难评估
【本文来自《北大学者论文:对收入处于较低那10%家庭,平均升入高中概率降低了9.3%》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加油种花家
- 你估计没有孩子吧?
网上有很多研究文章,关于网络教育的效果。
网络教育效果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越低龄段如小学中学的孩子网络教育效果越差,而大学生、研究生效果较好;很多研究生一年见不到导师几次面;
网络教育难点不在资源(国家也建有各阶段优质公开课数据库),学习自觉性、自律以及学习驱动力才是影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而不是智力,没想到吧,9成的学生比拼的不是智商、天赋(除极个别天赋异禀的),室内课 一对一教学远比一对50个学生教育效果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说我们的科任老师至少带3个班多的带6、7个班;每天改一百多学生的作业,你喊她耐心一一指导显然不现实
国家应该做的是教育兜底,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有书读有学上且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不是打压其他人的教育消费,在有钱人眼里 他们从来认为教育是投资是消费行为!有人家里为了两个孩子学好外语请了两个老师,一个外教一个内教...请问这种国家怎么打击?有什么权利去打击?
首先,我有小孩。然后网络教育如您所说的,年纪越小,效果越差,原因是小孩控制力,自觉性差。那么,补习班不就是解决了“监督孩子学习”这个功能?这与我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区别啊?学校本就是标准化的批量教育,难免会有缺陷。需要家庭教育来补充,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主动参与,需要家长提升自己,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依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果没有补习班,那么小孩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标准化,家庭教育是多样性,两者是互补关系。比如我带儿子去工地搬砖,帮我做家务,买菜,旅游,家庭聚会等。。都是家庭教育的多样性,这些多样的家庭教育,难以标准化,难以用成绩评估,比较容易培养个性化,创新化的人才。
如果补习班取代了家庭教育,补习班与学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补习班不会因材施教,是如同学校一样的标准化教育,是赚钱为目的,以考试成绩为目的。比如我发现儿子动手能力低,我就会购买一些拼装模型,让儿子拼装,锻炼一下儿子的动手能力。补习班显然是不可能进行这样一对一的教育,因材施教,以考试成绩为教育的目标,这与学校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学校教育会被削弱,本就是学校教育的内容,放到补习班去。
当所有人不得不把小孩送进补习班,补习班标准化教育就会取代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很多小孩就会失去个性,失去创造力,我认为这是教育的倒退。补习班和学校教育同质化,重复化,并不是教育的补充和进步。同理,我让儿子自己上网学习,也是因材施教的家庭教育,是建立在小孩自觉,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别的家庭,家长可能要在旁边监督,辅导。。。网络教育,是普通家庭便利获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网络教育不一定以成绩为目的,毕竟网络上,做菜,diy,乐器,科学。。。等教育资源丰富。研究文章用成绩来评估网络教育,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网络教育很难评估,网络教育有多样性,自学性,小学生网络教育的自学性去对比职业教育的效果,并把自学性排除出教育效果对比,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