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她从天后沦为全网黑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前几日,“梁静茹演唱会”冲上热搜。

一直想报复性狂刷演唱会但手气差到什么票都没抢到过的我,顺势就点了进去。

500

结果,冒出来的却是这样一堆词——

“倒嗓”“退票”“遭罪”……

500

视频里的鱼姐唱着《燕尾蝶》,上气不接下气,几度破音,演的仿佛是在KTV丢人的我。

视频只有30秒,但我甚至不忍心看完,中途就退了出来。

直白点说,这就是一个大型翻车现场。

其实有关注她这些年新歌的听众便知道,她的嗓子机能在退化,功力早就不比从前。

这车祸确实没什么可狡辩。

但我在其中看到的,更是我们这一代青春的散场——

其实我们曾热爱过的那些声音,都已经过了自己最繁盛的时代。

今年唯一看成的是蔡依林的广州场巡演,看完之后在深夜的大街上平复了许久,好像伴随十几年的一场梦终于成真,也终于落幕。

500

如今,她们还坚挺在舞台上,但或是自身,或是环境,很多东西都已不如辉煌那时了。

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回忆华语乐坛被港台天后统治的那些年——

百花齐放,各有姿态。

长大之后再和姐妹茶余饭后聊天,嘴里常挂的除了那些影视圈大小花旦。

还有一个被称作“四大三小”的天后矩阵。

500

蔡依林、萧亚轩、孙燕姿、梁静茹

500

王心凌、杨丞琳、张韶涵

千禧年后,台湾文娱热度空前,这群艺人们霸占着各大媒体头版头条。

飘那一辈的青春,是MP3里全民能跟唱的华语热单,是剧情洒狗血、台词笑掉牙的台湾偶像剧。

那时我们追星,除了周董、JJ、陶喆……还有萧亚轩。

02年,萧亚轩的《爱的主打歌》像一阵旋风席卷了大街小巷、电视广播。

500

MV里她的街头风造型,直击了我青春期那颗想当时髦女郎的心。

脏辫、工装裤、大耳环、流苏背心……现在看来还是时髦得很超前。

500

但这还不是最惊艳我的时期。

第二年发行的《第五大道》,Elva走在纽约最繁华的街道上,拥抱着曼哈顿冬日里的感性。

恣意又自信,一眸一笑皆是风情——

500

那时候的她音乐做得出色,更有作为天后的松弛和自若。

现在再看,我还是会为这种张扬的姿态而动容。

500

再想到如今这样挫败、伤感的Elva,心里的疼惜更无从说起。

500

也就是同一年,刚经历完雪藏与合约风波的蔡依林涅槃重生,杀回了大众视野。

《看我72变》一改老东家打造的邻家女孩形象,变身成了穿梭数码时空的百变少女,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芭比。

500

彼时,专辑最大的卖点是“周董+方文山”的左右护法。

然而我认为这场蓄谋已久的翻身仗,还靠Jolin自己做到了“破局”。

她更早期的音乐其实也好,只是甜美清纯,展示不出她的野心。

而《看我72变》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直接开启了接下来几年华语乐坛风潮。

从此Jolin以巨星之势扶摇直上,张张大卖。

时至今日,她还是华语乐坛站得最稳的巨星之一。

500

“四大”中还有一位也是以巨星之态降生乐坛——

“冷门歌手”孙燕姿。

《天黑黑》唱着对成长的疑惑,对爱情的追逐,以及遍体鳞伤后仍要前进的不屈。

在钢琴背后的孙燕姿,是一代人青春的缩影,有点青涩无助,但始终执拗坚持。

500

我还很喜欢《我要的幸福》中她所唱的那句“生活像等待创作的黏土”。

这也许是新千年最有成长感的歌词比喻。

我们常常自视为尘土,但换个角度,这不也象征着可塑?

我们爱孙燕姿,爱的正是她这种专注于自我成长的拽酷姿态。

独特的音乐性格,也助她成为了“四大”里的第一位金曲奖歌后。

500

与此同时,同为“四大”的梁静茹就没那么幸运了。

金曲奖陪跑六次,近20年来每回都在台下表演10秒50个表情的无限期待。

却总是扑空,见证别人的加冕。

500

但论“养老保险”,鱼姐的爆款数量从没输过任何人。

我尤其喜欢喜欢04年到07年她的四张专辑表达的心迹——

《燕尾蝶》是岩井俊二式的为爱扑火,《丝路》感慨的是爱情如远行没有捷径可走,《亲亲》是珍惜爱情当下的体验。

再到《崇拜》,她唱的是“我存在在我的存在”“所以不再为爱而爱”。

恰似一本成长册,她的音乐不仅记录着自己的蜕变,更陪伴着一代人青春期的成长。

从为爱而迷惑,到因爱而丰满。

500

如果说“四大”更把音乐当安身立命之本,那么,“三小”便是双重赛道。

她们的偶像特质更为明显。

当然,比起现在大把金子堆起来的爱豆,她们的实力和作品厚度仍不容小觑。

正逢台偶盛世,“三小”人均两三部爆剧。

90后的青春缪斯,是冒失又执著的“乌龟妹”成晓诗,是敢爱敢恨的宝茱姐,是没有一点公主架子的小麦。

500

500

那时,坊间有个更响亮的名号叫“四大教主”,分别是“甜心教主”王心凌、“可爱教主”杨丞琳、“电眼教主”张韶涵和“流行教主”蔡依林。

你问为什么“这里也有蔡依林?

问就是太红了,在“三小”巅峰期之际,蔡依林的人气仍高居不下。

“三小”被台娱称为“唱片时代最后的余晖”。

在那个盗版音源横行的年代,她们是最后三位能在台湾本土实体卖过15万级的女歌手,同时还拥有多张亚洲销量破百万的专辑。

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什么20元一张的数字专辑。

500

当下的粉圈撕X,和上一代人相比,简直像过家家。

四大三小的影响力,绝对是跨代际,也跨文化的。

就说王心凌的《爱的天灵灵》。

MV里大玩万花筒拼贴视觉,至今看来仍然新鲜可爱。

500

如今回味,更是提前预判了10年后各路K-POP女团的视觉审美。

500

除了有销量、作品、奖项的三层护体保身之外,“四大三小”有的是走出华人圈的星光和话题度,是东亚流行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巅峰期讨论度不亚于早前的J-POP、之后的K-POP。

那些年在她们身上发生的一桩桩事件,是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甚至有的变成了现象级的流行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淋文化”,也是千禧年后规模最大的亚文化之一。

也许你并不知其为何物,但你一定听过“天了噜”“恶熏”“笑cry”“靴靴”以及最精髓的一个“惹”字。

如今互联网仍在流行的语法,实际上来源于蔡依林早年遭受的网络暴力。

当年各家粉丝斗得最凶的时候,蔡依林是众矢之的,她的台式口音被化用成一系列网络用语,她的各种传闻被添油加醋成各种黑料。

尤其是07年的一场《地才》演唱会,更为黑粉提供了大量素材,铺天盖地的滑稽表情包充斥全网。

500

直到18年,遭受互联网侵扰长达10年的Jolin,发布了一个核弹级MV。

在《怪美的》的MV里,她重新穿上蓝色的“地才裙”,将黑粉做成表情包的场景一一复刻,并在最后拥抱了自己,与“淋文化”和解。

500

要知道,她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件衣服、一段舞蹈,而是曾伴随自己十几年的黑暗。

但她还是做到了。

500

应该说,这也成为了她最耀眼的天后瞬间。

自此,“淋语”终于卸下了丑恶的一面,脱胎为一种彰显个性与特别的标识,尤其为少数群体所热衷。

她既是为自己说话,更是为全世界的少数人群发出声量。

500

恰如她歌中所唱:过去坑疤的,让我站稳了。

这句话用在王心凌身上,其实也十分贴切。

12年,王心凌卷入臭名昭著的“美工刀事件”。

当时媒体拍到她和男星姚元浩的约会画面。而仅仅几天前,姚元浩还和“吃兔兔”的隋棠打得火热。

彼时始作俑者躲在背后迟迟不敢回应,王心凌则几乎已被坐实“小三”身份。

而隋棠又突然跳出来,对着媒体如是说道:“我的心真的好像被那个美工刀,在一笔一笔地割着。”

500

为什么一定要是“美工刀”呢?

那时隋棠的《犀利人妻》热播,剧中她饰演的人妻被小三拿美工刀割腕逼宫,她显然是有意炒作。

“美工刀”言论一出,结合她银幕上的良善人妻形象,大众纷纷站队于她。最终结果就是这场风波让王心凌筹备已久的首场小巨蛋演唱会遭到了撤资,被迫腰斩。

而知道多年后故事的实情才有了下文:其实当时隋棠在拍摄《犀利人妻》时与演员王宥胜生出情愫,当时也已和姚元浩分手。

500

当这一丑闻却如幽灵般纠缠了王心凌整个巅峰时期,让她苦不堪言。

直到2018年,她决心重新出发。

新专辑中的《大眠》唱的是痛彻心扉的旧爱,献给的是被虚度的青春,但她说“等梦完醒来,再去收拾残骸”,多年之后,仍带着不顾一切的热烈。

至于另一首歌《劈你的雷正在路上》,顾名思义,这首歌献给的是恶意栽赃、污人清白的小人。

500

更幽默的是,你还记得《浪姐3》时王心凌的自我介绍吗?

“我的刀功很好”。

500

多年之后,她以脱胎换骨,也准备好了以新的姿态面对风浪。

现在看来,“四大三小”哪一个不是经历风吹雨打后,还能焕发新生的?

她们习惯了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生存,也见惯了流行巨星被主流听众捧上神坛又跌落谷底的大场面。

现在的华语女歌手难当“天后”其名,不仅是唱片时代已尽,很难再复刻“四大三小”的星光熠熠,作品质量和经历沉淀也远远不够。

那才是众神云集的时代,除却四大三小,张惠妹、刘若英、蔡健雅、S.H.E……

哪一个说来不曾是压倒一片的名字?

500

恰恰是鱼姐这次的倒嗓争议,让我意识到,我们的青春记忆正在折损。

我们与当年的自己不一样了,她们亦是。

哪怕大家都在戏谑“冷门歌手”,孙燕姿也已经远离高产期;

哪怕张韶涵从未淡出乐坛,也没什么人有印象她后来唱过什么歌;

哪怕所有人都在疼惜萧亚轩,她也在低谷里独自徘徊了太久;

哪怕有再多人重新爱上王心凌,她一人也难以重现当年的乐坛盛况;

哪怕我们长到了能够还她们一张当年欠下的门票的年纪,她们唱出的也可能不再是记忆里的那些歌。

且,它们还在持续淡去。

我忽然明白,那些记忆里从未老去的声音,原来有一天会真的再唱不动。

500

童年时我的那张听到嘎吱响的盗版精选,早就随着家里最后一台DVD机的报废而消失了。后来的我天天握着入睡的MP3,也在某一个夏夜里寿终正寝,再发不出任何动静。

那时的记忆好像特别纯粹,冰棍,风扇,蝉鸣,星空。

人们的按键手机铃声是《最初的梦想》,电视里一直在唱《暧昧》和《左边》,盯着千千静听的视觉特效可以消磨一个下午。

500

那时候好像经常听着鱼姐的《宁夏》迷迷糊糊睡着。

知了也睡了,安心地睡了。

然后,我们就忽然来到了此刻。

不知道是我这一觉睡得太久,还是这个梦太短暂。

500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